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站 
搜索
看资讯 查产品 查展会
首页 / 文章详情

年销售额超12亿美元的丙硫菌唑,截至2022年底国内11家企业已取得原药登记

来自分类:农药
2023-04-17
qrcode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2023年,引发农药行业高度关注、最具市场爆发力的产品除了氯虫苯甲酰胺之外,就是丙硫菌唑了。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小麦赤霉病高发态势的加重、土地流转及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施药方式的加速变革、无人机喷雾和大型机械化喷雾的普及使统防统治的面积逐渐扩大,施药人员综合素质提高,丙硫菌唑对人体危害风险基本可控,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属于它的风口期已至。


年销售额超12亿美元的全球第二大杀菌剂


在全球杀菌剂领域,丙硫菌唑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更是年销售额超12亿美元的全球第二大杀菌剂。丙硫菌唑是拜耳公司研制的一种广谱三唑硫酮类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真菌中甾醇的前体羊毛留醇的14位脱甲基化作用而起效,它具有杀菌广泛,内吸活性好,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高,有效期长,对作物安全等优点。


丙硫菌唑在全球广泛用于麦类、大豆、油菜、水稻、花生、甜菜种植等。因其杀菌谱广,几乎对谷物上所有真菌病害都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如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和锈病等,还能有效防治油菜和花生土传病害以及主要叶部病害,如灰霉病、褐斑病、黑斑病、锈病和黑胫病等。


作为全球第二大杀菌剂,丙硫菌唑商品化开发非常成功,自2004年上市以来,已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欧盟等80余个国家和地区取得登记。


在销售额上,丙硫菌唑属于爆发性增长的产品。2005年丙硫菌唑全球销售额突破1亿美元,2005—2009年复合增速高达69.6%,2014年销售额8.90亿美元,2016年成为杀菌剂市场第二大品种,2019年全球销售额更是超过12亿美元。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丙硫菌唑已经成为拜耳的首席杀菌剂产品。


目前,正是企业抢占市场的好时机。因为丙硫菌唑在国内市场的应用经验很少,所以国内企业必须依靠自身力量,借助″墙外″市场的开发经验来建立丙硫菌唑在中国的市场地位。


国内市场大幕拉开,登记达到21个


丙硫菌唑在中国的化合物专利于2015年11月8日到期,2018年硫化工艺也到期,中国企业纷纷启动和加大了对丙硫菌唑的登记、生产和推广。2019年1月30日,安徽久易和山东海利尔两家上市公司取得了原药登记,5个丙硫菌唑产品在国内也获得首次登记。自此,丙硫菌唑正式拉开了进入中国市场的大幕。


截至2023年2月19日,中国农药信息网显示,丙硫菌唑在国内登记产品达到21个,其中,单剂17个(包含原药15个),混剂4个(复配有效成分:肟菌酯、氯氟联苯吡菌胺、多菌灵、戊唑醇);制剂剂型主要有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和专供出口的乳油制剂。目前这些产品主要登记在小麦上,用于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和锈病的防治。


640.png


7年多来,国内丙硫菌唑原药布局和产业化发展迅速。原药生产厂家不断增加,主要有海利尔、安徽久易、南通泰禾、河北兴柏、南通雅本、宁夏一帆、内蒙古灵圣等。制剂厂家也在增多,海利尔、安徽久易两家领军者之外,山东润丰化工、江苏省溧阳中南化工也都在布局制剂生产。目前,国内丙硫菌唑原药主要用于出口。


海利尔产品部部长于凤姣表示,因为我国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基于丙硫菌唑的健康风险,始终未对其作出评价,再加上由于工艺和成本的限制,实际上,距离中国专利期已经过去7年的丙硫菌唑在国内市场并未出现井喷式的增长,至少从登记上来看,并未出现井喷现象。


