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市场异常火爆,很多植物生长调节剂生产企业迅速崛起,植物生长调节剂到底是什么?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植物激素是不是一回事呢?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哪几类?是不是所有的作物都有必要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如何安全的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如何?
常见五种内源激素及其生理效应
一、生长素:代号为IAA。
生长素作为最早被发现的植物激素,是一类含有一个不饱和芳香族环和一个乙酸侧链的内源激素,包括吲哚乙酸(IAA)、4-氯-IAA、5-羟-IAA、萘乙酸等。1872年波兰园艺学家谢连斯基对根尖控制根伸长区生长作了研究;后来达尔文父子对虉草胚芽鞘向光性进行了研究。1928年温特首次分离出这种引起胚芽鞘弯曲的化学信使物质,命名为生长素。1934年,凯格等确定它为吲哚乙酸,因而习惯上常把吲哚乙酸作为生长素的同义词。
生长素在扩展的幼嫩叶片和顶端分生组织中合成,通过韧皮部的长距离运输,自上而下地向基部积累。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是由色氨酸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而形成的。其主要途径是通过吲哚乙醛。吲哚乙醛可以由色氨酸先氧化脱氨成为吲哚丙酮酸后脱羧而成,也可以由色氨酸先脱羧成为色胺后氧化脱氨而形成。然后吲哚乙醛再氧化成吲哚乙酸。另一条可能的合成途径是色氨酸通过吲哚乙腈转变为吲哚乙酸。
在植物体内吲哚乙酸可与其它物质结合而失去活性,如与天冬氨酸结合为吲哚乙酰天冬氨酸,与肌醇结合成吲哚乙酸肌醇,与葡萄糖结合成葡萄糖苷,与蛋白质结合成吲哚乙酸-蛋白质络合物等。结合态吲哚乙酸常可占植物体内吲哚乙酸的50~90%,可能是生长素在植物组织中的一种储藏形式,它们经水解可以产生游离吲哚乙酸。植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吲哚乙酸氧化酶可将吲哚乙酸氧化分解。
生长素有多方面的生理效应,这与其浓度有关。生长素的生理效应表现在两个层次上。
在细胞水平上,生长素可刺激形成层细胞分裂;刺激枝的细胞伸长、抑制根细胞生长;促进木质部、韧皮部细胞分化,促进插条发根、调节愈伤组织的形态建成。
在器官和整株水平上,生长素从幼苗到果实成熟都起作用。生长素控制幼苗中胚轴伸长的可逆性红光抑制;当吲哚乙酸转移至枝条下侧即产生枝条的向地性;当吲哚乙酸转移至枝条的背光侧即产生枝条的向光性;吲哚乙酸造成顶端优势;延缓叶片衰老;施于叶片的生长素抑制脱落,而施于离层近轴端的生长素促进脱落;生长素促进开花,诱导单性果实的发育,延迟果实成熟。
生长素具体的生理效应表现为:
第一、 促进生长,生长素在较低的浓度下可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时则抑制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这种抑制作用与其能否诱导乙烯的形成有关。另外,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第二、 促进插条不定根的形成,用生长素类物质促进插条形成不定根的方法已在苗木的无性繁殖上广泛应用。
第三、 对养分的调运作用。生长素具有很强的吸引与调运养分的效应,利用这一特性,用生长素处理,可促使子房及其周围组织膨大而获得无子果实。
第四、 生长素的其他效应。例如促进菠萝开花、引起顶端优势(即顶芽对侧芽生长的抑制)、诱导雌花分化(但效果不如乙烯)、促进形成层细胞向木质部细胞分化、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叶片的扩大和气孔的开放等。此外,生长素还可抑制花朵脱落、叶片老化和块根形成等。
二、赤霉素:代号为GA。
赤霉素(gibberellin)是一类主要促进节间生长的植物激素,因发现其作用及分离提纯时所用的材料来自赤霉菌而得名。
赤霉菌是水稻恶苗病的病原菌,感病植株的高生长速率远远超过无病植株。1926年日本黑泽英一用赤霉菌培养基的无细胞滤液处理无病水稻,产生了与染病植株相同的徒长现象,这提示赤霉菌中有促进水稻生长的物质。1938年日本薮田贞治郎和住木谕介从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中分离出这种活性物质,并鉴定了它的化学结构。命名为赤霉酸。1956年C.A.韦斯特和B.O.菲尼分别证明在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着一些类似赤霉酸的物质。到目前为止共发现一百二十多种赤霉素,一般分为自由态及结合态两类,统称赤霉素。是植物激素种类最多的一种激素。
赤霉素都含有(-)-赤霉素烷骨架,它的化学结构比较复杂,是双萜化合物。在高等植物中赤霉素的最近前体一般认为是贝壳杉烯。各种不同的赤霉素之间的差别在于双键、羟基的数目和位置。自由态赤霉素是具 19C或20C的一、二或三羧酸。结合态赤霉素多为萄糖苷或葡糖基酯,易溶于水。
赤霉素可以用甲醇提取。不同的赤霉素可以用各种色谱分析技术分开。提纯的赤霉素经稀释后处理矮生植物,如矮生玉米,观察其促进高生长的效应,可鉴定其生物活性。不同的赤霉素生物活性不同,赤霉酸(GA3)的活性最高。活性高的化合物必须有一个赤霉环系统(环ABCD),在C-7上有羧基,在A环上有一个内酯环。植物各部分的赤霉素含量不同,种子里最丰富,特别是在成熟期。
赤霉素应用于农业生产,在某些方面有较好效果。例如提高无籽葡萄产量,打破马铃薯休眠;在酿造啤酒时,用GA3来促进制备麦芽糖用的大麦种子的萌发;当晚稻遇阴雨低温而抽穗迟缓时,用赤霉素处理能促进抽穗;或在杂交水稻制种中调节花期以使父母本花期相遇。关于赤霉素的作用机理,研究得较深入的是它对去胚大麦种子中淀粉水解的诱发。用赤霉素处理灭菌的去胚大麦种子,发现GA3显著促进其糊粉层中α-淀粉酶的新合成,从而引起淀粉的水解。在完整大麦种子发芽时,胚含有赤霉素,分泌到糊粉层去。此外,GA3还刺激糊粉层细胞合成蛋白酶,促进核糖核酸酶及葡聚糖酶的分泌。
赤霉素的生理效应为:
