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12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在《转基因——“真相”中的真相》读书沙龙上表示,中国政府在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上,屡屡释放积极信号,但推行起来,仍面临着很大的阻力。
今年4月13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在就农业转基因有关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十三五”期间,将推进转基因经济作物产业化,“加强棉花、玉米品种研发力度,推进新型转基因抗虫棉、抗虫玉米等重大产品的产业化进程”。
8月发布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再次强调,“加强作物抗虫、抗病、抗旱、抗寒基因技术研究,加大转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研发力度,推进新型抗虫棉、抗虫玉米、抗除草剂大豆等重大产品产业化”。
“我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表明了中国政府在转基因产业化上,有了明确的时间表”,黄大昉说,“可是现在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
他表示,第一,目前为止,推进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只闻大方向,不见细化措施。需要细化的问题包括,怎么来推进,在技术上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在管理上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等等,“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是希望能够在这些方面,有更多的进展”。
“第二,现在推进产业化,虽然定了时间表,可是还面对着很大阻力。”黄大昉说。
舆论环境而言,“反转”的声音,甚嚣尘上。黄大昉表示,老百姓不了解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可以理解,再多的老百姓提出问题,都应该去解答、宣传。但是针对“污蔑科学家”、“妖魔化转基因”的声音,“对于他们的一些造谣、污蔑、这种行为,我觉得应该进一步地揭露,去质疑这些现象,不能熟视无睹”。
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报告,2015年,中国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370万公顷,较2014年减少了15万公顷,居世界第六位。不过,品种极少。目前,中国批准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主要是棉花和番木瓜,廖西元曾介绍,2015年转基因棉花推广种植5000万亩,番木瓜种植15万亩。
一方面,政府设立重大专项,支持转基因方面的研发;但另一方面,转基因作物走向商业化种植,步调依旧缓慢。
转基因作物进入商业种植,有两个主要程序:一是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要求,拿到农业部颁发的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二是按照《种子法》及相关办法要求,拿到品种审定证书。
黄大昉表示,“这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具体多少时间要根据具体的产品”。
然而,关于转基因品种审定的规则和程序迟迟未出台,使得转基因商业化种植没有办法往下走。2016年8月开始施行的最新《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规定:“转基因农作物(不含转基因棉花)品种审定办法另行制定”。
华恢1号、Bt汕优63转基因抗虫水稻和转基因植酸酶玉米,都曾于2009年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证书,是中国第一批进入商业化种植审批渠道的转基因粮食作物。有效期为5年的安全证书过期后,于2014年12月11日获得续签,有效期至2019年12月11日。但是,走向商业化所必须的下一步品种审定,仍难以预测。
11月10日,农业部科教司转基因生物安全与知识产权处副处长张宪法在 “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挑战及政策研讨会”上曾透露,转基因作物如果满足品种成熟、安全性无问题、有急需性、公众可接受、对国际贸易无太大影响等五大条件,品种审定将来不会成为障碍。
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