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昆虫授粉主要来自野生和人工饲养的蜜蜂,全球约 75% 的农作物和88% 的开花植物都受益于昆虫授粉。此外,全球大部分农作物的授粉都来自于野生授粉昆虫,而且农作物产量的提高也得益于野生授粉昆虫。这表明野生授粉昆虫的减少将对生态系统授粉功能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并造成经济损失和生态危害。当今,土地利用变化和栖息地丧失、疾病和病原体、饮食压力以及杀虫剂的使用正在导致野生蜜蜂减少。事实上,实验性或小规模的观察研究发现大多数杀虫剂(如新烟碱类和拟除虫菊酯类)的使用与蜜蜂数量下降有关,但这些研究大多是针对少数物种,难以代表其他许多野生蜜蜂无法反映大尺度的模式。缺乏不同杀虫剂历史应用数据(包括空间和时间)也阻碍了我们评估其对群落的全面影响。
近日,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Laura Melissa Guzman等在Nature Sustainability杂志上发表了题为″Impact of pesticide use on wild bee distributions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的研究论文。
本研究中,作者利用来自美国本土的博物馆记录、生态调查和群落数据(包括来自六科1081个蜜蜂物种(占美国有记录物种的33%)的178589次观测记录),并结合相关土地利用数据预测了1995年至2015年期间的物种占有率情况。结果发现,虽然造成蜜蜂数量减少的原因有很多,但农药的负面影响非常普遍;新烟碱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使用量的增加是数百种野生蜜蜂栖息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在一些物种中,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一个物种出现在一个地点的概率下降了43.3%。这些结果表明,减少农药使用的机制(如害虫综合治理)有可能保护生态系统的授粉功能。
图1 美国本土各县的杀虫剂施用量、利用动物传粉的农业比例、蜜蜂巢穴数量以及预测的野生蜜蜂的丰富度。
图2 影响野生蜜蜂占有率的因素。
图3 随着新烟碱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使用量的增加,各科蜜蜂的平均预期占有率也随之下降。
图4 随着新烟碱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使用量的增加,绝大部分属蜜蜂的平均预期占有率也随之下降。
订阅Email: | * | |
姓名: | ||
手机号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