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站 
搜索
看资讯 查产品 查展会
首页 / 文章详情

氯虫苯甲酰胺:走向过剩,疯狂内卷

来自话题:#氯虫苯甲酰胺
2024-05-27
qrcode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2024 年 3月 29 日,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公示了2024 年第 3 批拟批准登记农药产品名单。根据《行政许可法》《农药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将第十届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第八次执行委员会议审议通过的申请登记的 282个农药产品相关信息予以公示。根据公示内容,其中氯虫苯甲酰胺继续井喷,30 个证件拟获批登记,其中原药登记 3 个,包括陕西诺正、山东绿霸、陕西一简一至等企业;制剂登记 27 个,包括广西宾德利、山东仕邦、湖南新长山等企业。由此可见,自 2023 年 8月13日专利化合物正式到期,进入国产化后至今,氯虫苯甲酰胺依旧是全球杀虫剂中的″王者″,国内企业对氯虫苯甲酰胺的布局热情依旧持续高涨。


一、疯狂销售


在全球杀虫剂领域,氯虫苯甲酰胺始终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杀虫剂大单品,是全球农化行业高度关注的热门产品。


氯虫苯甲酰胺是一种高效广谱杀虫剂,可防治大多数咀嚼式口器害虫,尤其是鳞翅目害虫,对鳞翅目的夜蛾科、螟蛾科、蛀果蛾科等均有好的防治效果。同时,除了防治鳞翅目害虫外,氯虫苯甲酰胺在增加用药量的情况下,还可以防治科罗拉多甲虫、叶蝉等,同时对粉虱具有抑制作用,广泛应用于水稻、大豆、棉花、果蔬等农作物。所以,从2008 年上市以来,其绝佳的防治效果、用户体验以及市场美誉度,造了氯虫苯甲酰胺在 130 多个国家疯狂的销售神话,连续 10 年销售额突破10 亿美元。


公开数据显示,2017 年氯虫苯甲酰胺全球市场销售额达到 14.02 亿美元,2018 年销售额达到 15.92 亿美元,2019年销售额达到 16.13 亿美元,2022 年销售额达到 19.3 亿美元。


因此,上市 15 年以来,氯虫苯甲酰胺在全球的销售额一直保持着螺旋上升的姿态,稳坐全球第一大杀虫剂宝座。


根 据 相 关机 构 预 测,2027 年 氯虫苯甲酰胺市场规模将达到 23.32 亿美元,2021-2027 年年复合增长率为4.4%。而随着国产氯虫苯甲胺的强势拉动,国内相关证件登记的增加,氯虫苯甲酰胺全球市场销售额在 2023 年就已达到 20 亿美元。


11.webp.jpg


二、疯狂登记


氯虫苯甲酰胺在国产化的一年多时间里,迎来全面的疯狂爆发,登记热潮随之来临,在数量上迎来井喷。


2023 年 12 月 1 日,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公示了 2023 年第 12 批拟批准登记农药产品名单,氯虫苯甲酰胺产品仍然是登记热点。本批拟批准登记产品中氯虫苯甲酰胺产品有 23 个,其中原药产品 5 个。


2024 年 3 月 29 日,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公示了2024 年第 3 批拟批准登记农药产品名单,审议通过的申请登记的 282 个农药产品中氯虫苯甲酰胺继续井喷,30 个证件拟获批登记,其中原药登记 3 个,制剂登记 27 个。


截至 2024 年 4 月 20 日,中国农药信息网显示,国内氯虫苯甲酰胺登记的产品达到了 290个,包括 102 个单剂、188 个混剂。而截至 2023年 1 月 11 日时,国内获得氯虫苯甲酰胺登记的产品是 78 个,一年多的时间产品登记就新增加了 212 个,数量疯狂增长 2 倍多,足见企业登记产品的热情是多么的高涨。


登记剂型在悬浮剂、颗粒剂、水分散粒剂、可分散油悬浮剂、种子处理悬浮剂之上又增加了超低容量液剂、微乳剂、微囊悬浮-悬浮剂。应用方式上,除了传统喷雾施药方式,目前氯虫苯甲酰胺还被大量开发应用于颗粒剂、药肥及种子处理剂等剂型。新剂型和新施药方式的不断涌现,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氯虫苯甲酰胺应用场景。


