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纳米技术是国际竞争的前沿技术,因其在提高农药产品药效、利用率、安全性及环保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日益受到市场的青睐。据相关数据预测,预计到2031年全球纳米农药市场规模将达17.3亿美元,未来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2.5%。
目前,我国纳米农药领域的理论创新与应用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跃居世界前沿水平。该领域已从基础研究阶段逐步过渡至产业化发展阶段,为我国农药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利契机。但是纳米农药在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应用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技术、工艺、规模化生产、成本控制、评价体系、标准、应用推广等综合性挑战, 需要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密切协作,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有力的产业化布局,从而真正实现纳米农药在降低农药使用量、减轻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益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
近期,AgroPages世界农化网邀请了纳米农药领域的先锋企业及关键参与主体:善思科技、明德立达、银农科技、新安集团针对纳米农药产业链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及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分享了他们各自的解决方案及实践经验,以及对未来的预判等。
梁冰,善思科技创始人兼总裁
AgroPages: 在研发新型纳米农药产品时, 善思科技会考虑哪些创新点?能否分享一下贵司推出的纳米农药产品及其独特优势,推广应用情况如何?
南京善思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善思科技)是在连续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关于纳米农药研究的基础上成立的,坚守为了″中国食品安全可靠″的初心和″卫地球、服务人″的使命,突破了多项技术难题,推动实现农药绿色安全、减量增效的目标。从2016年正式推出农药纳米乳剂和纳米农药预混剂以来,已在全国18省市进行了2000多万亩次的试验、推广和应用,效果良好。
(一)善思公司纳米农药产品具有的独特性能优势主要体现在:
(1)绿色。以水作为分散介质,使用可生物降解的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作为助剂,使用低毒溶剂,有的产品甚至不使用有机溶剂,充分实现绿色环保。
(2)减量。纳米农药普遍减量20~30%或以上,效果仍优于传统农药的防治效果。
(3)稳定。农药微粒尺寸小于50 nm,无论是制剂还是制剂的稀释液,都呈现清澈透明状态。
(4)安全。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对善思纳米农药进行的生态安全性评估表明,全程使用善思纳米农药植保的水稻,农药残留仅在稻田土中和水稻植株中检出,稻壳、糙米中均″未检出″。大米连续8年送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结果均为农残″未检出″。可以说,善思纳米农药对鱼塘虾蟹塘生态风险、稻米膳食风险都较低,同时实现了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必须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纳米农药产品都同时具有这些性能。
(5)便捷。善思所有的纳米农药产品,无论是单剂还是为用户定制的预混剂,兑水稀释后即可喷施作业,省去多种传统农药进行桶混的繁杂过程,解决了无人机超低容量稀释液不稳定的行业难题。
(二)善思公司纳米农药技术的突出创新点:
(1)解决不同类型的农药品种制备相同纳米农药剂型的共性技术。如纳米乳剂的共性制备技术;纳米微球的共性制备技术;含多价金属农药纳米悬浮剂的共性制备技术等。
(2)解决一次喷施多靶标防治的多元农药混配的纳米农药预混剂的共性制备技术。
(3)突破脂溶性农药不使用有机溶剂实现表观水溶的技术。
(4)解决纳米乳剂单剂或多元预混剂的兑水稀释液依然保持透明状态的技术。
AgroPages: 在纳米农药的开发、生产及应用等环节遇到的最大挑战及解决方案是什么?还有哪些技术门槛亟待解决?
传统农药剂型中的微乳剂剂型存在诸多问题,如每种农药产品都需要独自研发、稀释液易变混浊而不稳定、大多产品需要使用低碳醇作为助乳化剂、不少产品使用高毒的苯类溶剂等,如何在纳米农药的开发及应用中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获得相同纳米农药剂型的共性制备技术?可以说是遇到的最大挑战。善思采取的解决方案是,注重纳米农药的基础研究,明确纳米农药研究所针对的农药品种,准确掌握对纳米农药剂型的分类和植保防治技术,探索相同纳米农药剂型形成的微观机理。此外,注重吸纳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科技人才,使其在学科交叉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在当前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仅仅具有传统农药制剂知识架构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很难跳出已有知识的窠臼和束缚,导致创新的认知力和驱动力不足。实践证明,创新更容易在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人才中产生,而且是能够深刻理解纳米技术和农药制剂产业的融合发展,并能灵活应用交叉学科知识的人才!
