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是高瞻远瞩的谋国之道。发展是硬道理,在产业化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开辟新赛道正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跃升的有效途径。一国如此,一个行业、一个企业亦是如此。
近日,部分上市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再结合其他相关企业消息可知,国内农化行业正春潮涌动。兴发集团、新安股份、福华化学等相关领域领军企业手笔频出,在继续深耕传统业务的同时,更依托各自在资源、技术和产业链方面的优势,不约而同在精细化工领域矢志突破,成为各个赛道上的生力军。
风雨相交,洪波巨浪接天起;旌旗所向,万马千军动地来。
农化巨头旗指新赛道
3月21日,兴发集团发布2022年年报。根据年报,兴发集团正布局锂电新材料业务,计划建设磷酸铁、磷酸铁锂项目。报告期内,湖北兴友30万吨/年磷酸铁一期及湖北友兴30万吨/年磷酸铁锂一期、湖北磷氟锂业10万吨/年磷酸二氢锂等项目建设取得进展;兴福电子4万吨/年电子级硫酸、1万吨/年电子级双氧水先后投运,湖北瑞佳5万吨/年光伏胶和湖北兴瑞3万吨/年液体胶、兴福电子3万吨/年电子级磷酸等电子化学品项目建设也正稳步推进。随着项目相继投产,其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布局逐步打开,新的利润增长点正在形成。
无独有偶,2022年10月10日,江山股份公告,其与贵州省瓮安县人民政府、瓮福集团签署合作意向书,共同投资建设以磷化工为基础的循环一体化产业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暂估220亿元,拟建在瓮安经济开发区精细化工园,占地面积约6000亩。业界认为,江山股份此举意在布局新能源新材料,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而作为国内草甘膦和有机硅单体生产巨头,新安股份今年1月3日发布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浙江启源收购金灿科技55%股权,交易价格约1.93亿元,加快新能源赛道战略布局,拓展负极材料的应用研发及产业化能力。实际上,新安股份2022年已明确战略发展方向:加快推进光伏原材料、电解液原材料、硅碳负极材料等产品的产业化,在光伏、动力电池、储能、新能源汽车等诸多领域面向全产业链打造具有新安特色的整体解决方案,打造新的增长极。
磷化工行业巨头贵州磷化集团也将目光投向新能源材料领域。2021年12月31日,贵州磷化与宁德时代、贵州金控、贵州黔晟组建贵州磷化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此作为新能源材料产业投资平台。项目方面,福泉4万吨/年磷酸铁项目去年5月20日成功试车并产出合格产品;去年10月8日,贵州磷化开磷公司位于开阳的40万吨/年湿法净化磷酸(PPA)项目试车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今年3月,贵州磷化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息烽3万吨/年磷酸铁装置高标准通过72小时性能考核,一次检验合格率96%以上。
草甘膦龙头企业福华通达化学股份公司也″笔落惊风雨″。根据相关新闻报道,福华化学正着力打造新材料一体化产业园。该产业园占地2000亩,计划投资220亿元,拟新建30万吨/年液态六氟磷酸锂及配套项目、20万吨/年电池电解液项目、利用草甘膦联产物磷酸氢二钠生产10万吨/年磷酸铁项目、磷矿伴生萤石矿资源综合利用生产2.5万吨/年聚偏氟乙烯(PVDF)项目,以及高端磷系阻燃剂项目、电子化学品项目等共计六大类21个子项目,力争打造成为全球一流的新能源、新材料研发及生产基地。上述项目涉及电池正极材料、电子化学品、高端磷系阻燃剂等多个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半导体芯片、航空航天材料等。
其他农化企业如芭田股份、利民股份、永太科技、史丹利、云天化、新洋丰等也纷纷发力,杀入精细化工的各个赛道。所涉细分领域各有侧重,所覆技术产品各有千秋,所赖竞争优势各有不同,但终究是″同道中人″,新赛道的竞争在所难免。仅以PPA为例,就有贵州磷化、川恒股份、云天化、湖北兴发、湖北三宁、湖北宜化、中化涪陵、川金诺、中阿化肥、新洋丰、龙蟒集团等多家农化企业计划投建项目。根据这些企业的规划,到2025年全国PPA产能有望达到648万吨/年,而2022年这个数字为245万吨/年。
山雨欲来风满楼。
时代潮流汇成大蓝海
如此布局恢弘、筹谋缜密的大手笔,自非企业一时心血来潮。分析前述农化企业发力新赛道的原因和逻辑,不外乎宏观微观两条。
宏观而言,即是时代的要求。新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企业发展必然转向高质量发展--产品向高端化转移、产业链条向高端化延伸、发展战略向高端化迈进。
这里出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农化行业要打造新增长极?
