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7月以来,受连续强降水影响,二代黏虫在山西、河北多地爆发,其中山西作物受灾面积达570多万亩,为2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目前,各地已打响防控黏虫的攻坚战。
在山西省清徐县孟封镇孟封村的农民说,高粱上粘虫肆虐的情况在早半个月以前就开始了,最严重的时候一株高粱上面有七八条虫子。
黏虫只在幼虫阶段对农业产生危害。它属鳞翅目夜蛾科昆虫,喜欢在温暖湿润的麦田、水稻、草丛中产卵。黏虫的特点是小的时候很小,不容易被人发现,但是这种害虫的成长极快。从黏虫卵孵化成幼虫,需要8到10天。黏虫幼虫以玉米、谷子、高粱叶片为食。大面积暴发时,可将作物叶片全部吃光,严重损害作物生长。黏虫变成黏虫蛾时,才不再吃植物叶子,而改食花蜜,不再对农业产生危害。
6月份以来,山西暴发了二代黏虫危害,此次黏虫危害,从南至北,波及多地,忻州、朔州、大同、长治、吕梁等地尤为严重。山西省植保总站监测数据显示,全省黏虫发生面积达570多万亩,是2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
实际上,华北不少地区近期都遭遇了黏虫危害。7月初以来,二代黏虫在河北全省11个市均有发生,发生面积800余万亩,其中承德、秦皇岛发生较重。
由于黏虫喜欢潮湿,近期山西、河北等地的持续强降雨天气为其成灾提供了便利。专家预测,8月上、中旬,山西、河北等地还将迎来三代黏虫的危害。
目前,华北地区春玉米、高粱正处于喇叭口期,谷子处于拔节期,都是成长关键期,而黏虫繁殖速度快,抗药性增强。山西、河北等地已经下发了紧急通知,发动群众群防群治,在连片重发区,推进统防统治工作。
AgroPages世界农化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版权!
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