AgroPages: 目前纳米农药的生产和使用成本如何?在未来, 善思科技有何计划来降低成本,促进纳米农药的规模化推广应用?
需要指出的是,科技发展并不等于将产品结构和生产设计复杂化。纳米农药的研发也是如此,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只能加大生产成本。农药是一种低值易耗产品,即使性能再好,过高的生产成本和价格也会使农民望而却步。国内不少研究单位难以将实验室研究结果实现产业化,其原因就在于此。相反,具有高性能而设计制造简单的纳米农药产品,才是难能可贵的。将新颖的配方、制造技术和原料在研发时就巧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制配出的纳米农药预混剂通过数据化平台和地面服务团队将全流程植保服务送到田间地头,打通技术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这就是纳米农药最大的创新!
善思公司的纳米农药加上预混技术服务,价格并不高于传统农药剂型产品,这正其是具有竞争力之处。
AgroPages: 您如何看待纳米农药当前的监管政策?对政府和行业有何期望和建议?
202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南京善思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编写制定《纳米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编写规范》行业标准,通过农业农村部批准审定,并于2024年5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全球首个由官方(政府)批准制定的关于纳米农药的标准,将对纳米农药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期望和建议如下:
(1)纳米农药的定义要与国内已有的国家标准接轨
纳米农药是在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属于纳米技术产品。国标《纳米产品的定义、分类与命名》(GB/T 39855—2021)对纳米技术产品已有定义:″由纳米材料组成或具有纳米结构的产品,添加纳米材料,或使用纳米技术处理后主要性能显著变化的产品。″ 国标《纳米科技术语》(GB/T30544.1—2014)对纳米材料的定义是:″纳米材料:任一外部维度、内部或表面结构处于纳米尺度的材料。″对纳米技术的定义是:″产品纳米技术应用科学知识操纵和控制纳米尺度的物质以利用与单个原子、分子或块体材料性质显著不同的、与尺寸和结构相关的性质和现象。″ 这里面都涉及到″纳米尺度″的术语。而该国标对″纳米尺度″的定义是:″纳米尺度:处于1 nm~100 nm 之间的尺寸范围。″
上述国家标准对术语的定义,无疑告诉我们:纳米农药的尺寸应该是处于纳米尺度的农药制剂,包括无论是在制剂形式还是在稀释液中,都应该处于1 nm~100 nm 之间的尺寸范围,而不是任意扩大到其它尺寸。
(2)宣传普及纳米农药的检验标准
纳米农药成为农药行业发展的下一代创新技术,各企业竞相发展是大势所趋,但不能以此为噱头,一哄而上,夸大宣传,滥竽充数,鱼目混杂,使纳米农药庸俗化,这对纳米农药发展会起到不可忽视的阻碍的作用。为了避免出现这一乱象,一方面,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规章制度的建立,加快纳米农药登记证的审批,使虚假宣传原形毕露。另一方面,对纳米农药的知识进行宣传普及,加大普及检测和判断纳米农药的力度,除仪器检测外,肉眼观察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例如,纳米农药制剂和它的稀释分散液,如果清澈透明,就说明微粒粒径在1~100 nm,出现乳光,则大于100 nm,出现乳白色甚至不透明,已经接近亚微米或达到微米以上。
AgroPages: 贵司在纳米农药领域的定位及发展规划是什么?能否预判一下纳米农药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发展纳米农药的重大意义在于地球的可持续发展。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接近100亿。为了养活大量的人口,需要大幅增加农业产量,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利用造成的环境影响,包括减少农药污染,减少用水量。纳米农药微粒尺寸小,靶标具有更好的吸收性,将是解决传统农药主要问题(环境污染,农药在生物体内的累积,病虫害抗性的大幅增加)的很好工具。虽不能说它是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唯一路径,但可以肯定地说,它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相对小,能够有效助力地球更可持续发展。这也就是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在其成立100周年之际,将″纳米农药″列于″未来改变世界的十大化学创新″技术清单之首的原因。
善思公司的纳米农药产品现在是属于第一代产品,并正在设计规划第二代、第三代产品。后两代产品的性能,除具有第一代产品的性能外,更偏重于进一步提高药效和增强控释性能。
善思公司的愿景是″以农药纳米化技术推进农药制剂产业迭代,以定制化数智农服推进中国种植模式变革″,通过研发推广纳米农药,解决了传统农药利用率低的难题,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服务全过程管理,解决了农业生产过程监督难问题。善思″新农人″带着新理念、新技术投身农业,带来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代表了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发展方向,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时代之问。
刘润峰,允发生物集团研发中心主任
AgroPages:在研发新型纳米农药产品时,贵公司会考虑哪些创新点?能否分享一下明德立达推出的纳米农药产品及其独特优势, 推广应用情况如何?
