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粮食作物害虫监测与控制创新团队在《Pest Management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Transboundary migration of Loxostege sticticalis (Lepidoptera: Crambidae) among China, Russia and Mongolia″的研究论文,针对草地螟在中国、俄罗斯和蒙古的跨境迁飞规律开展相关研究。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 是一种危害多种作物的世界性害虫,具有季节性迁飞习性,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周期性暴发成灾,被列入我国″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在中国,有大量关于草地螟的远距离迁飞的记录,但中国、俄罗斯和蒙古之间的跨境迁飞模式还是未知的。
本研究基于30年的草地螟种群发生历史数据,对中国、俄罗斯和蒙古的草地螟周期性暴发进行了相位分析,对迁飞过程中的风向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轨迹分析,模拟了2008年草地螟大暴发时的迁飞路线。研究结果显示,1978-2008年,中国与蒙古、中国与东西伯利亚、中国与西西伯利亚、蒙古与东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与西西伯利亚之间草地螟暴发年份高度同步,表明这些地区之间可能存在跨境迁飞。中国海拉尔、俄罗斯赤塔和蒙古乔巴山地区300-600米高空西北风的概率更大,有利于草地螟成虫从这些地区迁飞到中国北部和东北部。反向轨迹分析进一步表明,造成2008年草地螟二代幼虫严重暴发的一代成虫来自于西伯利亚东部、蒙古东部以及中俄、中蒙边境等地区。
图1 世界范围内草地螟分布图
研究结果明确了造成中国北方地区草地螟暴发的虫源与西伯利亚和蒙古地区的虫源密切相关。该结果将有助于指导制定针对这一重大有害生物的国际监测和治理策略。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ps.8183
订阅Email: | * | |
姓名: | ||
手机号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