是行业没落了吗?非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农化产品″中国制造″已然闻名全球,农化行业的发展是中国精细化工在全球奋力争先、步步攀升的缩影。特别是近年来,全球农化行业进行了大规模并购重组。例如,央企并购国际农化巨头先正达,开辟了中国农化行业跨越式发展路径,推动中国农化行业更快进入全球农化第一梯队;加之受益于上下游一条龙配套的产业优势,中国农药行业享受到了全球农药产能转移大趋势带来的红利。
2022年,虽然面临着国内疫情管控形势的波折和全球经济环境的动荡,国内很多农化企业依然在产能建设和产业链延伸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有益成效,进一步巩固了全球农化″中国制造″的产业链优势。虽然这一年全球经济动荡下行、增速放缓,但农化行业却成为为数不多的增长行业,近期更被相关调研机构列为2022年活得最滋润的十大行业之一。
然而,居安思危,行业格局已基本稳定的农化行业,再走向规模要效益的路子绝非良策。农化领域的巨头正集中于追求建立在环保和″双碳″目标基础上的以质量求效益、向科技要效益。在这种形势下,要想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农化巨头们应把在农化领域成功建立的制造优势、整合资源优势发挥到其他领域,或在农业转基因作物的长期研究上取得突破,向种业扩张;或利用精细化工的制造优势降维打击,突入新能源与新材料等精细化工的其他领域;抑或向下游扩张,成为全球农民的朋友,突入B2C的植物保护领域。如今,行业巨头们已经用行动给出了回答。
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很多巨头企业选择了新能源新材料领域?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国家安全置于显要位置,明确提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民生大计,马虎不得,14亿人的粮食与能源″饭碗″必须牢牢捧在自己手里。
对农化行业企业而言,在继续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的同时,投身保障能源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一条显而易见的明路。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势必是一片辽阔至极、一望无际的蓝海。传统能源产业的上限,不过是未来新能源产业的下限。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是定位高端的战略新兴领域,这毋庸置疑,亦不必赘述。
就微观层面而言,农化行业企业将产业链向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延伸,可充分发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如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产业链优势等,从而在新赛道赢在起跑线,增强产品线盈利能力。利民股份、丰山集团、福华化学公司进入锂离子电池行业,江山股份收购南通联膦化工有限公司进入磷酸系列水处理剂领域,都是典型案例。
以福华化学为例,在拟进入的六氟磷酸锂领域,该公司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其本身就处于中国磷矿富区--四川乐山。相关报道显示,福华化学自身还拥有储量规模较大的磷矿、盐矿和萤石矿等资源。这就意味着,福华化学要生产六氟磷酸锂,可能除了锂之外,其他主要原材料都可自备,有些原材料本身可能就是其自身产业链里的中间产品。所以,这种产业链完整的农化巨头进入新赛道后,更具有抗周期波动的优势。
再以新安股份为例,该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生产草甘膦和有机硅并形成协同效应的企业之一,可运用草甘膦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氯甲烷,进行有机硅生产。基于″磷基、硅基″两大产业基础与优势持续延伸拓展,新安集团能够充分发挥其产业链优势,围绕新能源应用场景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材料整体解决方案。围绕有机硅单体合成,新安股份搭建了从硅矿冶炼、硅粉加工、单体合成、下游制品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形成硅橡胶、硅油、硅树脂、硅烷偶联剂四大系列产品,从而可与光伏下游企业合作。2021年,该公司与乐山协鑫新能源共同投资建设首期20万吨/年工业硅粉加工项目,满足下游颗粒硅项目的原料需求,加速进入下游光伏应用领域。