其中,悬浮剂(登记 180 个)、颗粒剂(登记63 个)和水分散粒剂(登记 22 个)这三种剂型占据了90%以上的产品登记。这主要是由氯虫苯甲酰胺原药的理化性质决定的,因为氯虫的活性成分熔点高、水溶性低,有机溶剂中溶解度也不高,这些性质就决定了它适合于开发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等剂型。差异化以及增效减量是氯虫相关产品未来开发的重点。


溶液型剂型(如微乳剂、可溶液剂、超低容量液剂)、可分散油悬浮剂、纳米技术的应用等企业应该更多关注如何提升氯虫的內吸性。这是一个难点,也是未来差异化的重要研发方向。


登记的井喷也直观证明了,氯虫苯甲酰胺是目前国内登记热点中的热点,进入 2024 年,氯虫苯甲酰胺也已然进入集中下证期,将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激烈的竞争中。


12.webp.jpg


三、疯狂复配


为了延缓抗性的发展,扩大防治谱,同时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复配是必然趋势。经过过去十多年的连续应用,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问题已不容忽视,于氯虫苯甲酰胺而言,复配也依然是未来企业的主要研究和登记方向。


氯虫苯甲酰胺是新型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具有内吸性及广泛杀虫谱,可用于多种作物,持效性好,活性佳,毒性低,对环境生物安全,与市场主流杀虫剂产品无交互抗性,且与多种大宗杀虫剂具有良好的相混性。可以说,氯虫苯甲酰胺堪称杀虫剂复配″万金油″,复配登记也将会成为未来市场主流,这从 188 个混剂产品登记数量也可以得到验证。


氯虫苯甲酰胺可以与多种类型的杀虫剂复配,包括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等。复配制剂一般采用悬浮剂、颗粒剂、水分散粒剂等剂型,具有协同增效、降低害虫抗药性、扩大防治对象等优点,防治对象主要包括水稻、棉花、蔬菜、果树等作物的鳞翅目害虫。


目前氯虫苯甲酰胺复配成分较多的有:高效氯氟氰菊酯、虫螨腈、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噻虫嗪、噻虫胺、吡蚜酮、茚虫威、杀虫单、甲维盐、虱螨脲、甲氨基阿维菌素、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甲氧虫酰肼、呋虫胺、吡虫啉、甲氧虫酰肼、三氟苯嘧啶、多杀霉素、灭幼脲等。


业内人士透露,复配制剂具有协同增效、提升杀虫速度、降低成本和延缓抗性等重要意义。现在市场上氯虫苯甲酰胺产品以复配的为主,市场占有率在稳步提升,单剂已经快淘汰了。因为与氯虫苯甲酰胺复配后,触杀加内吸,速效加持效,互补性强,大幅提升了产品价值。


未来企业应进一步研究氯虫苯甲酰胺与其他杀虫剂复配的机理,探索新的复配方式,如纳米复配、生物源复配等,以此来提高杀虫剂的使用效率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加强田间试验,为氯虫苯甲酰胺复配的合理使用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所以,尽管氯虫苯甲酰胺目前面临抗性问题以及其他同类双酰胺产品的激烈竞争,相比巅峰时期销售额有所下滑,但其凭借优秀的产品性能、不断被开发的混配制剂以及持续被挖掘的新市场,未来仍具备极大的增长潜能,有望继续捍卫其在全球杀虫剂市场的霸主地位。