纳米农药相对于常规农药,不仅仅是尺度上的变化,它在实际应用方面所表现出的效果非常好。我们在研究纳米农药之初,预设的创新点:如增加在靶标上的铺展均匀性,提高安全性。小粒径更容易被靶标吸收,有利于药效更好发挥;原因在于当制备出的粒径变小会使其更容易在叶片上粘附,从而达到耐雨水冲刷的效果。基于以上功效,降低了农药使用量,也可以发挥与常规农药相同的效果,或者同样使用剂量下,效果要优于常规农药。以上创新点在我们上市的纳米明润丰®(30%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纳米百菌清等产品上得到一一验证。
纳米明润丰®于2022年初上市,是国内上市较早的纳米农药产品之一。为了深入研究纳米农药的增效效果和增效机理,我们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以及南开大学等科研院所进行了常规农药纳米化后的有效成分在靶标及其亚细胞结构中的沉积量及吸收效率和耐雨水冲刷性能等深入研究,并进行了大量的药效试验。结果显示,纳米明润丰®有效成分在植物组织内的沉积量是普通明润丰®的1.68-3.15倍,吸收效果好,吸收量大;并且通过高速摄像机拍摄及荧光标记等技术验证耐雨水冲刷效果,结果显示纳米化后的明润丰®具有很好的耐雨水冲刷效果;通过大量的田间药效试验得出的数据表明:相较于常规明润丰®,纳米明润丰®减少用量25%~50%时,仍然表现出非常优异的效果。
除此之外,我们在巴西上市了含量为720g/L百菌清纳米悬浮剂,在减少有效成分用量30%的情况下,防效与常规剂型相当;在巴斯夫上海药效实验基地,纳米明赞®(24%氰霜唑·霜脲氰悬浮剂)也表现出类似的效果,在保证相同药效的前提下,有效成分减少用量25%以上。
AgroPages: 目前纳米农药的生产和使用成本如何?在未来,明德立达有何计划来降低成本,促进纳米农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目前纳米农药,尤其是纳米悬浮剂,整个行业应该都面临成本上升的问题,如产能的下降,助剂成本的提高等。但是从纳米农药减量增效的效果来看,其对使用成本的影响有几何,就需要引起大家的思考。
未来,我们将会有更多的纳米农药品种上市,生产效能和成本将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为此,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来提效降本,促进纳米农药的大规模应用:(1)提升装备水平及工艺水平,尤其是砂磨机的研磨方式、研磨工艺以及研磨介质的合理搭配等方面来提高效率;(2)新型设备的探索,尤其是电池行业、涂料、油墨行业等新设备诸如高压微射流,高压均质,超微粉碎等设备的尝试;(3)新制备方法的探索,通过纳米材料的应用、原药纳米化等手段,减少纳米农药对设备的过度依赖。
AgroPages: 您如何看待纳米农药当前的监管政策?对政府和行业有何期望和建议?
