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作为最早参与草地贪夜蛾研究的技术推广部门,借助其全国范围内的监测预警平台,在草地贪夜蛾监测、迁飞扩散研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他主要科研教...
世界气象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已经持续较长时间的拉尼娜事件很可能会延续到今年年底或更久,这将是21世纪首次出现″三重″拉尼娜事件,即北半球出现连续三个拉尼娜冬季。请公...
柑橘黄龙病又叫做柑橘黄梢病或者青果病,是一种严重为害柑橘生长的细菌性病害,在中国每年最少毁掉200万吨柑橘,被称作柑橘″癌症″。该病最早于18世纪在印度率先被记载,...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高希武教授团队在昆虫学TOP期刊Journal of Pest Science(IF5 Year =5.562/Q1)上在线发表了题为″Genetic architecture and insecticide r...
目前春玉米、夏玉米已进入灌浆成熟期,草地贪夜蛾对其危害基本结束。随着黄淮华北及南方地区晚播夏玉米及秋玉米的种植生长,草地贪夜蛾开始发生危害,局部田块虫口密度较高...
入秋以来,随着南方大部地区高温的消退,水稻重大病虫害在南方中晚稻区持续发展,局部田块危害较重。截至9月2日,全国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5.96亿亩次,比去年同期减少18.6%...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我国主要的口粮作物,在国民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稳产、增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我国自然气候环境和社会经济...
根据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网监测,受季风气候影响,7月中下旬以来,境外虫源迁入量增加,稻飞虱在西南、华南及江南稻区虫量显著高于上年。
根据7月25~26日全省夏秋季蔬菜主要病虫发生趋势会商分析,预计夏秋季蔬菜病虫总体中等偏重发生,其中虫害重于病害,虫害发生程度重于上年。各地要加强蔬菜主要病虫监测预...
7月27日,农业农村部在陕西西安召开小麦病虫害防控总结暨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会,总结交流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成效和经验,研判草地贪夜蛾发生形势,动员安排草地贪夜蛾防控...
近期,全国农技中心组织水稻主产区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机构的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根据当前病虫发生基数、栽培条件和气候因素等综合分析,预计2022年中晚稻主要...
022年6月,《植物病害(Plant Disease)》在线刊文,法国研究人员在当地大麦中检测出大麦G病毒(Barley virus G),这是法国首次报道该病毒
据监测,今年北方马铃薯主产区田间菌源量充足,种植品种抗病性不高,天气条件适宜晚疫病流行,预计马铃薯晚疫病在西北、华北、东北主产区中等发生,黑龙江中西部、内蒙古大...
莱氏绿僵菌作为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主要侵染夜蛾科害虫,并且能引起害虫的田间流行病。
据江苏省植保植检机构监测,今年水稻褐飞虱已由南方迁入江苏省。全省41个系统监测点,目前已有5个监测见虫,分布在沿太湖、沿江、沿海地区,始见期比去年迟11天,但比常年...
6月下旬以来,草地螟越冬代成虫在内蒙古中西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北京北部、辽宁西部灯下出现明显蛾峰,局部地区田间蛾量大,内蒙古巴彦淖尔、赤峰和河北张家口等地局...
近期,黄淮、华北、东北、西北等地陆续出现粘虫一代成虫,黄淮、华北等部分地区蛾量高、蛾峰明显,东北多点田间见卵。结合天气条件和作物种植情况,预计二代粘虫全国发生面...
据黄淮海夏玉米区病虫测报网监测,今年二点委夜蛾一代成虫发生量总体较低,但河北、天津、山西、河南、江苏、安徽等省份部分监测点虫量高于去年,未来气象气候条件总体有利...
近期,全国农技中心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召开2022年草地贪夜蛾发生趋势网络会商会。根据虫源基数、南方地区春玉米、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种植布局和气候等因素综合分...
2021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合各级植物保护机构、第六届全国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风险评估与对策专家组,继续在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25个监测点开展水稻、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