第一、促进茎的伸长生长。这主要是能促进细胞的伸长。用赤霉素处理,能显著促进植株茎的伸长生长,特别是对矮生突变品种的效果特别明显;还能促进节间的伸长。不存在超最适浓度的抑制作用,即使赤霉素浓度很高,仍可表现出最大的促进效应,这与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具有最适浓度的情况显著不同。不同植物品种对赤霉素的反应有很大的差异。在蔬菜(芹菜、莴苣、韭菜)、牧草、茶叶和苎麻等作物上使用可获得高产。
第二、 诱导开花。某些高等植物花芽的分化是受日照长度和温度影响的。若对这些未经春化的植物施用赤霉素,则不经低温过程也能诱导开花,且效果很明显。此外,赤霉素也能代替长日照诱导某些长日照植物开花,但赤霉素对短日植物的花芽分化无促进作用。对花芽已经分化的植物,赤霉素对其花的开放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如赤霉素能促进甜叶菊、铁树及柏科、衫科植物的开花。
第三、打破休眠。对于需光和需低温才能萌发的种子,如莴苣、烟草、紫苏、李和苹果等的种子,赤霉素可代替光照和低温打破休眠。
第四、 促进雄花分化。对于雌雄异花的植物,用赤霉素处理后,雄花的比例增加;对于雌雄异株植物的雌株,如用赤霉素处理,也会开出雄花。赤霉素在这方面的效应与生长素和乙烯相反。
第五、其他生理效应。赤霉素还可以加强生长素对养分的动员效应,促进某些植物坐果和单性结实、延缓叶片衰老等。此外,赤霉素也可以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赤霉素对不定根的形成起抑制作用,这与生长素相反。
三、细胞分裂素:其代号为CTK。
细胞分裂素是一类具有腺嘌呤环结构的植物激素。其共同特点是在腺嘌呤环的第6位置上有特定的取代物。它们的生理功能突出地表现在促进细胞分裂和诱导芽形成。
1948年美国斯科格和中国崔澂在烟草组织培养中发现腺嘌呤能诱导烟草髓组织分化出芽。1955年米勒等以酵母脱氧核糖核酸的降解物和鲱精子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分离纯化得到促进细胞分裂的物质,定名为激动素(KT),其化学结构为6-呋喃甲基腺嘌呤,又称糠基腺嘌呤。1963年莱瑟姆从受精11~16天的玉米嫩籽中分离出第一种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的天然细胞分裂素,定名为玉米素(Z)。目前已从高等植物中得到20几种腺嘌呤衍生物。如二氢玉米素、玉米素核苷(ZR)和异戊烯基腺嘌呤。近代人工合成了多种类似物质,如6-苄基腺嘌呤(BA)、四氢吡喃苄基腺嘌呤(PBA)等。它们通称为细胞分裂素(CTK)。
根部分生组织(根尖)合成细胞分裂素最活跃,通过木质部的长距离运输从根到茎。幼叶、芽、幼果和正在发育的种子中也能形成细胞分裂素,玉米素最早就是从未成熟的玉米籽中获得的。细胞分裂素可通过转移核糖核酸(tRNA)的裂解产生,也可以由甲羟戊酸盐和腺嘌呤为前体合成。
细胞分裂素有多种生理效应。其生理效应表现为:
第一、 促进细胞分裂,细胞分裂素的主要生理功能就是促进细胞的分裂。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都有促进细胞分裂的效应,但他们各自所起的作用不同。生长素只促进核的分裂,而与细胞质的分裂无关。而细胞分裂素主要是对细胞质的分裂起作用。
第二、 促进芽的分化。促进芽的分化是细胞分裂素重要的生理效应之一,有些离体叶细胞分裂素处理后主脉基部和叶缘都能产生芽。
第三、 促进细胞扩大。细胞分裂素可促进一些双子叶植物如菜豆、萝卜的子叶或叶圆片扩大,这种扩大主要是因为促进了细胞的横向增粗。
第四、 促进侧芽发育,消除顶端优势。细胞能解除由生长素所引起的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发育。如豌豆苗若以细胞分裂素溶液滴加于叶腋部位,腋芽则可生长发育。
第五、 延缓叶片衰老。如果在离体叶片上局部涂以细胞分裂素,则叶片其余部位变黄衰老时,涂抹激动素的部位仍保持鲜绿。由于细胞分裂素有保绿及延缓衰老等作用,故可用来处理水果和鲜花等以保鲜、保绿,防止落果。例如用细胞分裂素处理柑橘幼果,可显著防止落果,而且果梗加粗,果实浓绿,果个也比对照显著增大。
第六、 打破种子休眠。需光种子,如莴苣和烟草等在黑暗中不能萌发,用细胞分裂素则可代替光照打破这类种子的休眠,促进其萌发。
四、脱落酸:代号为ABA。
在本世纪50年代,人们已注意研究抑制生长的物质对脱落、休眠及萌发的影响,认为酚类化合物是植物体内主要的生长抑制物质。60年代初在生长抑制物质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963年,美国的Addicott等在研究棉花蕾铃脱落时,发现一种能引起脱落的活性强的化合物,命名为脱落素Ⅱ(abscisinⅡ)。同一年,英国的Wareing等研究引起桦树、槭树休眠的化合物,从这些树的叶子中分离出一种能诱导休眠的活性物质,命名为休眠素(dormin)。1964年,证明脱落素Ⅱ和休眠素是同一种化合物,1965年,其化学结构式被确定。1967年在第六次国际植物生长物质会议上,把这种化合物统一命名为脱落酸(abscisicacid,简称ABA)。
脱落酸在衰老的叶片组织、成熟的果实、种子及茎、根部等许多部位形成。水分亏缺可以促进脱落酸形成。脱落酸在植物体内才再分配速度很快,在韧皮部和木质部液流中存在。合成脱落酸的前体是甲瓦龙酸,在它生成法尼基焦磷酸后有两条去路。一是真菌中常见的C15直接途径。一是高等植物中的C40间接途径。后者先形成类胡萝卜素(紫黄质),经光或生物氧化而裂解为C15的黄氧化素,再转化为脱落酸。
脱落酸的生理功能有以下几种:
第一、促进休眠。外用ABA时,可使旺盛生长的枝条停止生长而进入休眠,这是它最初也被称为"休眠素"的原因。在秋天的短日条件下,叶中甲瓦龙酸合成GA的量减少,而合成的ABA量不断增加,使芽进入休眠状态以便越冬。种子休眠与种子中存在脱落酸有关,如桃、蔷薇的休眠种子的外种皮中存在脱落酸,所以只有通过层积处理,脱落酸水平降低后,种子才能正常发芽。
第二、 促进气孔关闭。ABA可引起气孔关闭,降低蒸腾,这是ABA最重要的生理效应之一。科尼什(K.Cornish,1986)发现水分胁迫下叶片保卫细胞中的ABA含量是正常水分条件下含量的18倍。ABA促使气孔关闭的原因是它使保卫细胞中的K+外渗,从而使保卫细胞的水势高于周围细胞的水势而失水。ABA还能促进根系的吸水与溢泌速率,增加其向地上部的供水量,因此ABA是植物体内调节蒸腾的激素,也可作为抗蒸腾剂使用。