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发生、发展、推广以及应用,都需要一定的过程,纳米农药也不例外。目前全球纳米农药的监管政策需要不断完善,门槛准入等缺少规范化的标准,也没有引导性的政策;纳米农药如雨后春笋,市场无辨别能力和缺少评判标准,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无序竞争,劣币驱逐良币,真正的创新无力开展。纳米农药带来的残留、膳食风险、非靶标生物安全性、生态安全性等问题也使得部分人对纳米农药持怀疑或消极态度。
个人认为,纳米农药作为一种新技术,或者技术上的革新,无需万能化,将其视为提高产品销量的一个噱头,大肆渲染;也无需妖魔化,将其一棒子打死;这些都不利于创新及成果落地。我们应客观、细致地评判纳米农药的优劣、风险,并从政策上加以约束和引导,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并于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这样才能鼓励创新促进产品升级,产业转型。产业链条上居于不同环节上的各企业、同仁,也应通过不断合作、交流,共同促进纳米农药的进步和发展,比如超高效助剂的研发、新型设备的探索和应用、新工艺的实践以及产学研的深度融合等。
AgroPages: 明德立达在纳米农药领域的定位及发展规划是什么?能否预判一下纳米农药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允发生物坚持″持续价值创新,赋能品质农业″的企业使命,致力于农药新剂型、新产品、新使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以期为客户和用户创造价值。我们持续关注并看好纳米农药的发展前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纳米农药的开发,着力打造继允芯®(PilarCore)品牌之后专注于纳米农药的一个品牌-允纳®(PliarNano)。为此,我们在纳米农药上的发展规划包括:(1)对已上市产品,尤其是保护性杀菌剂、具有内吸作用的杀虫剂等老产品进行技术升级,增加纳米农药的产品数量,目前已立项研究的纳米产品已达30余个;(2)进行纳米技术与其他剂型的结合,如纳米干悬浮剂,纳米微囊悬浮剂,纳米油悬浮剂等产品的开发;尤其是纳米微囊悬浮剂,已经开展了实验室探索及药效、安全性试验;纳米明安®(70%烯酰吗啉·霜脲氰DF)也已经通过了大生产的论证。(3)深入研究纳米农药的增效机理,探索和提炼纳米农药更多的应用价值;(4)纳米农药全球化布局,着力打造″纳米农药中国造,纳米农药PILAR造″的品牌形象。
未来纳米农药领域一定会成为下一个核心竞争高地,通过技术创新及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有望使农药减量增效迈上一个新台阶,形成一个新的品类。并且,中国企业通过纳米农药的大量技术积累,也有望实现″弯道超车″,进一步提升我们在全球制剂领域的影响力。相信,经过技术的沉淀和市场的推动,以及管理上的不断健全和规范,纳米农药的发展和竞争也会更加有序。我们坚信坚持″长期主义″,真正做创新并为用户创造价值的企业,一定会在该领域收获满满;只是″蹭热度、找噱头″而不踏踏实实进行创新和推广的企业,也终将昙花一现。
廖联安博士,惠州市银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研发中心负责人
AgroPages: 在研发新型纳米农药产品时,银农科技会考虑哪些创新点?能否分享一下贵司推出的纳米农药产品及其独特优势,推广应用情况如何?
创新点方面主要考虑如何提高产品的生物利用度以及安全性,通过将传统农药颗粒缩小至纳米级别(约100纳米),以提高溶解度、生物利用度和穿透力,使产品成为真正的绿色水基化纳米农药;另外,对纳米农药的控释性也有所研究,实现农药的可控释放延长持效期,探究出表现效果最好的纳米粒径范围,且确保其安全性和持效期能够符合要求。
纳米农药制剂对防治靶标和农作物具有更高的穿透性、吸收性、传导性,纳米农药尺寸极小,能够有效进入植物、真菌、害虫体内,提高药效性能与利用率,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银农科技善于通过剂型改造、工艺优化不断升级技术指标,打造卓越性能的产品。多年来,公司坚持做真正的纳米农药,是第一个将微乳剂市场化的企业,银农的微乳剂产品如杀虫剂农舟行®(5.7%甲维盐)、杀菌剂灿都®(30%苯醚•丙环唑)等都是纳米粒径,农舟行的粒径甚至在10个纳米以下。银农纳米农药粒径更小,有效利用率提高药效更好,药液表面张力降低吸附效果更好覆盖更全面,如此不仅药效提升,而且大大提升农药利用率。其配方升级后采用绿色环保溶剂,安全性提高,药效也更稳定。 低残留的纳米农药制剂可减少农药对非靶标生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农舟行®等银农拳头产品以其良好的效果、卓越的安全性在果树区、经作区、大田区形成强有力品牌优势,备受种植户好评和拥戴,在市场同类产品中销售位居前列。
AgroPages: 银农科技在纳米农药的开发、生产及应用等环节遇到的最大挑战及解决方案是什么?还有哪些技术门槛亟待解决?
