2022年3月29日,扬农化工发布2021年年报,面对疫情持续蔓延、原辅材料大幅涨价、能耗双控限电限产等多种风险挑战,公司实现主要经营指标保持稳中有升。2021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18.4亿元,同比增长20.45%;实现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扣非净利11.37亿元,同比增长4.32%。
报告同时披露,扬农化工优嘉四期第一阶段建成并于 2022 年初调试生产。第一阶段产品涉及苯醚甲环唑、硝磺草酮、联苯菊酯、氟啶胺四个品种。
作为位于中国农药工业塔尖的企业,扬农代表了中国农药制造和创新的水平,一直是行业关注的中心。2021年,减碳发展成为行业热词,也是中国农化企业进入下一个阶段发展面临的最新议题。2022年初,AgroPages曾经就企业如何通过工艺、工程、制剂应用的突破和创新,做到生产链条中的双碳双控,共同助推实现国家减碳目标这一主题,对扬农化工进行了一次独家专访。从访谈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领先企业的提前布局和未来发展思路。
作为中国农药行业标杆性的企业,扬农如何践行近几年政府连续下达的关于环保、安全生产的法规,以及如何认知能耗双控和“碳中和、碳达峰”政策对于中国农药工业发展的影响?
扬农化工的发展经历了运河时代、长江时代、沿海时代以及整合中化作物、农研公司、沈阳科创并加入先正达集团的新发展时代。在每个发展阶段,公司在超前布局产品、深抓技术升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本质安全、清洁生产、生产连续化、智能化方面的提前谋划。例如在2008年至2012年的五年间,公司一度暂停新品开发,集中所有研发力量进行清洁化、本质安全方面的攻关,这些技术成果全部在公司后续项目建设中得到应用,为公司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正是由于公司重视安全、环保、超前投入意识,在后续的化工园区安全、环保风暴及常态化监管中没有受到影响,取得逆势增长、较好的红利,也促进了后续项目顺利推进,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做法:
1)“安全就是天,安全就是命”,扬农化工始终将安全放在所有工作之首,通过安全管理体系、人员管理、安全工艺开发、工程化技术研究等多维度齐抓共管,生产系统的本质安全水平实现了全方位提升:
一是开放创新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体系建设绝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满盘引进。2016年公司引进杜邦安全管理体系,并融合扬农化工长期积淀的安全管理理念再创新,形成了具有扬农特色的安全管理文化。
二是严格而不失人性化的人员管理。通过安全培训、STOP观察、安全经验分享、黄马甲纠违章、安全责任区域等手段,对人员的安全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各级管理人员、操作人员时刻注意自己的安全行为,纠正违章作业,不安全行为得到根本杜绝。
三是从工艺源头推进本质安全和环保。注重本质安全、绿色工艺技术的开发,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对涉及负面清单的原料和工艺进行不可替代论证,对不安全工艺施行一票否决。
四是系统的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公司在DCS系统的基础上,在重点工序开发并推广了状态顺序联锁,实现了单釜自动化控制和一链启动式开车,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的自动控制水平和本质安全程度。例如二期麦草畏项目与一期相比,产能由5000 吨/年增加到20000 吨/年,扩了4倍,每班操作人员仅由7人增加至11人,实现连续化减岗,自动化减人。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扬农化工成立之初就秉持“精细化学,绿色生活”的理念,始终把绿色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在清洁化生产方面,从源头开发、过程管理和末端治理等全链条进行管控,切实做到“我使用,我治理,我负责” 的社会责任闭环。
源头开发方面,江苏省农药清洁生产领域第一个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2013年7月由江苏省科技厅批准在扬农建设,实验室重点围绕清洁生产共性技术研究、本质安全核心装备应用基础研究、农药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回收利用关键技术研发、绿色农药新品种创制等开展科研工作,形成的技术成果通过产业转化,迅速形成了环保红利。
过程管理方面,强化生产过程管理,推行精细控制,切实做到环保问责。
末端治理方面,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三废”处理技术与装备的调研、合作和应用,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在农化行业中率先实现了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国内领先的高浓废水处理技术和装置,确保废水处理稳定达标;德国先进的废气焚烧系统处理效率达到99.8%,实现洁净排放;危废焚烧装置达到欧盟2000标准。
