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2017年湖北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部分病虫大发生。“两夏”作物方面:小麦条锈病鄂西北、江汉平原主产区大发生,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马铃薯晚疫...
当前,我国冬油菜在西南地区和江南南部处于盛花期,江南北部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处于蕾薹期至初花期,陕西和河南处于抽薹期。由于冬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早春...
一、发生趋势 预计小麦纹枯病全省偏重发生,其中淮北中西部中等发生。预计全省发生面积约2400万亩。
近期小麦条锈病在湖北、河南南部、西南大部及西北等地继续发展,田间见病较为普遍,由南至北开始进入扩散流行期。截至3月2日,小麦条锈病已在湖北、河南、四川、云南、贵州...
根据各区域站系统监测,结合小麦长势及天气趋势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湖北省小麦条锈病整体偏重至大发生,其中江汉平原北部、鄂西北岗地麦区5级;江汉平原南部麦区4级,鄂东及...
据全省73个小麦病虫害监测点监测,当前,云南省大部分小麦生育期处于分蘖-抽穗期,小麦条锈病发展较快。弥勒市、鲁甸县、砚山县、永德县、沾益区、永仁县、武定县等7个县(...
受冬季气温偏高、田间湿度大等因素影响,小麦条锈病在湖北、河南南部和西南及西北等地发生较为普遍,大部地区病情明显重于常年。截至2月15日,小麦条锈病已在河南、湖北、...
2016年江苏省农作物病虫害总体为中等发生,预计2017年江苏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将中等至偏重发生,程度略重于2016年。其中,小麦赤霉病、麦类白粉病、水稻纹枯病、水稻“两迁...
根据2016年浙江省粮油作物主要病虫发生情况、耕作栽培制度和作物布局等情况,结合病虫源发生基数、冬春季气候和作物种植等因素,经综合分析,预计2017年浙江省农作物重大病...
受冬季气温偏高、田间湿度大等有利因素影响,小麦条锈病在我国豫南、鄂北及江汉平原、西南、西北麦区呈发病早、范围广、扩展快、发生重等特点。截至1月18日,湖北、河南、...
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分析预测,2017年全国玉米主要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预计发生面积为11.0亿亩次。其中,虫害发生8.1亿亩次,病害发生2.9亿亩次...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16年12月7-9日组织各省(区、市)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会商,结合水稻病虫基数、栽培制度、水稻品种、冬春季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17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6亿亩次。其中,病害4.9亿亩次、虫害4.7亿亩次。赤霉病在...
河南受麦播期降雨和11下旬雨雪等天气条件的影响,小麦病害发生面积比去年同期偏大,虫害发生面积比去年同期偏小。 其中,小麦条锈病与往年相比,呈现见病早、发病面积大...
2016年12月8 - 9日,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各省(区、市)测报人员和有关专家,对2017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依据病虫害发生基数、作物布局和气象条件等因素分...
拉尼娜事件对南方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影响明显,常伴随着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越冬大田作物将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影响产量。油菜上,早播已开盘的油菜一般会受冻...
当前,华南、江南双季晚稻处于孕穗至抽穗期,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稻大部处于抽穗至灌浆乳熟期。据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区域站监测,“两迁”害虫回迁范围广、虫量大,对晚稻生...
今年上半年江苏省小麦抽穗扬花期再度遇阴雨天气,直接导致赤霉病重发,发病程度重于去年,尤其是苏南西部、沿江部分地区、沿淮地区发病较重,造成小麦品质下降,一定程度上...
当前,各地玉米生育期,西南和西北地区多处于蜡熟至收获期,黄淮海夏玉米处于灌浆期至乳熟期,春玉米处于乳熟期至腊熟期,局部地区开始进入收获期,东北地区春玉米多处于灌...
当前,西南、江南、长江中下游稻区中稻和东北单季稻处于灌浆乳熟期,华南稻区中稻处于齐穗至灌浆期,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稻区晚稻处于孕穗抽穗期。稻飞虱在华南,江南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