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最近,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和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FPRI)发布两个独立的报道,证实了植物生物技术对全球农民的积极影响,并指出植物生物技术在帮助农民适应和缓解2050年气候变化方面具潜在意义。
“27个国家的农民正享受到农作物产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个人和全社会经济的进步、通过植物生物技术实现可持续农业所获得的环境效益。” CropLife 国际植物生物技术执行理事Denise Dewar说,“作物生长条件由于气候变化变得更加严酷极端,实践表明非洲、拉丁美洲和东南亚的农民将会继续受益于创新的生物技术,如种植抗旱、耐热以及使用高效利用氮肥的种子。”
最近在北京发布的ISAAA年度全球生物技术作物种植面积报告显示,超过1800万农民在1.75亿公顷的土地上种植生物技术作物。ISAAA报告说,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尤其可以从生物技术中受益,因为他们面临最极端的粮食安全和生产效率的挑战。种植生物技术作物的农民中,90%以上(约1650万)为规模较小、资源匮乏的农民。在27个种植生物技术作物国家中,19个是发展中国家。
近日,IFPRI发表了一项研究,该研究第一次考查了11种农业技术在2050年气候变化条件下对农作物产量、食品价格和自然资源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民需要在耕作中综合利用多种技术才能产生最大的收益并以最低的价格卖给消费者。
IFPRI得出的结论是,当生物技术完全被农民所采纳之时:
•可以通过植物生物技术实现免耕农业,有可能使玉米产量提高67%
•耐热小麦品种产量可以增加23%
•氮肥利用效率性状可以帮助水稻作物增产22%
“近20年来,植物科学行业一直致力于发展有利于农民、消费者和环境创新产品,并使之商业化。”Dewar说,“农民面临着在气候变化和作物生长条件不断恶化的严峻形势下,还要养活全世界人口的巨大挑战。在炎热和干旱的条件下,新的生物技术会维护和提高作物生产力,以及帮助作物更有效地利用氮元素,这对实现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AgroPages世界农化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版权!
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