挑战主要集中在纳米悬浮剂的生产研磨效率方面,想要将粒径控制在D98 100nm内,依然采用传统的多级串联的研磨方式,效率不高且耗能较大,目前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只能通过延长研磨时间来解决;亟需设备厂家推出研磨效率更高的纳米悬浮剂砂磨机或创新纳米农药新工艺。另一方面,如何真正的提高生物利用度,将药物定时、定量或动态地传递到作用靶标,可控释放延长持效期、催化分解提高降解率,使产品的降解速率能够符合农药残留限量要求,让使用过程更有效、经济、安全,是我们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和解决的技术壁垒。
AgroPages: 目前纳米农药的生产和使用成本如何?在未来, 银农科技有何计划来降低成本,促进纳米农药的规模化推广应用?
纳米农药的生产和使用成本在初期会较高。生产方面,我司对原材料的选择有严格的采购标准,优先采用国内最优的原料;与传统农药相比,纳米农药的生产工艺会更为复杂,精确控制纳米农药的粒径大小对生产设备和技术会有较高的要求,这些方面都会影响到生产成本的增加,相信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和规模化生产,成本会逐渐下降。使用方面,纳米农药提高了药效性能与利用率,可减少施药次数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农户的使用成本。未来计划通过扩大生产规模,通过批量采购原材料、提高设备利用率、优化生产工艺等方式来降低成本。
AgroPages: 您如何看待纳米农药当前的监管政策?对政府和行业有何期望和建议?
目前国内仅有农业农村部批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编写制定的《纳米技术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编写规范》行业标准对纳米农药进行了定义,尚未有官方法规性文件对纳米农药进行规范。国内对纳米农药的研究与欧美国家同时起步,不仅论文发表数量居世界第一,而且产业化发展进程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相关配套的纳米农药的法规也未有相关要求,纳米农药产品要不要登记、如何登记以及如何评估风险等问题仍需评估和明确。
我们希望政府能够出台专门针对纳米农药的指导书,明确其定义、分类标准,制定适用于纳米特性的风险评估指南和审批流程,确保监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同时建立灵活的法规修订机制,根据科技进步和新出现的风险适时调整监管要求,与行业携手构建适应纳米科技发展的现代农药监管框架,确保纳米农药的安全、有效和可持续使用。
AgroPages:银农科技在纳米农药领域的定位及发展规划是什么?能否预判一下纳米农药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纳米农药作为纳米科技与传统农药产业的深度融合产物,其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农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推动农药行业的绿色化、高效化转型。公司在研发过程中第一是加强国际合作,第二是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将病虫害防治拓展到根部研究,将纳米农药与小分子生物激活剂结合进行农药在植物体内向下传导的先进技术研究,纳米农药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是中国农药行业新的发展机会,可被称为植保″新贵″。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印发实施,明确指出了鼓励纳米技术在农药剂型上的创新应用。纳米农药能够提升药效,提高农药利用率和防治效果,农户可减少用药频次,不仅符合国家″减量增效″政策,而且能帮助农户减少种植成本,真正助力现代农业种植提质增收和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其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钱志刚,新安集团作物保护研发中心副主任
AgroPages: 在研发新型纳米农药产品时, 新安集团会考虑哪些创新点?能否分享一下贵司推出的纳米农药产品及其独特优势, 推广应用情况如何?
