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作为植保界″新贵″,纳米农药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布局的新品类。有人认为,纳米农药符合高效绿色创新发展趋势,是未来农药制剂产业的发展方向;也有人认为,我国尚未以农药纳米制剂的名称登记农药,市场上纳米农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不知道如何区分。
企业重点布局纳米农药
日前在植保双交会上,众多企业推出纳米农药系列产品:西大华特推出噻霉酮纳米制剂升级产品;农信集团推出纳米氯虫苯甲酰胺制剂产品;中迅农科则通过展位,喊出了″下一个十年 纳米时代″的口号,展示多款纳米产品;邦农达致力于成为纳米农药的领航企业……
相比传统农药,采用纳米技术研制的高效、安全、低残留的纳米农药,具有传统农药剂型所不具备的小尺度效应,既符合国家农药减量增效及零增长的政策导向,也满足植保无人机的超低容量喷雾对农药新剂型的特殊性能要求,能降低作业强度,提高作业效率。
纳米农药是指基于有害生物防控场景,通过功能材料与纳米技术,使农药有效成分在制剂和使用分散体系中,以纳米尺寸(0-100纳米)分散状态稳定存在,并在使用时能发挥出区别于原剂型应用性能的农药制剂。
据悉,在农药领域,纳米技术的应用使得农药颗粒能够更好地分散在水中,提高了农药在农田中的利用效率,并且可能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中国农科院试验显示,纳米农药可降低农药投放30%以上,每年杜绝″三苯″溶剂50万吨。
建议加快纳米农药登记
南京善思总裁梁冰表示,得益于植保无人机大面积推广使用,航空植保的超低容量喷雾和农户多靶标防治的需求,给纳米农药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应用场景。如今,随着航空植保覆盖的作物增多,纳米农药的作物应用场景也愈加广泛。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曹立冬表示,关于纳米农药,目前还属于″学术热、产业冷″的局面,市场上较好的纳米产品还不多,未来发展还任重道远。
对此,曹立冬提出了五点思考:首先,纳米农药还没有体现出″颠覆性″的效果,需要进一步挖掘潜力;其次,最核心的特点是小尺度效应,然而控制释放不是纳米农药专有;第三,纳米农药不等于纳米材料,无需谈纳米农药″色变〞,生活中的纳米元素无处不在,要认识纳米农药的本质;第四,纳米农药是否需要新的风险评估方法;第五,我国发布纳米农药论文最多,但数量不代表引领性和先进性。
曹立冬认为,基于科学问题和产业需求导向,我国纳米农药的研究亟需从″概念″走向″验证″,从″实验室″走向″车间″和″田间″,在主战场中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此,针对纳米农药的发展方向,要站在科学层面,进一步明确纳米农药的定义和高效利用的机制。
梁冰建议加快纳米农药登记管理。不少企业、科研院所对纳米农药进行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但也有一些不具有研发能力的企业蹭热度,甚至生造出″纳米级农药″一词,认为小于一个微米的农药就是纳米级农药。这与全球各国对纳米技术的定义和理解存在很大偏差。因此,需要尽快制定纳米农药相关管理规定,推动产品登记。
订阅Email: | * | |
姓名: | ||
手机号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