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近日,Evogene子公司AgPlenus宣布,成功发现一种针对小麦叶枯病(Septoria tritici blotch, STB)的病原菌——Zymoseptoria tritici的新型作用机制。通过大规模化合物库的虚拟筛选和实验测试,该公司已鉴定出一系列具有杀菌活性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能够有效抑制真菌生长。
Zymoseptoria tritici是导致小麦叶枯病的主要病原体,该病害是全球小麦生产中最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仅在欧洲就有超过70%的小麦杀菌剂用于防治该病原体,市场规模超过12亿欧元。随着真菌对现有杀菌剂的抗性不断增加,开发新型作用机制的需求日益迫切。
AgPlenus利用其先进的TargetSelector™工具启动了Zymoseptoria项目,识别出对真菌生存至关重要的靶蛋白。随后,通过PointHit™工具发现了能够抑制这些靶蛋白的化学分子。这些分子经过实验室和温室试验的严格测试,结果显示其在控制Zymoseptoria tritici方面具有功效。
基于这些初步成果,该项目现已进入下一阶段,将利用ActiveSearch™工具进一步优化这些化合物的性能,并探索潜在的合作与开发机会,有望推出一种新型高效的杀菌剂。
此次发现的新型作用机制蛋白靶标及其对应的杀菌有效化合物,进一步巩固了AgPlenus在开发新型作物保护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与其提供创新、可持续作物保护解决方案的使命相契合。
AgroPages世界农化网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版权!
异丁乙氧喹啉(tebufloquin)是明治制果株式会社于2003年研发的新型喹啉类杀菌剂,研发之初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病害,尤其对稻瘟病具有很好的防效,后来日本也登记大豆紫斑病...
害虫对农业生产构成了全球性挑战,是导致作物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害虫抗药性问题的日益严峻,传统杀虫剂在控制害虫方面的效果逐渐减弱,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型、高效的...
2025年2月28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大-清华生命联合中心雷晓光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周俭民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氟吡菌唑具有化学结构新颖、作用机理独特,亲脂性好,杀菌谱广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内吸传导活性,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活性。研究表明氟吡菌唑针对禾生球腔菌(小麦壳针孢)、...
订阅Email: | * | |
姓名: | ||
手机号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