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站 
搜索
首页 / 文章详情

烟嘧磺隆、莠去津等长残效除草剂"隐形"药害环境与后茬作物

来自话题:#科技研究
2025-03-12
qrcode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应用风险控制创新团队在环境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F 12.2)在线发表了题为″Insights on persistent herbicides in cropland soils in northern China: Occurrence, ecological risks, and phytotoxicity to subsequent crop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旨在通过从区域尺度监测土壤除草剂残留,首次揭示了中国北方农田耕地土壤中高风险除草剂残留特征以及对生态环境和后茬作物的潜在风险。


除草剂作为现代农业重要的投入品,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除草剂的不科学使用,尤其是长残效除草剂残留引发的"隐形药害"正成为威胁耕地安全重要隐患。以往的研究侧重于单一除草剂的消解代谢规律,但多种除草剂残留对生态和农业的潜在风险仍缺乏研究。


QQ20250312-105550.png


本研究系统监测并评估了中国北方耕地土壤中5种长残效除草剂的残留特征、生态风险以及对后茬作物的潜在药害。结果发现中国北方耕地土壤中除草剂残留普遍存在,90.9%的土壤样本中至少检测到一种除草剂,其中莠去津(54.6%)及其代谢物脱乙基莠去津(41.1%)、氟磺胺草醚(47.3%)和烟嘧磺隆(54.3%)检出率高于异噁草松(5.5%)和咪唑乙烟酸(0.8%),最高浓度分别为182 μg/kg dw、216 μg/kg dw、1405 μg/kg dw、2210 μg/kg dw 、52 μg/kg dw、和15 μg/kg dw。风险商数(RQ)值表明,烟嘧磺隆(26.95)和莠去津(2.54)引发的生态风险不可接受,异噁草松(0.004)、氟磺胺草醚(0.001)和咪唑乙烟酸(0.00006)的生态风险较低(RQ < 0.01)。莠去津(28.6%土壤样本)、烟嘧磺隆(26.4%土壤样本)和氟磺胺草醚(14%土壤样本)对烟草存在后茬药害风险。


该研究为作物轮作和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全球集约化农业区建立基于生态承载力的除草剂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4389425007083


收藏 打印
邮件分享

0/1200

0/1200

相关文章推荐换一换

    热搜产品

    产品名称:
    公司名称:
    产品简介:
    链接地址:
    订阅 评论

    订阅 

    订阅Email: *
    姓名:
    手机号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