第三、 抑制生长。ABA能抑制整株植物或离体器官的生长,也能抑制种子的萌发。ABA的抑制效应比植物体内的另一类天然抑制剂--酚要高千倍。酚类物质是通过毒害发挥其抑制效应的,是不可逆的,而ABA的抑制效应则是可逆的,一旦去除ABA,枝条的生长或种子的萌发又会立即开始。
第四、促进脱落。ABA是在研究棉花幼铃脱落时发现的。ABA促进器官脱落主要是促进了离层的形成。将ABA涂抹于去除叶片的棉花外植体叶柄切口上,几天后叶柄就开始脱落,此效应十分明显,已被用于脱落酸的生物检定。
第五、增加抗逆性。一般来说,干旱、寒冷、高温、盐渍和水涝等逆境都能使植物体内ABA迅速增加,同时抗逆性增强。如ABA可显著降低高温对叶绿体超微结构的破坏,增加叶绿体的热稳定性;ABA可诱导某些酶的重新合成而增加植物的抗冷性、抗涝性和抗盐性。因此,ABA被称为应激激素或胁迫激素(stress hormone)。
五、乙烯:代号为ACC。
乙烯是一种气态激素。19世纪中叶,人们已发现泄露的照明气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1901年俄国学者尼留波夫证实照明气中乙烯的作用,发现植物对乙烯的“三重反应”。20~30年代已查明乙烯对植物的广泛效应,并作为水果催熟剂。1934年美国波依斯汤姆逊研究所克拉克等提出乙烯是成熟激素的概念。50年代末,伯格等把气相层析技术引入乙烯研究中,精确测定追踪组织中极微量的乙烯及其变化。60年代末,乙烯被公认为一种植物内源激素。
1964年利伯曼提出乙烯来自蛋氨酸。1979年亚当斯和杨发现1-氨基环丙烷基羧酸(ACC)是乙烯生成的前体,并确定乙烯合成途径为:蛋氨酸→腺苷蛋氨酸(SAM)→ACC→乙烯。催化SAM形成ACC的ACC合成酶是乙烯合成的主要限速因素。氨基乙氧基乙烯甘氨酸(G)、氨氧乙酸(AOA)等物质能有效抑制这一反应。
几乎所有高等植物的组织都能产生微量乙烯。干旱、水涝、极端温度、化学伤害、和机械损伤都能刺激植物体内乙烯增加,称为“逆境乙烯”,会加速器官衰老、脱落。萌发的种子、果实等器官成熟、衰老和脱落时组织中乙烯含量很高。高浓度生长素促进乙烯生成。乙烯抑制生长素的合成与运输。
乙烯的生理效应具体为:
第一、 改变生长习性。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典型效应是:抑制茎的伸长生长、促进茎或根的横向增粗及茎的横向生长(即使茎失去负向重力性),这就是乙烯所特有的"三重反应"(triple response) 乙烯促使茎横向生长是由于它引起偏上生长所造成的。所谓偏上生长,是指器官的上部生长速度快于下部的现象。乙烯对茎与叶柄都有偏上生长的作用,从而造成了茎横生和叶下垂。
第二、 促进成熟。催熟是乙烯最主要和最显著的效应,因此乙烯也称为催熟激素。乙烯对果实成熟、棉铃开裂、水稻的灌浆与成熟都有显著的效果。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知道,一旦箱里出现了一只烂苹果,如不立即除去,它会很快使整个一箱苹果都烂掉。这是由于腐烂苹果产生的乙烯比正常苹果的多,触发了附近的苹果也大量产生乙烯,使箱内乙烯的浓度在较短时间内剧增,诱导呼吸跃变,加快苹果完熟和贮藏物质消耗的缘故。又如柿子,即使在树上已成熟,但仍很涩口,不能食用,只有经过后熟过程后才能食用。由于乙烯是气体,易扩散,故散放的柿子后熟过程很慢,放置十天半月后仍难食用。若将容器密闭(如用塑料袋封装),果实产生的乙烯就不会扩散掉,再加上自身催化作用,后熟过程加快,一般5天后就可食用了。
第三、 促进脱落。乙烯是控制叶片脱落的主要激素。这是因为乙烯能促进细胞壁降解酶--纤维素酶的合办成并且控制纤维素酶由原生质体释放到细胞壁中,从而促进细胞衰老和细胞壁的分解,引起离区近茎侧的细胞膨胀,从而迫使叶片、花或果实机械地脱离。
第四、 促进开花和雌花分化。乙烯可促进菠萝和其它一些植物开花,还可改变花的性别,促进黄瓜雌花分化,并使雌、雄异花同株的雌花着生节位下降。乙烯在这方面的效应与IAA相似,而与GA相反,现在知道IAA增加雌花分化就是由于IAA诱导产生乙烯的结果。
第五、 乙烯的其它效应。乙烯还可诱导插枝不定根的形成,促进根的生长和分化,打破种子和芽的休眠,诱导次生物质(如橡胶树的乳胶)的分泌等。
在植物体内,除了以上五大类植物激素外,还含有自身合成的多种微量有机物,以极低的浓度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这些物质主要有以下几类。
1、油菜素甾体类。(BRs)BRs在植物界分布很广,量极微。主要功能是: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提高光合作用;增强植物的抗逆性。
2、多胺。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动物和植物体内。多胺具有稳定核酸和核糖体的功能,能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3、茉莉酸类。遍布于植物界(包括藻类),是一种生长抑制物质。能抑制水稻、小麦和莴苣幼苗的生长,并能抑制种子和花粉的萌发、延缓根的生长。此外,植物体内还有水杨酸类、玉米赤霉烯酮等生长物质也在起调节作用。因其作用和其上面介绍的激素生理效应重叠,实际生产相关调节剂产品涉及较少这里不再赘述。
植物生长调节剂
随着对植物内源激素的研究,人们也在不断地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成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类似物用于农业的生产中,这就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内源激素相比,其生理效应针对性、目的性更强。其分为如下几大类。
根据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所发挥的作用可以把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分为五大类,分别是:植物生长促进剂、植物生长抑制剂、植物生长延缓剂、保鲜剂、抗旱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主要作用
1、植物生长促进剂
