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站 
搜索
看资讯 查产品 查展会
首页 / 文章详情

跨国巨头拼命做″减法″、卖″包袱″,精细化工要变天?

来自分类:行业观点
2024-07-10
qrcode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日本精细化工正在拼命做″减法″,卖公司″甩包袱″,德国赢创也加入阵营,精细化工这是要变天?


一周连卖两家公司,日本化工持续求变


短短的一周时间里,日本化工巨头三井化学先后宣布出售两家子公司。7月1日,三井化学宣布已决定将主营聚氨酯树脂材料及其衍生物的子公司Katsuzai Chemical的股份转让给田中蓝控股株式会社,后者是三井化学早期经销商,转让协议已于6月28日签署。此前的6月26日,三井化学宣布,将全资子公司三井化学工业产品有限公司转让给前田工纤株式会社,转让价格约为55亿日元(约2.5亿元),定于2025年4月1日进行移交。被转让公司主要提供合成树脂产品,在日本土木工程、建筑和管道材料市场占有很大份额。


对于两家公司的转让原因,三井化学均表示,要将自身打造成一家全球性特种化学品公司,正是基于这一目标,加快业务重组和高性能产品转型升级,以提高竞争力。


行业观察则认为,日本化学产业正立于巨大转折点之上,中国等新兴力量加入行业和扩大产能、碳中和潮流、AI等尖端技术普及、医疗需求多样化等各种因素一起扑面而来,使得日本化工以往的业务模式已接近极限,日本化工行业正努力实施结构改革,降低易受外部因素左右的通用化学品的占比,提升不易受影响的高功能化学品比例,除了上游大石化重组,下游衍生品方面,也不断有因为国际竞争力低下而叫停设备的动作。因产业结构调整而关闭的日本化工产能情况及部分并购事件详情,如下表所示:


QQ截图20240710093415.png


日本化工加速″弃大保特″的原因,除了来自国内市场的需求饱和与多年不振,也有来自中国化工在通用化学品领域的扩产竞争与持续补位。


嘉肯行业研究的最新研报显示,2014年,日本化学TOP30企业在本国市场的销售收入为15.83万亿日元,2023年为15.72万亿日元,十年岁月,营收不仅没有增长,还出现了小幅萎缩。


与之相反,日本化学TOP30企业海外市场销售收入比重从2014年的47.1%,提升至2023年的59.6%,这些日本企业开拓的海外市场不是预想中的北美市场,而是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2023年日本TOP30化学企业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收入见下表:


QQ截图20240710093459.png

图源:嘉肯咨询


在过去十年,中国市场成为日本化工立足发展的″重要市场″,如今日本化工虽然在通用化学品领域难以和国内化工竞争,但它们正在不断巩固自身在精细化工尤其是特种化工领域的发展优势。

赢创加入,甩掉产能世界第三的业务


在″弃大保特″的转型浪潮中,日本化工各主要大企业都开始在电子领域、生命科学领域、以环境能源为主线的特殊化学品领域挑战构筑新的业务增长模式,比如在制作芯片的19主要材料中,日本有14种材料的占有率是全球第一,如半导体硅片(信越、胜高)、光刻胶(东京应化、信越、JSR)、CMP(Fujimi)、环氧塑封料(住友电木)等重要材料,日本在这些领域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在生命科学领域,富士胶片大力发展的业务之一是CDMO,并凭借抗体药物等生物医药CDMO业务在欧美增加布局点,不断扩大业务。


鉴于传统业务的不稳定、赚钱少还没有那么环保的特点,德国赢创也在持续缩减传统业务,加速往特种化工转型。今年一季度,赢创官网宣布,已经签署相关协议,将高吸水性树脂(SAP)业务出售给了ICIG(国际化工投资集团)。出售价格为数亿欧元,该转让最终计划于2024年中完成。


作为全球第三大的SAP制造商,赢创SAP产量仅次于日本触媒和巴斯夫,但这项业务曾被认为是″不稳定的″,且面临着来自下游厂商的挑战,2023年该业务销售额8.92亿欧元,EBITDA约为5000万欧元。


