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精细化工是石化和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具活力的领域。为贯彻国家有关规划重点任务,推动石化和化学工业转型升级,加强石化和化学工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保障,近日,工信部等多部委联合发布《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引导精细化工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作出部署,通过构建创新发展驱动引擎、加强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优化精细化工发展环境等积极举措,推动精细化工产业持续升级。
一、构建创新引擎是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的根本保证
精细化工产品包括农药、医药、染料、表面活性剂,以及专用化学品如电子化学品、胶黏剂、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香精香料、催化剂等,往往处于石化产业链的中下游位置,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精细化工不仅与传统工业部门和民生行业紧密相关,而且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和海洋装备等存在广泛支撑,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重点领域,几乎全都需要精细化工产品。没有精细化工产品这一物质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面临巨大挑战。而又因为精细化工起到的是基础支撑作用,其产业的发展往往需要领先下游产业一步,这给精细化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故创新一直是精细化工发展的原动力。
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去全球化和地缘冲突升级的背景下,精细化工产业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其产业链的稳固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国内精细化工产业一方面表现出了强劲的韧性和发展动力,另一方面其市场现状又显示出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大量精细化工产品依赖进口的同时,一部分产品呈现无序竞争局面。例如,我国生产了全球50%以上的农药原药,但在全球超过600种的农药原药品种中,我国原研的品种只有几十种;国内医药原料药企业超过1000家,原创化学药数量和效益与国外企业整体相差甚远;我国是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国,目前电子化学品1/3依赖进口,其中高端产品80%-90%依赖进口,这些现状暴露了精细化工原创研发能力方面的短板。
为增强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实施方案》提出通过推进传统产业延链、加快高端产品攻关、促进优势产品提质等三项措施,对精细化工产业提升高端产品有效供给的途径作出了具体的部署。同时,通过推动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智能和绿色制造系统,并强化标杆企业的引领作用,促进精细化工产业通过绿色、智能、集群发展等方式提升本质安全和环保水平。从完善的创新体系角度出发,通过布局建设创新平台,加强产学研用的外部协同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内部协同,构建二维创新矩阵,深度融合各环节的研发力量。提出了给中试项目落地创造更便利的条件,以加快研发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二、加强引领作用是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的现实路径
从整体水平观察,我国精细化工企业相比国外同行,资金实力弱,发展底蕴薄,综合竞争力有较大差距,在高端产品上缺乏竞争力,难以体现多元化、系列化、规模化的优势。例如,美国陶氏、杜邦、伊士曼、空气产品、塞拉尼斯、亨斯迈、埃克森美孚等大型企业不仅保持了自身特色大宗化学品上的优势,而且还在精细化工的细分领域如农药、医药及专用化学品上各自占据有利地位。欧洲巴斯夫、拜耳、索维尔、帝斯曼、默克、朗盛、汉高、林德、瓦克等,在大宗化学品和精细化学品方面同样优势突出,相比美国同类化工企业还更为倚重精细化工业务。日本头部化工企业除了发展大宗化学品外,普遍在高性能树脂、特种纤维、功能聚合物、电子化学品及信息材料等领域布局,同时一大批中小企业在新材料和专用化学品如陶瓷材料、碳纤维、工程塑料、非晶合金、OLED材料等关键领域占据了全球优势地位。这些国外典型的精细化工企业以较强的竞争实力,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展示了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的一条有效路径。
精细化工的业务特点要求企业反应快速、经营灵活,这是中小企业的优势,但企业规模小又带来创新能力弱、综合实力差的问题。而单从技术视角看,中等程度竞争即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有利于技术创新。国内过于扁平化的行业结构、缺乏上层梯级的企业对行业发展的引领,已经到了影响精细化工长远发展的程度。我国精细化工大多数子领域都需要一个或数个足够规模的大型企业作为尖兵,来引领行业发展和抢占全球技术制高点。
为此,《实施方案》提出实施强企育才行动,通过培育壮大精细化工龙头企业,强化龙头企业在行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中坚压舱作用,也强调中小型企业以专业特色发挥其策应作用,以点带面、以面打点,形成产业格局上的优势,增强精细化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强的企业必须有强的人才,《实施方案》还提出加快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夯实产业发展的人才基础。
三、优化发展环境是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的紧迫需求
精细化工主要原料和产品80%以上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流程复杂、涉及风险操作、具有较高安全环保风险,这是精细化工技术的固有特征,短期内无法改变,部分地区精细化工企业的发展实际上也因此受到较多限制。精细化工企业在向中西部转移后,时常又因为当地原料配套、人才供给、下游需求的短板,难以发挥出应有的灵活性和积极性。典型下游行业如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配件、纺织、日化等在沿海地区较为集中,所需精细化工产品因为远离海港也增加了物流成本和风险。外部发展环境的这些变化给精细化工行业带来了不利影响。此外,未来低碳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精细化工企业还将面临更高的成本压力。
为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实施方案》要求以化工园区的规范高质量发展推动提高化工产业的本质安全和清洁水平,同时促进区域合作和协调发展,形成东中西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化工发展空间格局;通过实施精准化服务保障措施助力企业发展;发挥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畅通信息渠道、强化行业自律;完善企业管理体系,加强宣传和沟通,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并有效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等。通过《实施方案》相关措施,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和产业布局,可有效推动精细化工产业的快速、均衡、绿色、安全发展。
四、精细化工行业应认真贯彻落实《实施方案》要求,共同推动产业持续升级
世界上各化工强国在大化工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都存在极大动力发展精细化工。通过精细化工的有效创新和持续投资,在更大程度上提升产品附加值,优化化工产业整体结构,最终提高化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化工产业尤其是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程度,从一个角度代表了综合国力的发展水平。
《实施方案》围绕创新能力、引领作用、发展环境等三方面的主要目标,通过提出提升创新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育企业集群维持可持续发展、构筑先进体系确保产业链安全,各要素相互交叉,编织成严密的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方略。
精细化工行业应遵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切实将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在重要领域加强对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形成精细化工企业方阵,构筑安全稳固产业链、锤炼全球领先竞争力;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应充分发挥政策宣贯、信息沟通、舆论引导、组织牵头等功能,加强行业自律和优化舆论环境;全产业链以建设创新平台、推动智能制造、融通企业业务、激发发展潜能来共同对抗外部风险、参与全球竞争,形成体系化的创新发展模式,使精细化工在新质生产力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相关下游各大行业的持续进步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作者: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全国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行业协作组 申桂英 罗亚敏
《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全文
订阅Email: | * | |
姓名: | ||
手机号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