能够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分化和延长生长的化合物都属于生长促进剂,它们能促进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和生殖器官的发育。这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最多﹑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
赤霉素(GA)其它名称九二0,GA
农业生产中用到的产品制剂多为85%赤霉素结晶粉,4%赤霉素乳油,40%水溶性片剂,40%水溶性粉剂。作用特点我们在《漫谈植物生长调节剂(之一)》中已经详细介绍了赤霉素是一个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着内源赤霉素,是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激素之一。其也是多效唑、矮壮素等抑制剂的拮抗剂。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茎伸长,叶片扩大,并促进单性结实和果实生长,打破种子休眠,改变雌、雄花比率,影响开花时间,减少花、果脱落。外源赤霉素进入植物体内,具有内源赤霉素同样的生理作用。赤霉素主要经叶片、嫩枝、花、种子或果实进入到植物体内,然后传导到生长活跃的部位起作用。赤霉素在农、林、园艺上使用极为广泛。
萘乙酸(NAA)其他名称丰优素、麦健
常见的制剂为 80%原粉,市售剂型还有99%精制粉剂、2%钠盐水剂、2%钾盐水剂、4.2%萘乙酸水剂。萘乙酸是类生长素物质,是一种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诱导形成不定根,增加坐果,防止落果,改变雌雄花比率,并能促进植物的新陈代谢和光合作用,加速生长发育及增强抗性等。萘乙酸由叶片、树枝的嫩表皮、种子进入植物体内,随营养流输导至作用的部位。
目前,生产萘乙酸原药原粉并在农业部农药鉴定所获得农药登记证号的企业有三家,其分别是:郑州郑氏化工的萘乙酸钠原药;四川国光的萘乙酸原药;河南安阳化工实验厂的萘乙酸原粉。
生长素(IAA)其它名称吲哚乙酸、异生长素、茁长素3-吲哚乙酸等
农业生产中用到的产品制剂多为粉剂,可湿性粉剂,为人工合成产品加辅料而成。关于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我们在《漫谈植物生长调节剂(之一)》中已经详细介绍了,其生理作用广泛,它影响细胞分裂,细胞伸长和细胞分化,也影响营养器官的生长、成熟和衰老。人工合成的可经由茎、叶和根系吸收,由于施用浓度不同,既可起促进作用,也可起抑制作用。由于吲哚乙酸见光易分解,在植物内易被吲哚乙酸氧化酶所分解,价格较贵等原因,在生产上应用受到限制,主要用于组织培养中,诱导愈伤组织和根的形成。
目前直接生产生长素的企业很少,仅有天津天泰精细化学品质公司;上海中国科学院生化研究所东风试剂厂等少量几家单位。
2,4-D 其他名称坐果灵,防落素
常见的剂型为80%可湿性粉剂,72%丁酯乳油,55%、50%胺盐水剂。2,4-D随使用浓度和用量不同,对植物可产生多种不同的效应:在较低浓度(0.5-1.0mg/L)下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成分之一;在中等浓度(1-25mg/L)下可防止落花落果,能有效刺激生长,诱导无籽果实和果实保鲜等作用;更高浓度(1000mg/L)下作为除草剂可杀死多种阔叶杂草。因此在对作物施用时一定要注意所用的量。较高浓度,抑制生长,更高浓度可使植物畸形发育致死。作为芽后使用的除草剂,单子叶的禾本植物对其一定的耐受力,双子叶的阔叶植物对其非常敏感,利用这种选择性,可用于水稻、麦类禾本科作物田间防除阔叶杂草。50%2,4-D胺盐在200ml/亩,剂量下药后20天,对柑桔园的水花生、律草、鸟蔹莓、铁苋菜、繁缕、酢浆草、地锦、刺儿草、打碗花等阔叶杂草有极好的防效,除草效果为92.5%-100%。对一年蓬、凹头苋、苍耳、有氏蓼也有较好的防治,药效在80%左右。防效偏低可能与上述四种杂草草龄较高,大多已开花结果有关。在参试剂量下50%2,4-D胺盐对柑桔树安全。
激动素(KT)其它名称KT、动力精
激动素的化学名称6-糠基氨基嘌呤,分子式C10H9N5O。一般由6-氯嘌呤与呋喃甲基胺缩合而成。不溶于水,溶于强酸、碱及冰醋酸中。是第一个被发现具有细胞分裂素作用的物质,首次从脱氧核糖核酸降解产物中提出。在组织培养的情况下,激动素浓度低地方可促进根的分化,在浓度高的地方则有枝叶芽的分化,其中间浓度可显著地促进胞质分裂而形成癒伤组织块。激动素显有抑制衰老的作用,特别是对分离的成熟叶片,用激动素处理,发现它可抑制叶绿素、蛋白质、核酸等含量的降低,也能推迟细胞结构的破坏。延缓蛋白质和叶绿素的降解,延迟植物衰老,可用于果蔬保鲜。
目前提供激动素相关产品的企业有上海西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稼丰园艺用品有限公司、厦门星隆达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等少量单位。
膨大剂
氯吡苯脲,英文通用名FORCHLORFENURON,英文简称CPPU(N-2-氯-4-吡啶基苯-N’-苯基脲),属苯脲类物质,主要是刺激细胞分裂素的物质,系那个一直推崇“高新”技术的美国Sandoz公司最早研发,日本协和发酵工业株式会社于1985年首先开发CPPU,但因CPPU在促进细胞分裂和增大的同时,出现了畸形果、果品贮藏期变短等问题,日本未将该产品在生产中使用。我国的研究人员却争先恐后引入,中国农科院果树所80年代后期从日本引进,1992年农业部居然批准了该产品。氯吡脲是一种高活性的化合物,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施用在瓜果植物上,可促进花芽分化,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膨大。但对人类的副作用也逐渐被发现。
乙烯利 其它名称一试灵、乙烯磷、早甜红
乙烯利(Ethrel的译名)化学名称为2-氯乙基膦酸,分子式为C2H5O2Cl,常见的制剂为 40%乙烯利水剂。乙烯利最早合成于1967年,所用原料为环氧乙烷和三氯化磷。纯品乙烯利为针状白色晶体,熔点75℃,易吸水潮解,易溶于水和有机熔剂。市售产品一般为棕粘稠液体,浓度在40%左右,pH约等于1。乙烯利在pH>4时易水解放出乙烯,。其释放速度寺度和pH升高而加快,乙烯利对人畜有微毒。乙烯利在植物上使用,可被植物组织迅速吸收。由于植物细胞液的pH>4.1,因此乙烯利可在处理部位逐渐分解并释放乙烯,同时也可在体内运转并在其它部位释放乙烯。