四、疯狂扩产


自 2023 年开启国产化后,企业在氯虫苯甲酰胺原药产能布局上也是火力全开,几近疯魔。


中国农药信息网显示,截至 2024 年 4 月20 日,国内已批准登记氯虫苯甲酰胺原药的公司有 23 家,分别是内蒙古永太化学、江西汇和化工、山东省越兴化工、安徽辉隆集团银山药业、印度 TAGROS 公司、陕西美邦、山东维尤纳特生物、湖北中灏科技、广安利尔、辽宁省沈阳丰收农药、河北德瑞化工、山东潍坊润丰化工、青岛恒宁生物、重庆华歌、山东奥坤、内蒙古灵圣作物、山东友道化学、利尔化学、淮安国瑞化工、顺毅宜昌化工、内蒙古中高化工、富美实(上海)、富美实。可以明显看出,目前在这个赛道上竞逐的企业依旧以资源和资金雄厚的大型企业为主,中小型农药企业在氯虫苯甲酰胺高额的授权成本下还难以入局。


14.webp.jpg


2023 年 9 月时,氯虫苯甲酰胺原药企业才 14 家,半年过去,又增加了 9 家,数量可谓惊人。据了解,2024 年下半年和 2025 年下证的原药企业会更多。因为2025 年富美实公司保留的一项氯虫苯甲酰胺的合成专利(也就是氯虫苯甲酰胺的中间体专利仍在保护期)也将到期,到时摆在国产化面前的最大难题也将不复存在,国内企业布局原药,报登产品的热情将更势不可挡。


布局企业的增多带来的自然是产能的飙升。产能建设上,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统计,截至 2023 年 8 月前,我国氯虫苯甲酰胺产能约 14.25 万吨 (含在产产能和环评公示产能)。2023 年10月投建项目中,氯虫苯甲酰胺原药及中间体项目已超 5 万吨,包括中旗股份全资子公司淮安国瑞化工有限公司年产 1500 吨氯虫苯甲酰胺原药,浙江禾裕盛化学有限公司 31000 吨苯甲酸系列产品(氯虫苯甲酰胺中间体);山东友道化学有限公司的绿色植保产品连续流安全生产项目(二期工程),项目建成后可达到年产氯虫苯甲酰胺 9000 吨。整体原药产能 2023 年底飙升至 20 万吨 / 年,短短两年的时间产能增长 20 倍。


15.webp.jpg

(数据来源:根据各企业公开环评公示整理)

(备注:上述统计数据来源于公开信息,不代表实际产量)


值得一提的是,2024 年 1 月,友道化学披露公司植保二期万吨氯虫苯甲酰胺原药装置顺利达产,合计产能达到 1.1 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产能最大、产业链最全的氯虫苯甲酰胺原药生产企业。


2023 年 8 月底红太阳年产 2000 吨″氯虫苯甲酰胺″(2,3-二氯吡啶)也建成投产。中山化工也宣布将于 2024 年起推出应用于不同场景的氯虫苯甲酰胺系列制剂产品,开拓海内外市场。另外,辉隆股份全资子公司瑞美福农化集团年产 2000 吨氯虫苯甲酰胺原药及中间体项目建设预计今年也可正式投产。


但当前全球氯虫苯甲酰胺需求约 1 万吨 /年,可以预见近两年国内投建积累的产能如果在2024 年、2025 年全部投产放量,那么,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氯虫苯甲酰胺产能都将处于过剩状态。


就像业内人士所说,早在 2022 年氯虫苯甲酰胺专利化合物到期前,国内多家企业就抢先做好了前期的药效试验,并布局了氯虫苯甲酰胺原药及中间体产业链,就等 2023 年、2024 年原药证下来。而且 2023 年国产化后,国内原药投产产能登记进入井喷期,新建和拟建的项目扎堆,产能扩张速度之快像坐火箭。


2024 年下半年和 2025 年,还会有更多的企业原药证件下来。供应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需求增长速度,恐将导致国内原药市场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



16.webp.jpg


五、疯狂降价


疯狂扩产,对应的往往就是疯狂降价。


随着氯虫苯甲酰胺原药的国产生产以及产能的持续加大和释放,其价格也出现暴跌式下滑。2022 年氯虫苯甲酰胺原药报价还在 240万元 / 吨高价,2022 年 10 月 30 日,友道化学就在自己氯虫苯甲酰胺原药产品上市仪式上表示,其氯虫苯甲酰胺原药的定价已经低于 60 万元 /吨,未来成本和售价将随产能扩张持续明显下降。


