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牵头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小麦病虫害演替规律与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集成示范″启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来自全国20家项目...
2025年3月14日,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农药重点实验室硕士生王小艺作为第一作者,宋润江教授和李向阳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Research》(即时IF=10.4)上...
在农业领域,如何在减少对农药、化肥依赖的同时,实现作物的健康生长和增产,一直是科研人员和企业努力探索的方向。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暨植物抗逆高效全国重点实验室的齐...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应用风险控制创新团队在环境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F 12.2)在线发表了题为″Insights on persistent herbicides i...
3月1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牵头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薯类病虫害演替规律与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集成示范″启动会在北京召开。
近日,刘西莉课题组在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期刊发表了题为″Nanocarriers boost non-systemic fluazinam transportation in plants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enric...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分子靶标与绿色农药创制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基于光响应超分子水凝胶的新型农药递送系统,通过多重结构转换提高农药利用率,同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烟草风味化学创新团队研发出3D纳米花材料,成功实现番茄表面新烟碱类农药高效去除与果实香气品质完整保留。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农业与食品...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 万年峰课题组联合我国、意大利、丹麦、英国、法国、德国的科研人员,在国际综合性著名期刊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以Articles形式,发...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应用风险控制创新团队利用13C稳定性同位素结合高分辨质谱成功解析了国产创制农药毒氟磷在水体环境中的潜在转化产物,通过ECOSAR模...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应用风险控制创新团队利用氧化镁纳米颗粒实现了对小麦赤霉病发生和呕吐毒素累积的有效控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科学技术(En...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王亚培课题组提出了一种生物安全的百草枯前体——羧甲基紫精(CMV),其两性离子的结构特性削弱了细胞的摄取,从而减弱了其生物毒性...
大豆(Glycine max)是重要的粮油作物,在全球粮食生产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年需求量超过1.1亿吨,然而我国年产量仅2000万吨,供需矛盾日...
12月24日,国际期刊《细胞》(Cell)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教授杨青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解析了...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构建一种在红火蚁肠道精准释放农药的载药系统。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化学工程杂志》(Chemical Engineering Jo...
近期,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防治柑橘黄龙病的增效化合物及含有其组合物″和″肉桂醛作为渗透剂的应用″两项专利先后获得授权。同时,有关研究成果以″香叶醇提升...
先正达集团的科学家团队正在领衔一项耗资数百万美元的重大科研变革项目。通过综合运用组学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确保只有最具安全性的分子得以进入研发环节,从而显著...
3-(3’,4’-次甲二氧苯基)-N-正丙基丙烯酰胺是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前期衍生合成的一种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肉桂酰胺类专利化合物,将其研制成优良环保剂型悬浮剂,可为实现田...
最近,张彪彪课题组又公布了新发现。他们设计了一种基于锐钛矿型TiO₂ 的光催化系统,通过生物质光重整、硝酸盐还原和 C-N 偶联三步串联反应,将生物质与硝酸盐高效转化为...
本研究基于dsRNA和植物诱导剂设计了一种用于马铃薯晚疫病管理的自组装多组分纳米保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