乙烯利本身并没有生理活性,释放的乙烯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植物激素,已经明确的生理效应有:促进果实生理成熟(目前生产上为了提早香蕉、柑橘、桃子、番茄等水果的上市时间,普遍使用乙烯利处理),促进叶片衰老和脱落,促进种子发芽和植株开花,促进根和苗的生长。如果施用不当会叶片、果实的脱落,矮化植株,改变雌雄的比率,诱导某些作物雄性不育等。
目前,生产乙烯利原药并在农业部农药鉴定所获得农药登记证号的企业有两家,其分别是: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江苏常熟市农药厂。
DA-6其他名称大丰力、胺鲜酯、增效胺
DA-6的有效成分是二乙氨基乙基羧酸酯,它是一种油性液体.代号为:DA-6。常制成有机盐,如DA-6柠檬酸盐DA-6C为白色或粉状固体。DA-6腐植酸盐DA-6H为棕色或棕褐色细粒状固体。
DA-6能提高植株体内叶绿素,蛋白质,核酸的含量和光合速率,提高过氧化物酶及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促进植株的碳,氮代谢,增强植株对水肥的吸收和干物质的积累,调节体内水分平衡,增强作物,果树的抗病,抗旱,抗寒能力;延缓植株衰老,促进作物早熟、增产、提高作物的品质;从而达到增产,增质。
DA-6,是新发现的一种高效植物生长物质,对多种农作物具有显著的增产、抗逆、抗病,改善品质、早熟等功效,具有很高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它能与多种元素复配,还可以和杀菌剂复配使用,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提高杀菌效果;DA-6以它独特的多功能作用,在农业上得到广泛应用。DA-6为白色或谈片粉状结晶体,含量在98%以上,可与多种农药、肥料复配使用,在弱酸性和中性介质中稳定。DA-6单独使用以10-15PPM效果最好,即一克DA-6兑水70-100公斤。DA-6与肥料、杀菌剂、除草剂复配时以5PPM效果最好,每吨用量一般为产品稀释倍数的二百分之一。
复硝酚钠 其他名称增效钠,爱多收、多多收、快丰收、汤姆优果、万果宝、花蕾宝
复硝酚钠的化学成份是5-硝基愈创木酚钠(Sodium 5-nitroguaiacolate)、邻硝基苯酚钠(Sodium ortho-nitrophenolate)、对硝基苯酚钠(Sodium para-nitrophenolate)。其理化性质为枣红色片状结晶、深红色针状结晶和晶体混合晶体,易溶于水,可溶 于乙醇、甲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常温下稳定。具有酚类芳味。已被众多厂家制成2%、1.8%、0.9%、1.4%、0.7%、2.85%等水剂剂型,1.4%复硝酚可溶性粉剂等。
复硝酚钠是一种强力细胞赋活剂,与植物接触后能迅速渗透到植物体内,促进细胞的原生质流动,提高细胞活力。能加快生根速度,打破休眠,促进生长发育,防止落花落果,改善产品品质,提高产量,提高作物的抗病、抗虫、抗旱、抗涝、抗寒、抗盐碱、抗倒伏等抗逆能力。它广泛适用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瓜果、果树、油料作物及花卉等。可在植物播种到收获期间的任何时期使用,可用于种子浸渍、苗床灌注、叶面喷洒和花蕾撒布等。由于它具有高效、低毒、无残留、适用作物范围广、无副作用、使用浓度范围宽等优点,已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复硝酚钠还应用畜牧、渔业上,在提高肉、蛋、毛、皮产量和质量的同时,还能增强动物的免疫能力,预防多种疾病。
芸苔素内酯 其他名称油菜素内酯、油菜素甾醇、农乐利、天丰素、益丰素、BR-120等。
芸苔素内酯化学名为2α,3α,22s,23s-四羟基-24R-乙基-β-高-7-氧杂-5α-胆甾-6-酮,是仿生植物内源激素-油菜素内酯人工合成物,常见的制剂有0.01%芸苔素内酯乳油,0.2%芸苔素内酯可溶性粉剂,0.1%芸苔素内酯可溶性粉剂,0.15%乳油,0.04%水剂。芸苔素内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生长;有利花粉授精,提高座果率;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作用;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另外,其与多种常用杀菌剂、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混配应用,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和加成效应,在大多数情况下,能提高化肥的肥效和杀菌剂功效,降低农药药害;与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的混配制剂在改进农作物品质,抗逆减灾方面具有极其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市场潜力,并且已引起国内外众多农药、化肥生产厂家和科研单位的重视。
2、植物生长抑制剂
植物生长抑制剂主要是抑制生长素的合成,可抑制茎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的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使细胞分裂慢,植株矮小,同时,生长抑制剂也抑制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的伸长和分化,影响当时生长和分化的侧枝、叶片和生殖器官,因此,破坏顶端优势后,增加侧枝数,叶片变小,生殖器官的发育也受到影响。
3、植物生长延缓剂
植物生长延缓剂主要是抑制赤霉素的生物合成,抑制植物亚顶端分生组织的生长,使细胞伸长变慢,节间缩短而不减少细胞数目和节间数目,植株变矮。但不影响叶和花的形成。因此,不影响叶片的发育和叶片数,一般也不影响花的发育。当外施GA可逆转其效应。
矮壮素 其他名称:CCC(chlorocholine chloride),氯化氯胆碱,稻麦立、三西、西西西。