子公司优嘉植保于2017年创成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首批“绿色工厂”,同年创成“中化五星工厂”,2019年获得江苏省南通市首批“环保信任保护企业”。子公司优士化学于2018年创成“中化五星工厂”,2019年获得“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工厂”称号,2021年被江苏省工信厅认定为省级“绿色工厂”。
3)关于最近的能耗双控和“碳中和、碳达峰”政策,这是农药行业很多企业面临的新课题。扬农在这方面既有扎实的基础,更有雄心勃勃的计划。
整合现有创新平台资源,强化研发协同,通过广谱、高效、低毒的新农药品种开发、系列绿色低碳关键工艺技术开发、节能环保装备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导入等,力争公司十四五期间单位能耗下降目标的全面达成:
一是坚持仿创结合的产品开发战略。优化整合“新农药创制与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药清洁生产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资源,坚持仿创结合的产品开发战略,重点围绕农药“减施增效”创制开发广谱、高效、低毒的新农药品种,仿制跟踪储备有市场潜力的后专利品种,通过新剂型技术、助剂技术、应用技术的开发,提高药液对标传递等,减少农药活性成份的使用量,进而减少原料、中间体的使用量,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如创制菊酯类杀虫剂氯氟醚菊酯,活性是上代丙烯菊酯的15倍,在满足消费者对家庭卫生用药效果的基础上,使用剂量下降一个数量级,同时生产原料消耗也成数量级下降,为节能减排作出了较大贡献。
二是开发绿色工艺,强化节能装备的应用。首先体现在工艺开发上,将能源消耗作为评价工艺是否可行的一个重要指标,将减少能源消耗的工艺技术研发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其次在工程设计和建设时,将节能设备作为工程建设中的首选;最后在日常生产管理中,能源消耗将会和安全环保一样,成为最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公司敢于尝试节能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一些关键共性技术在多个子公司应用推广,取得了较好的节能减排效果,如高浓度农药废水的深度治理技术、贲酯自回热技术等。
我们看到扬农近几年有多项技术创新获得行业和社会的认可,包括“三唑类杀菌剂合成关键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和“拟除虫菊酯清洁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等项目,请分别介绍上述技术在合成工艺、工程方面的创新和突破之处,以及这对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节能减排,双碳双控有什么现实意义?
扬农股份秉持“仿创结合”的农药研发创新思路,通过自主创新,实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形成了“研制一组、开发一群、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体系。近年来,公司立足农化产品国际国内双循环精准发力,重点围绕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三唑类杀菌剂等核心产品,贲亭酸甲酯等核心中间体开展研发创新,攻克了生物拆分集成技术、水相法酯合成共性技术等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实现了从原药合成到末端治理全流程的技术突破,这些成果先后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中国石化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技术创新奖等奖项。
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与集成,提高了装置的本质安全、自动控制水平、操作稳定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产品品质,降低原料、能源消耗,减少“三废”排放量,这些都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做出了贡献。
1)首创生物酶高选择性水解消旋DE/DV 菊酸甲酯(乙酯),拆分制备拟除虫菊酯关键中间体高右反DE/DV菊酸的关键技术,生物拆分较传统化学拆分,操作工序、设备台套数等大幅减少,新工艺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劳动强度,实现废水、废渣规模化减排。
2)充分发挥扬农研产销一体化优势,以协同创新驱动丙环唑、苯醚甲环唑、氟环唑等三唑类杀菌剂合成流程的系统性优化,实现原药合成本质安全化、清洁环保化的全面提升,核心技术在子公司产业化装置上转化应用,综合废水减排达到30%以上。
在制剂技术研发创新上,扬农近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果,可以帮助减少药剂用量,促进应用端的减碳?