他山之玉启引未来路
让我们把目光放诸国际。
众所周知,中国农化市场与国际市场早已深度融合、相互依存,讨论中国农化行业发展必须具备全球视野。因为中国农化行业企业的很多单品产能与产量巨大,仅以此论,已经达到了世界级。但世界级的国外巨头往往不单纯是农化企业,而是全球性的综合化工体,如巴斯夫公司、拜耳公司及其子公司孟山都,以及杜邦公司等。
他山之玉可资借鉴,巴斯夫的发展路径或可解释今天农化巨头的开拓之举。
1865年4月6日,巴斯夫在德国莱茵河对面的路德维希港成立,从合成染料起家,经过数十年发展,成为″染料之王″。进入20世纪,由于专利过期、竞争加剧、新产品开发难度加大,染料行业的高增长不再,巴斯夫选择进军合成氨领域,于1913年成功开发出以氢和氮高压下生产合成氨的工艺,并在奥堡建成第一套合成氨装置。合成氨工业由此成为驱动巴斯夫持续发展的第二个重要产品板块。
在150年的发展历程中,巴斯夫经历了染料时代、合成氨时代、法本工业联合时代、石化多元化、新兴市场等多个发展阶段,逐渐成长为首屈一指的全球化工巨头。随着规模化和产业链的延伸,巴斯夫的产品也从单一染料产品,逐渐扩大到化学品、材料、工业解决方案、表面技术、营养与护理、农业解决方案等六大领域。根据巴斯夫近日发布的2022年财务数据,其2022年实现销售额873亿欧元,与1988年217亿欧元的营收相比,增长了3倍多。
巴斯夫如此,拜耳、杜邦等企业的发展也若合符节,从单品冠军成长为综合类化学品巨头企业,将成功的经验不断用于开辟新赛道是关键一步。如今,中国农化行业企业正处于一个动能转换更迭的新时代,也面临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未来。
技术创新与管理先进是巴斯夫从单品生产企业到综合化工体嬗变的基本要素。今天的中国农化企业,面临的竞争是全球性的,要向世界巨头学习,在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上创造新内容,也要学习其在精细化管理方面的理念、技术与经验。
相比于其他行业,国内精细化工领域的龙头企业是最有可能成为世界化工巨头的一批″种子选手″,但转型的风险也显而易见,市场开拓、技术创新、人才储备、管理提升及资本助力都不可或缺。
域中逐鹿各有″杀手锏″
目前,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竞争态势日渐明晰,烽火一触即燃。然而,就新入场的农化企业而言,依据其各自规划,发力领域不尽相同。
例如,锂离子电池的巨大市场需求推动企业对磷酸铁材料加速布局,而PPA作为稳定高效的原材料,也引来资本纷纷加码。有业内人士预测,PPA在2023年将迎来产能释放。据百川盈孚统计,2023年PPA新增产能为111.2万吨/年,其中兴发集团10万吨/年、湖北宜化16.2万吨/年、洋丰楚元25万吨/年、湖北大峪口5万吨/年、川恒股份10万吨/年、大地云天10万吨/年、新都化工35万吨/年。
而在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领域,均不乏农化企业的身影。在正极材料方面,近年来,磷酸铁锂得到市场认可和广泛应用,它具有原料丰富、价格相比其他材料较低廉、环境友好、循环性能优异和高安全性等优势。具有磷矿资源的企业布局″左磷右铁″模式似乎已经成为潮流。在电解液方面,六氟磷酸锂在锂离子电池电解质中也占有绝对的市场优势。云天化、新洋丰、福华化学、云图控股等纷纷发力。
域中逐鹿,农化巨头各有″杀手锏″。我们以几家企业为例试做分析。
鲁北企业集团将其新能源、新材料规划巧妙融入其久负盛名的循环产业链条。根据规划,未来鲁北企业集团不仅生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还将涉足三元正极材料、钛酸锂负极材料,形成独具鲁北特色的高端功能化学品产业链。
高端功能化学品产业链是以碳酸锂和磷酸铁锂项目为核心的″硫、磷、钙、锂、钛″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延伸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就是发挥鲁北企业集团拥有完善的能源保障体系等优势,利用山东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磷酸和钛白粉时副产的固废硫酸亚铁为原料生产磷酸铁,利用鲁北化工生产的硫酸和外购锂精矿生产碳酸锂,再通过磷酸铁和碳酸锂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同时,利用自产硫酸、电池级碳酸锂与外购镍钴锰矿为原料生产三元正极材料,以金海钛业公司副产的钛液和集团下属的金海湾锂业公司生产的碳酸锂制造钛酸锂负极材料,再将碳酸锂、磷酸铁锂、三元正极材料等产生的尾渣固废用于生产水泥。