矮壮素化学名称为2-氯乙基三甲基氯化胺。白色粉末状固体,有鱼腥臭味,吸湿性强,易溶于水。常用剂型为5%、40%、50%、64%水剂和原粉。矮壮素是一种低毒植物生长调节剂。药剂对植物主要抑制细胞伸长,但不抑制细胞分裂,不影响器官的形成,能使植株矮壮,茎秆增粗,叶色加深,进入植物体内抑制赤霉素的生物合成,是赤霉素的拮抗剂。阻碍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其作用是抑制植株茎端亚顶端分生组织或初生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因而使节间缩短植株变矮,并且叶色浓绿,常用于控制小麦和棉花的生长,以防止倒伏和徒长。此外,葡萄、高粱、番茄、马铃薯、玉米、花卉;蔬菜等培育壮苗、防止倒伏、增加产量,也可以使用。
矮壮素作为矮化剂使用时土壤水肥条件要好,肥力差、作物长势不旺时不宜使用。作物在使用矮壮素后叶色呈深绿,不可据此判断为肥水充足的表现,而应加强肥水管理,防止脱肥。葡萄在喷施矮壮素以后果实甜度会有所下降,若与硼混用则不会降低含糖量。配药和施药时不要抽烟、喝水或吃东西。工作完毕后应及时洗净手、脸。药剂中毒者头晕、乏力、口唇及四肢麻木、瞳孔缩小、流涎;恶心、呕吐,重者出现抽搐和昏迷,可酌情用阿托品治疗。
多效唑
化学名称:(2RS,3RS)-1-(4-氯苯基)-4,4-二甲基-2-(1H-1,2,4-三唑-1-基)戊-3-醇,原药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甲醇等有机溶剂,常见的剂型有95%多效唑原药、10%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多效唑具有延缓植物生长,抑制茎杆伸长,缩短节间、促进植物分蘖、增加植物抗逆性能,提高产量等效果。适用于水稻、麦类、花生、果树、烟草、油菜、大豆、花卉、草坪等作(植)物。尤其对水稻高秧有延缓顶端生长、增根保蘖、培育壮秧、提高秧苗素质、提早成熟、抑制杂草、增加产量等作用。用于秧田能提高秧苗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增进根系呼吸,抑制秧苗徒长。
多效唑在土壤中残留时间较长,施药田块收获后,必须经过耕翻,以防对后作有抑制作用。一般情况下,使用多效唑不易产生药害,若用量过高,秧苗抑制过度时,可增施氮或赤霉素解救。不同品种的水稻因其内源赤霉素,吲哚乙酸水平不同,生长势也不相同,生长势较强的品种需多用药,生势较弱的品种则少用。另外,温度高时多施药,反之少施。
比久 其他名称:B9,B995,丁酰肼,SADH,阿拉(Alar)等
比久化学名称是二甲胺琥珀酰胺酸,或N,N 二甲基琥珀酰肼酸。易溶于水,能溶于丙酮、乙醇、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常见的剂型有85%、90%水可溶性粉剂,5%液剂。1962年开发成功后,世界各国都把它用于苹果、葡萄、桃、李等果树生产。比久是植物生长延缓剂,能抑制植物徒长,使植株矮化粗壮,防止落花,促进结实。用于调整树干高度和观赏植物的外形。药剂进入植物体内后,抑制内源赤霉素的生物合成,也可以抑制内源生长素的合成。其主要作用是抑制新枝徒长,缩短节间长度,增加叶片厚度及叶绿素含量,诱导不定根形成,刺激根系生长,提高抗寒能力,促进坐果。以前通常用于果树、马铃薯、甘薯、花生、番茄、草莓、菊花、人参等作用,代替人工整枝,同时有利于花芽分化。增加开花数和坐果率。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自1987年以来的一些试验结果表明,比久对人类有毒,能引起癌,经过多位学者从多方面进行对比研究、讨论、争议之后,确定其是国际上公认的致癌物质,决定自1990年起禁止在果树、花生等上施用。而我国由于管理不严,农民相关知识素质不高,仍然在各类农作物上应用。我国近几年出口的花生、水果类产品因多次被检出含有比久成分,而蒙受了巨大损失。因此,在此笔者特别提示,比久相关产品仅用于花卉、草坪、林木等与食物无关的种植物。
烯效唑 其他名称:特效唑、S-3307D、nbspSumgaic、Prunit、S-327、XE-1019、XE-1019等
烯效唑的化学名称是(E)-(RS)-1-(4-氯苯基)-4,4-二甲基-2-(1H-1,2,4-三唑-1-基)戊-1-烯-3-醇,纯品为无色固体,常见的剂型有5%,10%乳油,5%可湿性粉剂,0.08%颗粒剂。烯效唑是属广谱性、高效植物生长抑制剂,能够促进植物的矮化体壮,并且有一定的杀菌和除草作用,是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生物活性是多效唑的2~6倍。但其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仅为多效唑的1/10,因此对后茬作物影响小,可通过种子、根、芽、叶吸收,并在器官间相互运转,但叶吸收向外运转较少,向顶性明显。主要通过叶、茎组织和根部吸收,抑制赤霉素的生物合成。用于土壤或叶面处理,对各类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均有很强的抑制活性。用于稻田,抗倒伏,控长促蘖,促根增叶,壮苗抗逆增重,达到优质高产。用于盆栽植物如菊花、一品红、杜鹃等观赏植物控制株形,促进花芽分化和多开花等。用于果树,可控制果树枝条徒长。也可用于麦、大豆、油菜、花生等作物。具有控制营养生长,抑制细胞伸长、缩短节间、矮化植株,促进侧芽生长和花芽形成,增进抗逆性的作用。促进茎、叶、根、果的生长,打破顶端优势,防止衰老。
施用时应注意,作物播种量要适宜,过密过稀都会影响其控长促蘖效果;肥水管理要跟上,必须保证足够的养分,才能培育矮壮苗。严格掌握使用量和使用时期。作种子处理时,要平整好土地,浅播浅覆土,墒情好。种子质量差时,不宜使用烯效唑浸种。烯效唑浸种后应进行催芽,待齐芽后播种,以利出苗。
4、保鲜剂
植物保鲜剂的作用主要是抑制果蔬呼吸、代谢,降低酶的活性,控制潜伏性的病害的扩展和致腐细菌的生长、繁殖及有毒物质的积累,保持果蔬的品质新鲜。它主要从生理和病理方面保持果蔬、花卉的新鲜度,延长贮藏时间。根据用法和药剂的性质可分为六大类:分别是洗果剂、浸果剂、熏蒸剂、涂覆剂、中草药煎剂、吸附剂。按其作用可分为八大类:乙烯脱除剂、防腐保鲜剂、涂被保鲜剂、气体发生剂、气体调节剂、生理活性调节剂、湿度调节剂等。
以下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保鲜剂:
噻菌灵 其他名称:又名特克多、涕必灵、硫苯唑、噻苯咪唑等
噻菌灵(thiabendazole)化学名称: 2-(噻唑-4-基)苯并咪唑。菌灵原药为灰白色或白色无味粉末,在高温和低温水中及酸碱液中稳定,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对人的皮肤有刺激性,人畜低毒,对鱼类、蜜蜂比较安全。正常使用对作物无害。主要剂型是42%、45%悬浮剂,60%、90%可湿性粉剂。
噻菌灵系高效、广谱、内吸性钉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抑制病菌的呼吸作用和细胞增殖。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对卵菌纲和接合菌无效。主要用于收获后的水果、蔬菜处理。使用方法: 防治柑橘贮藏期腐烂,在柑橘采收后剔除病、伤、劣果,然后用45%悬浮剂450~900倍稀释液浸3~5分钟,待晾干后轻放装筐,室温下保存,对青霉、绿霉、蒂腐有较好的防效。防治香蕉贮运期腐烂,将香蕉浸于45%悬浮剂450~600倍稀释液中1~3分钟,捞出晾干后再装箱。防治草莓白粉病、灰霉病,收获前,每亩用45%悬浮剂67~130克,加水50千克喷雾。防治蔬菜菌核病、灰霉病、斑枯病,收获前每亩用45%悬浮剂40~100克,加水50~75千克喷雾。防治苹果、梨、葡萄等的青霉病、灰霉病、炭疽病、黑星病、白粉病,收获前用45%悬浮剂450~700倍稀释液喷雾。防治芒果炭疽病,在芒果收获后用45%噻菌灵180~450倍稀释液浸果。防治马铃薯贮存期坏腐病、干腐病、皮斑病和银皮病,每吨用45%悬浮剂90毫升,加水30千克喷雾。防治甜菜、花生叶斑病,每亩用5%悬浮剂30~60毫升,兑水喷雾。另外,其烟剂可有效防治保护地蔬菜多种真菌病害,于发病初期,亩施烟剂300~400克,均匀放置地面,火柴点燃关闭棚室一夜,次日上午开门窗通气。
注意事项:(1) 浸果后的多余药液,应妥善处理,不能污染池塘和水源。(2) 不能用于收获后的烟草。不能与含铜药剂混用。
扑海因 其他名称:异菌脲、异菌脒、咪唑霉、异丙定、桑迪恩等
扑海因的化学名称:3-(3,5-二氯苯基)-1-异丙基氨基甲酰基乙内酰脲。原药为白色的结晶,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苯等有机溶剂,遇碱易分解。常见的剂型为:50%可湿性粉剂,25%悬浮剂。其是一种常见的异菌脲系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对葡萄孢属、链孢霉属、核盘菌属、小菌核属等有较好效果。对链格孢属、蠕孢霉属、丝核菌属、镰刀菌属、伏草属等也有一定防治效果。在作为保鲜剂的使用方法为:防治柑橘贮藏期病害,柑橘采收后,选取无病、无机械损伤果,用50%可湿性粉剂或25%悬浮剂1000毫克/升药液浸果1分钟,捞出晾干,室温保存,可控制柑橘青、绿霉菌危害。放入冷藏库可延长保存时间。另外,扑海因还经常用于防治各类蔬菜、瓜果的细菌性病害,其是一种广谱触杀型杀菌剂。可防治对多菌灵、噻菌灵等有抗性的致病菌。
注意事项:(1) 不宜长期、连续多次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2) 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以免分解失效。
抑霉唑 其他名称:戴唑霉、万利得、烯菌灵等
抑霉唑(imazalil)的化学名称:1-2-(2,4-二氯苯基)-2-(2-烯丙氯基)乙基-1H-咪唑。原药(有效成分含量为98.5%)为黄色至棕色结晶固体。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在常温及避光下稳定。对金属、塑料无腐蚀性。常见的剂型有22.2%、47.2%乳油。抑霉唑系内吸性广谱杀菌剂。其作用是干扰病原菌细胞膜的渗透性、酯类合成及代谢等,对长孺孢属、镰孢属和壳针孢属等真菌性病害有特效。对苯并咪唑类产生抗药性的青、绿霉菌高效。主要用于柑橘、香蕉等水果防腐保鲜。还可用于禾谷类、瓜类、蔬菜等作物作种子处理剂、茎叶防治剂,及采收后防腐剂。使用方法:防治柑橘、香蕉等水果腐烂(青霉、绿霉、蒂腐),进行保鲜,应根据果实采摘质量和储藏期长短不同,一般配制浓度不低于200毫克/升,即用47.2%乳油5毫升,加水12.5千克,再加浓度为100~200毫克/升2,4-D,浸1~2分钟,然后捞起晾干包装储存。防治蔬菜和观赏作物腐烂病及保鲜,用47.2%乳油10~60毫升加水100千克均匀喷雾。防治禾谷类黑穗病,用47.2%乳油8~10毫升,拌禾谷类种子100千克。
注意事项:(1)药液处理后的柑桔,入库后数天内要注意通风并妥善处理好浸果防腐剩余药液,以防污染环境。(2) 使用时注意安全,防止药液接触皮肤和眼睛,如药液接触皮肤和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清洁水冲洗,并送医院治疗,如误服中毒应对症治疗,无特效解毒剂。(3) 本剂和多菌灵、噻菌灵、萎锈灵、甲基硫菌灵等农药混用,可提高贮藏期病害防治效。
多菌灵 其他名称:苯并咪唑44号、棉萎灵、棉萎丹、保卫田等。
多菌灵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最为常见的杀菌剂,其也常用于果蔬的保鲜。多菌灵的化学名称是:N-(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其纯品为白色的无味固体,可溶于水,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对酸碱不稳定,可溶于稀酸中。其常见的制剂是50%、25%可湿性粉剂。多菌灵属苯并咪唑类,是一种内吸广谱性杀菌剂,对子囊菌和半知菌所致的多种病害有效,对卵菌和细菌所致的病害无效。其作用机理主要是干扰菌体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影响细胞分裂。防治苹果、梨黑星病、炭疽病、轮纹病、桃褐腐病、疮痂病、葡萄黑痘病、炭疽病、柑橘疮痂病、黄斑病等,用50%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作保鲜剂是,可在包装前如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浸果10分钟,取出晾干后再包装,会起到较好的防腐保鲜效果。