相比于SAP业务资本密集型和低回报率的特点,赢创更青睐于利润更丰厚的特种化学品业务,宣布将退出高吸水性树脂、功能性解决方案和功能材料中间体3项全部功能材料业务,专注于特种添加剂、营养和护理化学品以及智能材料等特种化学品生产。


此次SAP业务的出售,赢创完成了战略转型的第二步,第一步在2023年4月,赢创将德国科隆Lülsdorf大型生产基地出售给了ICIG。最后一步则是占比最大的C4化学品业务,据悉目前正在委托顾问审查出售的潜在对象阶段。


三大业务剥离的收益以及未来几年的经营现金流将用于企业的绿色转型。赢创的目标是到2030年投资超过30亿欧元用于开发具有显著可持续优势的″下一代解决方案″,例如,用于药物活性成分控制释放的药物输送技术、用于沼气和氢气的气体分离膜,以及用于化妆品的天然活性成分,并将下一代解决方案产品的销售份额,从目前的37%提高到2030年的50%以上。


巨头转型忙,国内化工也要变天?


跨国巨头们在通用化学品领域持续的产能退出,对于国内化工来说,短期内肯定有市场替代及提振行情的利好消息,但长期来看,更多给国内化工一个″提醒″——对手已经在布局下一代技术,企业或需加快开启转型步伐。


首先,我国化工大而不美——虽则产业规模大、具备全面的化工产业链和产品组合,规模效益突出、成本竞争优势明显,且随着一批大的化工项目投产,通用化学品销售占全球的比例有望进一步上升,但总体而言在精细化率占比上与欧美日尚有不小差距,随着通用化学品领域产能的扩张和竞争的白热化,未来势必要将发展和竞争转向″精细化工乃至特种化工领域″。


其次,国内总的化工需求走向成熟期,中国化工行业或需要逐步转型应对目前的新格局。过去十年(2013-2022年),全球化学品出货量指标,中国出货量增加了35.0%,总量达到2.25万亿美元,占世界总出货量的39%。作为前十大化工经济体依然保持增长的两个市场(中国和德国),中国是最理想的投资市场,不仅为日本化工提供了海外发展立足地,更在俄乌冲突后,开始承接欧洲化工的产能转移比如巴斯夫在国内的投资扩产,叠加更多跨国巨头在华投资的持续加码,国内化工市场未来将是竞争全面升级的市场,化工国产力量必须提前做好转型布局。


基于国内现状,结合德国、日本优秀化工企业的经验,中金大化工在最新的研报中指出,中国化工企业转型主要可聚焦四大方向:


第一、巩固现有主业的优势地位,在大宗化工品领域,逐步从市场份额领先策略转向盈利优先策略,为企业走出去和研发提供稳定现金流;


第二、逐步从资本支出驱动转向研发驱动,力争在部分新材料领域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日本材料企业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牢牢把住材料研发的高地,在诸多材料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全球市场的增长都自动转化为公司的收入增长。


第三、做好进口依存度较高的高端精细化工品和新材料的国产化替代,在技术含量较高的高端精细化工品和新材料领域,依然存在着广阔的国产化替代空间。


目前国产化率较低的高端精细化工品及新材料梳理(截至2023年末)

QQ截图20240710093651.png

图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第四、加强企业国际化管理能力建设,通过并购和海外建厂走出去,日本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嘉肯行业研究则认为,中国化工企业不要盲目出海,需要对全球化工供需格局有清晰认知,可选择的区域范围不多:需要能借助本土产业链;有顺畅的海运物流通道;在中国经济圈的辐射范围之内;只能选择去发展中国家;投资方向为产业链独立性更强、附加值相对较高的精细化学品。


QQ截图20240710161559.png

QQ截图20240710161617.png

QQ截图20240710161641.png

QQ截图20240710161702.png

QQ截图20240710161721.png

QQ截图20240710161750.png


Zhejiang Tide Crop Science Co.,Ltd.
收藏 打印
邮件分享

0/1200

0/1200

相关文章推荐换一换

    热搜产品

    产品名称:
    公司名称:
    产品简介:
    链接地址:
    订阅 评论

    订阅 

    订阅Email: *
    姓名:
    手机号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