为了进一步实现农药减施增效,从应用端减碳,扬农化工近年主要从三个维度入手,适应政策和行业发展需求:i)从靶向精准施药出发,立足种衣剂发力;ii)从提升活性源头出发,加大新型高效创制化合物应用;iii)从提升农化制剂效能出发,开展农药传递体系的全链条研究,系统化、精细化、智能化研究制剂配方,形成制剂靶向传递模型,建立研发、生产和应用紧密结合的制剂化产业平台。
1)大力发展种衣剂,推动精准靶向施药
种衣剂作为靶向施药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土传、种传病虫害,并有效防治作物生长前期乃至后期的病虫害,同时,对作物健康及抗逆具有重要作用。种子处理已经成为作物种植生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具有高效、靶向、净重施药特点,能够大幅降低农药施药次数、用药成本、人工成本,是植保未来高度关注和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
公司结合自主创制化合物优势,突破关键成膜剂技术,研发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配方,开发了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商品名为“腾收®”, 可有效防治小麦整个生长季蚜虫、纹枯病等病虫害,并具有优秀的保护内吸活性和植物保健作用,能强根壮苗及抗逆促生长。
扬农化工建有完整的种衣剂研发体系,可以进行种衣剂产品、关键助剂、应用技术开发及安全评价。以种衣剂为农药减量使用的突破口,调整农药制剂结构,目前已经形成近20个种衣剂产品的产品群,覆盖玉米、小麦、水稻、棉花、花生、马铃薯等所有主要种子处理作物,种衣剂业务实现年销售收入约1.7亿元,在中国种衣剂企业位居前列。
2)推进高活性、低抗性创制化合物制剂发展
每年我国大田害虫抗性监测都会发现,用量大的农药品种在田间抗性发展较快,如鳞翅目、同翅目、螨类中的一些害虫已经成为防治的痛点。农户应对这些害虫时,多数采取的是加量加次,桶混多种药剂,势必造成田间用药量提高,加剧抗性发生、环境生态危害。
扬农化工子公司农研公司,早在90年代初,率先建立团队开展创制农药研究,经过30年研究和积累,建立了完整的创制农药研究体系,建有国内唯一的新农药创制与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不断推出创制化合物制剂新品种。2014年上市的9080®双酰胺类杀虫剂,2017年上市的宝卓®杀螨剂为中国创制农药代表品种。这些产品使用较低剂量就可以达到较高的防效、较长的持效期,较好地解决了农户对鳞翅目害虫、柑橘红蜘蛛的防治痛点,成为备受农户喜爱的品牌。
在推出制剂新产品的同时,公司还提供成熟的应用技术、抗性管理方案,培训农户科学用药、安全用药、轮换用药,在农药减量方面做出贡献。
3)系统化、精细化、智能化研究深掘制剂配方潜力,增效减施
相同原药,由于配方技术的差异,药效会相差30%甚至更多,制剂的精细化和系统化研究是实现农药药效提升、利用率提高和减施增效的重要基础。随着国内制剂行业的发展,近10年国内制剂技术取得长足进步。扬农化工系统开展制剂研发,从配方、工艺及标准等多方面进行精细化研究,通过高通量筛选平台实现制剂智能化研究,提升制剂配方研究的深度和精细度,高效筛选最佳配方体系,深挖配方潜力,从理化指标上最大程度呈现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通过关注有效成分传递的全链条,建立制剂药效传递效率评价体系,从药液的分散传递、空间传递(漂移和蒸发)、界面传递(铺展、润湿和渗透)、作物和靶标体内传递(内吸、传导)全过程每个环节研究制剂利用效能的提升,建立药液对靶传递数据模型,提升农药利用率,实现减施增效。扬农制剂研发团队通过化学、生物、工艺工程、机械设备等多学科的研究,建立了农药制剂从配方、到生产、再到市场应用完整的制剂化产业平台,实现创制化合物和仿制原药的效能最佳传递,通过有效实现创制药剂应用性能和开发仿制药剂差异化产品,形成扬农特色的农药制剂产品和应用体系,推动公司品牌的建立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如果您也想通过我们讲述企业发展故事,展示企业优势,欢迎联系:
单东丽 18705817985
AgroPages世界农化网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版权!
订阅Email: | * | |
姓名: | ||
手机号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