注意事项:(1)不宜与铜制剂药物混用。(2)该药剂与甲基托布津存在交互抗性,使用时要注意。(3)安全间隔期为15天。
甲基托布津 其他名称:甲基硫菌灵
甲基托布津的化学名称是:1,2-二(3-甲氧狱基-2-硫脲基)苯。原药为无色结晶,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对酸、碱稳定。常见的剂型是50%、70%可湿性粉剂,10%乳油,5O%胶悬剂,36%悬浮剂。该药为苯骈咪唑类广谱性杀菌剂,具有内吸、预防和治疗作用。常用于香蕉、柑橘、菠萝、哈密瓜、苹果甘薯等的防腐贮存。一般采用浓度为500~2000mg/kg多菌灵悬浮液浸蘸或涂布处理。有的时候要和200mg/kg2,4-D混合使用。另外,本剂对人、畜、蜜蜂、鱼类毒性低,对作物也较安全,还可用来防治果蔬上的菌核病、灰霉病、白粉病等多种真菌性病害。
注意事项: (1)不宜与铜制剂或碱性药物混用。(2)本品与多菌灵存在交互抗性,使用时要注意。(4)安全间隔期为15天。
5、抗旱剂
抗旱化学制剂是利用化学手段生产的用于抑制土壤水分蒸发,促进作物根系吸水或降低蒸腾强度的化学物质。目前用于研究和生产的抗旱化学制剂,主要包括化学覆盖剂、保水剂和抗蒸腾剂3种类型。对于化学节水,国外做了大量的研究,在日本、法国、印度等国引起广泛的重视,先后在农业上应用化学覆盖,增产效果很好。施用化学制剂可以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减少作物蒸腾损失。我国目前在实际生产中抗旱剂的施用较少,使用的范围也较小。对新型保水剂和抗蒸腾剂的开发也相对较少,除象黄腐酸(FA)抗旱剂少量的品种实现产业化之外,更多的还是存在于理论和试验阶段。
保水剂是由同分子构成的强吸水树脂,能在短时间内吸收其自身重量几百倍至上千倍的水分,将保水剂用作种子涂层、幼苗醮根,或沟施、穴施,或地面喷洒等方法直接施到土壤中,就如同给种子和作物根部修了一个小水库。使其吸收土壤和空气中的水分,又能将雨水保存在土壤中,当遇旱时它保存的水分能缓慢释放出来,供种子萌发和作物生长需要。
抗蒸腾剂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主要是黄腐酸制剂(FA),是从风化煤中提取出的物质,1979年河南相关研究人员开使用于实际生产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有的生产厂家商品名为“抗旱剂一号”叶面喷洒能有效地控制气孔的开张度,减少叶面蒸腾,有效地抗御季节性干旱和干热风的危害。喷洒一次可持效10-15天。除叶面喷洒外可用作拌种、浸种、灌根和蘸根等,提高种子发芽率,出苗整齐,促进根系发达,可缩短移栽作物的缓苗期,提高成活率。
6、杀雄剂
杀雄剂主要用于农业杂交育种生产,是用来去掉母本雄蕊的药剂。生产实践中多采用雄性不育进行杂交育种。但是,具有雄性不育的品种资源不多,限制了杂交育种的范围。此外,利用人工去雄的方法十分麻烦,并且可靠性又差。杀雄剂的诞生则为杂交育种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为育种工作者所重视。其作用的原理主要是,阻滞植物花粉发育;抑制植物穗的伸长和开颖;阻止花粉细胞的减数分裂或者是诱导自花不亲和,从而使花粉失去受精能力达到直交不结实(去雄)的目的。其自花授粉受到抑制,从而为异花授粉取得植物杂交种子提供了便利。
常用的杀雄剂类型有甲基砷酸盐、氨基磺酸类、卤代脂肪酸等。用于小麦杀雄的产品有津奥啉、杀雄嗪、杀雄啶、杀雄酮、杀雄-532等。用于水稻的杀雄剂产品有氨基磺酸、杀雄剂2号、杀雄啶、杀雄酮等。用于玉米的杀雄剂产品有杀雄啶、杀雄酮等。
7. 复配生长调节剂
按其作用分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1)生根剂:主要促进秧苗移栽之后的生根、缓苗,或者苗木的扦插等。其类型分别有生长素+土菌消、生长素+邻苯二酚、吲哚乙酸+萘乙酸、生长素+糖精、脱落酸+生长素、黄腐酸+吲哚丁酸等;
2)促进坐果剂:作用是提高单性结实率,提高水果单重,促进坐果、加快果实的膨大速度、增加果实的大小。其类型分别有赤霉素+细胞激动素、赤霉素+生长素+6-BA、赤霉素+萘氧乙酸+二苯脲、赤霉素+卡那霉素、赤霉素+芸苔素内酯、赤霉素+萘氧乙酸+微肥元素等;
3)抑制性坐果剂、谷物增产剂:作用是控制旺长、提高坐果率。其类型分别有矮壮素+氯化胆碱、矮壮素+乙稀利、乙稀利+脱落酸、矮壮素+乙稀利+硫酸铜、矮壮素+嘧啶醇、矮壮素+赤霉素、脱落酸+赤霉素等。
4)打破休眠促长剂:作用是打破休眠促进发芽。其类型有赤霉素+硫脲、硝酸钾+硫脲、苄氨基嘌呤+萘乙酸+烟酸、赤霉素+KCl、赤霉素+Fospinol等。
5)干燥脱叶剂:主要用于芝麻、棉花等,在机械采收前干燥、脱叶,其作用不仅是干燥脱叶的效果,还要有增加产量的效果。其类型有乙稀利+百草苦、噻唑隆+甲胺磷、噻唑隆+碳酸钾、乙稀利+过硫酸胺、噻唑隆+敌草隆、乙稀利+草多索+放线菌酮等。
6)催熟着色改善品质剂:有加快果实成熟、使色泽鲜艳、增加果实的甜度等作用。其类型有乙稀利+促烯佳、乙稀利+环糊精复合物、乙稀利+2,4,5-涕丙酸、敌草隆+柠檬酸、苄氨基嘌呤+春雷霉素等。
7)蔬果、摘果剂:在苹果、柑橘快成熟前应用,促使柑橘果梗基部的离层形成,从而导致果实与枝条的分离。其类型有:萘乙酰胺+乙稀利、二硝基邻甲酚+萘乙酰胺+乙稀利、萘乙酰胺+西维因、二硝基邻甲酚+萘乙酰胺+西维因、萘乙酸+西维因等。
8)促进花芽发育、开花及性比率:使果实作物由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促进开花。其类型有萘乙酸+苄氨基嘌呤、苄氨基嘌呤+赤霉素、赤霉素+硫带硫酸银、乙稀利+重铬酸钾等。
9)抑芽剂:在烟草上抑制腋芽的萌发,在贮藏期抑制马铃薯的发芽等的作用。其类型有清鲜素+抑芽敏、氯苯胺灵+苯胺灵、蔗糖脂肪酸酯+清鲜素等。
10)促长增产剂:提高植株对N、P、K的吸收,增加产量的作用。其类型有吲哚乙酸+萘乙酸、吲哚乙酸+萘乙酸+2,4-D+赤霉素、助壮素+细胞激动素+类生长素、双氧水+木醋酸等。
11)抗逆剂(抗旱、抗低温、抗病等):增加营养元素的吸收、促进幼苗的生长、增加干物质总量、提高抗寒性、抗旱性、抗病、抗虫能力。其类型有抗激动素+脱落酸、细胞激动素+生长素+赤霉素、乙稀利+赤霉素、水杨酸+基因活性剂等。
订阅Email: | * | |
姓名: | ||
手机号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