兴发集团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链再拉长、产品再升级,以材料底层技术创新推动磷化学工业由原料型向材料型发展。2022年,兴发集团牵头组建了重大创新平台湖北三峡实验室,持续深化产学研用合作,面向″卡脖子″难题和世界科技前沿,加快开展黑磷、有机硅、磷石膏污染防治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依托技术创新,兴发集团在全国首创电矿化一体发展模式,将磷化工行业竞争由产品时代推进到产业链时代。其产品附加值增加百倍以上,兴发集团也成为国内磷化工产品门类全、品种多的龙头企业。去年,其″矿电磷一体化″″磷硅盐协同″产业链优势得到较为充分发挥,仅上半年就实现利润44.31亿元,超过″十三五″时期的总和。
福华化学选择进军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有望在当地丰富的磷、盐、氟、硅资源的加持下,形成新的盐磷化工循环产业链。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福华化学全年化学品生产能力已达约282万吨/年,烧碱产能50万吨/年,位居西南第一;被认定为″单项冠军产品″的草甘膦产品产能15.3万吨/年,位居全球前三。据了解,上述产能都以单体规模全球靠前、资源循环综合利用、产业链条较长著称。
除上述企业之外,其他农化巨头企业多有独特优势和发展计划。如云天化与浙江华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关于磷酸铁、磷酸铁锂项目合作意向协议》,构建更加完备和更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链,推动50万吨/年磷酸铁项目和50万吨/年磷酸铁锂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成为行业内企业间产业链协同的有益探索。川发龙蟒也在积极推进多个新能源材料项目,累计规划投资建设50万吨/年磷酸铁、40万吨/年磷酸铁锂及配套产品项目,并积极布局上游优势矿产资源。钾肥企业中,拥有盐湖资源的企业也凭借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增长势能获得业绩提升,藏格矿业二级子公司藏格锂业营业收入及利润大幅上升。
统计数据显示,近两年,国内投建的锂电项目超过600个,累计投资超1万亿元,2025年产能规划已超600万吨/年。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已迎来黄金发展期。综观国内农化企业的诸般布局,方向基本一致,路径各有不同。但一般认为,能够立足自身固有资源和技术、产业链优势,通过产业链延伸切入赛道的,前景看好。当然,也有一些非化工企业空说概念,资金无法到位,甚至还存在技术门槛,如此贸然进入而勉强为之,也势必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和种种不可控风险。须知蓝海虽大,既能载舟,亦能覆舟。
需要再次指出的是,虽然农化企业各有″杀手锏″,但也须警惕行业发展之路上的″回马枪″。尤其安全环保监管压力不断加重,绿色低碳要求日益严苛。然而,纵看工业发展史,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可以预见,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是掘金之海、未来之海,更是希望之海。
中国农化企业护航国家粮食安全的功勋犹在,今天,他们又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新征程中再展旗旌。确保两个″安全″,势在必行、志在必得,农化企业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但百舸争流,不进则退,只有勇于创新、勇于尝试,更勇于学习和接受现代理念、现代管理,才有望在新能源新材料这片蓝海上行稳致远。他们中的佼佼者,才有机会到达更远的彼岸,成为中国的″巴斯夫″、中国的″拜耳″。
企业成长如百花待放,还要国人多予宽容,时加鼓励;然其进一步发展又似千帆竞渡,终须自身再贾余勇,一决高低--
试看明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产品名称: | |
公司名称: | |
产品简介: | |
链接地址: | |
订阅Email: | * | |
姓名: | ||
手机号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