确实,2023 年至今,对于制剂企业来说,最直接的感受应该就是氯虫苯甲酰胺原药价格便宜了,用药成本降低了。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显示,截至 2024 年 4 月 21 日,氯虫苯甲酰胺原药市场竞争博弈严重,下游厂家布局热度高,刚需备货交投增量大,国内登记证件持续下证中,市场备货即将迎来关键期,原药价格报到26.5 万元 / 吨。可以预见,未来 2—3 年原药市场格局将会重塑,迎来深度洗牌。


从原来的百万元每吨,降到 26.5 万元 / 吨,降幅超 80%,对杀虫剂市场格局是具有颠覆意义的。业内人士表示,按照现有市场使用量计算,我国一年氯虫苯甲酰胺原药的产能足够全球使用近 20 年,严重供过于求,市场白热化竞争在所难免,价格下跌是必然趋势,价格战也在所难免,未来原药生产可能会出现类似吡虫啉的结局(因产能供大于求,市场竞争激烈,产品销售陷入低谷,企业连续亏损),超高性价比将是氯虫保持顶流的流量密码。


业内人士透露,2023 年氯虫苯甲酰胺市场份额保守估计有 20 亿元,但是各企业能拿到多少?在原药价格腰斩、生产成本大降、大家都集中在价格战的背景下,如何制定有效落地的营销方案延长氯虫的生命周期,树立品牌,是需要企业去深度思考的。


六、增量机会在经作市场


氯虫苯甲酰胺作为一种新型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内吸性杀虫剂,具有广泛的杀虫谱,既对鳞翅目害虫有特效,也能防治鞘翅木甲虫、半翅目粉虱和双翅目潜蝇等害虫,且在低剂量下就有可靠和稳定的防效,能够很好地保护作物不受药害影响。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大田(包括水稻、玉米、花生、马铃薯、大豆、烟草、甘薯、高粱、小麦、甘蔗、棉花)、菜园(包括甘蓝、辣椒、花椰菜、小白菜、番茄、豇豆、姜、小青菜苗床、菠菜、菜薹、茭白、菜用大豆)、果园(包括苹果树、荔枝树、桃树、西瓜、火龙果)、杨树、草坪、土壤等作物和场所,具有对害虫幼虫活性高、杀虫谱广、持效性好、耐雨水冲刷等特点。


截至 2024 年 4 月 20 日,中国农药信息网显示,从登记作物来看,氯虫苯甲酰胺产品在水稻(含水稻田)上登记数量是 127 个,具有绝对的领先地位,占比为 44%。登记数量排在其后的是甘蓝 55 个、甘蔗 51 个、玉米 24 个、苹果树(含苹果)9 个、花生 7 个、棉花 7 个,桃树、花椰菜、辣椒、荔枝树、小白菜、番茄、豇豆、姜、马铃薯均超过了 2 个。


17.webp.jpg


从登记防治对象来看,氯虫苯甲酰胺产品共登记在 66 个防治对象上,其中水稻(水稻田)上稻纵卷叶螟的登记数量是 93 个,处于领先地位。排在其后的是水稻(水稻田)二化螟 55 个、甘蔗田蔗螟 49 个、甘蓝园甜菜夜蛾 28 个、甘蓝园小菜蛾 29 个、玉米田玉米螟 13 个。


据统计,当前国内 10 亿元的氯虫苯甲酰胺市场 70% 的销售额集中在水稻、玉米等大田作物。但是随着产品的普及和登记范围逐渐扩大,经作类作物也成为企业拓展的方向和新的市场增长点。


自 2022 年以后,不少企业氯虫苯甲酰胺的登记作物除了水稻和玉米等大田作物之外,还把复配产品的申请登记瞄准在了甘蓝、花椰菜、豇豆、菠菜、辣椒、甘蔗、苹果、桃树、荔枝树、烟草等特色经济作物上(GB 2763-2021 规定氯虫苯甲酰胺在我国叶菜类蔬菜,包括菠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为 20 mg/kg),以拓展更多的应用场景。


其实,除了已在众多经作上完成登记的产品外,近两年氯虫苯甲酰胺在我国产品登记上新增了多个″首次″:


2022 年 12 月 30 日,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 30% 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虫螨腈 20%+ 氯虫苯甲酰胺 10%)产品、陕西亿田丰作物科技有限公司的 50% 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 (虫螨腈30%+氯虫苯甲酰胺 20%)(2023 年 11 月 6 日,变更原持有人陕西美邦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美邦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 22% 甲氧虫酰肼·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产品 (甲氧虫酰肼11%+氯虫苯甲酰胺 11%)产品(2023 年 11 月 6 日,变更原持有人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批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菠菜甜菜夜蛾。这是氯虫苯甲酰胺首次在我国菠菜上登记。


2024 年 3 月 20 日,广东茂名绿银农化有限公司的 20% 氯虫苯·虱螨脲悬浮剂产品(氯虫苯甲酰胺 10%+ 虱螨脲 10%)获批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节瓜瓜绢螟。这是氯虫苯甲酰胺首次在我国节瓜上登记,也是在我国登记防治节瓜瓜绢螟的第 1 个杀虫剂产品。


2024 年 3 月 26 日,山东省泰安市泰山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 24% 丁醚脲·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产品 (丁醚脲 21%+氯虫苯甲酰胺3%)获批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茶树茶尺蠖。这是氯虫苯甲酰胺首次在我国茶树上登记。


2023 年 5 月 8 日,美国富美实公司的 200克 / 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产品获批登记,扩作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火龙果斜纹夜蛾、菜薹甜菜夜蛾、高粱玉米螟。这是氯虫苯甲酰胺首次在我国火龙果、菜薹和高粱上登记。2023 年 7 月 23 日,江苏功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 200 克 / 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产品获批登记,这是氯虫苯甲酰胺在我国首次登记防治美国白蛾。


2023 年 8 月 21 日,河北博嘉农业有限公司的 1% 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获批扩作,新增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胡萝卜地老虎。该产品原有的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这是氯虫苯甲酰胺首次我国胡萝卜上登记。


可见,多个″首次″登记作物也以果蔬经济作物为主。就像业内人士所说,氯虫苯甲酰胺下一步的增量市场,主要在经作市场。


综上,氯虫苯甲酰胺作为一种控制性广谱杀虫剂的防治产品,其核心价值″强内吸和持效期″的回归,让其已成为鳞翅目害虫防治的必配药剂之一,″打药加氯虫″等方案更是符合国家″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植保方针,可有效降低田间虫口基数和防治次数。因此,其未来应用也必定会持续受到科研机构、农药生产企业和粮农、菜农、果农、烟农、棉农的青睐,特别是社会化植物保护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的欢迎。而且随着氯虫苯甲酰胺产品登记证件的增加、应用作物范围的拓展、防治对象的扩展、新剂型的开发、新混剂的开拓,氯虫苯甲酰胺及其混剂产品在未来植保市场将具有更大的开发与利用价值,前景无限。


可以说,属于国产氯虫苯甲酰胺的时代和机遇期已经正式开启了,市场容量是不可估量的,这个存量市场永远是充满想象力、值得深度挖潜的。


但也应该看到,随着国产氯虫苯甲酰胺产能的逐步放量,这个市场已经走向拥挤,走向深度内卷,竞争更加白热化,硝烟弥漫。群雄竞逐,谁主沉浮?还是建议各企业在差异化、渠道推广、终端技术服务、品牌营销方面,构建起自身的护城河,采取差异化的竞争策略,通过更有效的组合资源,获得自己独特优势并率先占领用户心智,建立品牌。

Zhejiang Tide Crop Science Co.,Ltd.
收藏 打印
邮件分享

0/1200

0/1200

相关文章推荐换一换

    热搜产品

    氯虫苯甲酰胺氯虫苯甲酰胺

    「话题介绍」: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CAP)是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2022年,氯虫苯甲酰胺化合物专利保护期届满、开启了国...More

    热门文章
    查看更多
    产品名称:
    公司名称:
    产品简介:
    链接地址:
    订阅 评论

    订阅 

    订阅Email: *
    姓名:
    手机号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