纳米农药的根本不是纳米而是农药,核心的点还是要有优良的防治效果,为农业生产带来实实在在的效果,因此我们关注的核心创新点是:稳定的活性物粒径和优秀的兼容性。比如我们公司重点推出的纳米级水稻田除草剂:15%氰氟草酯微乳剂(金禾旺)、16%噁唑·氰氟微乳剂(稻虎啸),相对常规制剂来说,就具有4大优势:
1) 稀释倍数下保持50纳米级别的超细微粒,最大程度促进有效成分在杂草叶面的接触与吸收;
2) 入水透明,在植保飞防、作物解决方案中都表现出优越的兼容性能;
3) 独特配方工艺,解决噁唑酰草胺等原药分解难题;
4) 35℃以上高温,除草效果不打折。
金禾旺和稻虎啸通过两年的技术攻关和全国各水稻种植区域的效果验证,均反馈与常规药剂相比,除草效果提升≥35%,获得用户一致认可。将在今年水稻种植季强势推出,全年可服务水稻面积40万亩。
AgroPages: 新安集团在纳米农药的开发、生产及应用等环节遇到的最大挑战及解决方案是什么?还有哪些技术门槛亟待解决?
最大的挑战是当前纳米农药的专业设备和生产技术不成熟,农户对纳米农药的接受程度和应用水平不高。需要行业和管理部门尽快组建专业的协作组织,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加大宣传和指导的力度。
AgroPages: 目前纳米农药的生产和使用成本如何?在未来,新安集团有何计划来降低成本,促进纳米农药的规模化推广应用?
从纳米农药类型分开探讨:
1) 农药自身纳米化,包括纳米乳、纳米悬浮等。此类产品的生产成本与传统乳油、水悬浮剂相当,目前产业化的纳米农药主要是这一类型。结合在效果、农药利用率方面的显著提升,就使用者而言,反而能够节约每亩用药成本。新安将在减少溶剂用量、简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效果方面持续攻关,从几个维度进一步降低农户使用成本,促进纳米农药推广应用。
2) 农药载体纳米化,包括纳米微囊、纳米微球、硅基载体纳米农药等。此类产品的制造成本较高,具有经济价值的落地场景有限。主要由专业科研机构在做载体降本、载体性能提升、载体环保化和实际的应用场景研究。
AgroPages: 您如何看待纳米农药当前的监管政策?对政府和行业有何期望和建议?
世界上对纳米农药都没有形成完善的监管体系,包括美国和欧盟,目前大多是将纳米农药纳入纳米材料的大框架下管理,根据农药的特性,制定相关风险评估流程和要求。目前中国还没有专门的纳米农药登记证件。2021年,出台的《农药纳米制剂产品质量标准制定规范》,是第一个纳米农药标准。
期待政府进一步出台相关的管理制度,规范纳米农药的定义和管理要求,在纳米农药的登记、生产、使用、管理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指导。
AgroPages: 新安集团在纳米农药领域的定位及发展规划是什么?能否预判一下纳米农药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纳米农药是新安集团推进″种子—农药—肥料—服务″一体化发展模式、提升作物解决方案能力的重要环节,发展新型农药制剂的核心课题。未来五年,新安将聚焦水稻、玉米等作物,倾力打造以纳米农药为核心的作物解决方案,为农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纳米农药具有高效、环保、精准、兼容等诸多的优势,在一些常规农药难以解决的行业痛点问题上取得突破,越来越多的纳米农药推向市场并为农户解决实际问题,未来5-10年,纳米农药将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中国对于纳米农药的研究热度很高,拥有全球最多的纳米技术研究机构,中国的纳米农药科研和应用技术将走到世界前列。
如果您也想通过AgroPages分享您的企业品牌故事及产品解决方案
欢迎联系本文作者!
该文首发于AgroPages 世界农化网最新出版的中英文《2024 制剂&助剂技术》| 《2024 Formulation&Adjuvant Technology》杂志,欢迎下载了解更多新技术及新方案!
产品名称: | |
公司名称: | |
产品简介: | |
链接地址: | |
订阅Email: | * | |
姓名: | ||
手机号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