赤霉病连年持续高发,国内市场容量超30亿元


尽管丙硫菌唑还面临着健康和抗性两大问题,但在国内的市场机会还是非常多。


近几年我国小麦赤霉病呈现连年高发的态势,据全国农技中心数据,小麦赤霉病2001—2010年年均发生面积为6000万亩左右,2011—2020年的年均发生面积则为7300万亩左右。而丙硫菌唑对小麦赤霉病、锈病和白粉病等病害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且对环境无风险、低毒、低残留,当前已成为全国农技中心推荐的小麦″两病″防治用药。在全国农技中心2022年2月发布的《关于印发小麦″两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的通知》(农技植保〔2022〕7号)中表示:″在多菌灵产生抗性地区,可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鲜胺、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等用量少、防效好的高效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以提高预防控制效果,降低呕吐毒素污染风险。″


640 (2).png


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全国植保体系和科研教学单位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23年全国小麦赤霉病总体依旧偏重流行,预计发生面积9000万亩,需预防控制面积在3亿亩次左右。


可以说,未来丙硫菌唑在赤霉病防治上仍旧面临非常大的需求空间。有业内人士保守预测,国内丙硫菌唑市场容量超30亿元。以安徽久易股份的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为例,每亩需喷洒40—45毫升。若丙硫菌唑在小麦赤霉病杀菌剂的市场份额为50%,则对丙硫菌唑的需求量可达1600吨左右,结合目前约50万元/吨的价格,国内仅小麦用药市场就可带来8亿元的丙硫菌唑原药规模。


640 (3).png


海利尔产品部部长于凤姣表示,近几年,随着赤霉病的高发、植保部门的推荐、企业研发投入力度的加大,丙硫菌唑的潜在市场愈发广阔。而且如果丙硫菌唑产品登记完全放开,丙硫菌唑市场势必将在我国迎来较大增长。这也表明,丙硫菌唑目前在国内还属于蓝海市场,市场还未完全饱和,但随着未来几年登记的增加,布局者的增多,产能的相继释放,这个赛道也会变得拥挤,竞争也会非常激烈。


复配登记将成市场主流


众所周知,丙硫菌唑具有中等抗性风险。根据相关研究,长期单一、过量、过频地施用丙硫菌唑可能使各种病原菌对其产生抗性,而将不同化学药剂进行复配使用则是可以延缓病原菌对单剂产生抗药性的方法之一。复配制剂可以有效延缓丙硫菌唑的抗性产生和发展,同时,将丙硫菌唑与其他产品进行复配可以有效产生协同增效作用,进而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国农药信息网显示,截至2023年2月19日,国内丙硫菌唑混剂登记仅有4个,有效成分主要是多菌灵和戊唑醇、肟菌酯、氯氟联苯吡菌胺,登记空间还非常大。毫无疑问,复配登记将会成为未来丙硫菌唑的市场主流。


据了解,目前开展田间试验的丙硫菌唑产品已经有很多,其中有许多复配产品,复配对象包括肟菌酯、戊唑醇、吡唑醚菌酯、异菌脲、嘧菌酯、氟嘧菌酯、精甲霜灵、多菌灵、咯菌腈、呋虫胺等。近一年多来,丙硫菌唑复配制剂仍然在不间断地推出,主要参与者仍然是外企巨头为主,有不少是将丙硫菌唑与其专利成分进行复配。当前拜耳公司在全球丙硫菌唑市场占有主导地位,其复配产品线也最为丰富。于凤姣直言,虽然丙硫菌唑在国外多种作物和病害上均有登记和使用,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病原菌存在差异。现在国内厂商对丙硫菌唑的研究还主要围绕小麦的赤霉病、白粉病、锈病,在其他作物病害上的应用方向还不明确,这也是未来要攻坚的方向。


国内龙头企业将持续受益于海外推广


从原药供应端和制剂生产端来看,抢先获得登记的国内龙头企业将占据先发优势。


目前市场上丙硫菌唑终端产品主要来自拜耳,主要因为其丙硫菌唑复配产品获得了欧盟补充保护证书(SPC),最长的产品保护期可延续到2027年,可以预测未来以欧盟为主的终端市场还将继续由拜耳来主导。


截至2022年底,取得原药登记的国内丙硫菌唑龙头主要是海利尔、久易、河北兴柏,溧阳中南化工等11家企业,但真正实现规模化产能布局、生产的企业主要还是海利尔和久易股份。制剂端,海利尔、久易和中南化工取得了丙硫菌唑相关制剂的国内登记。


640 (4).png

640 (5).png


其中,海利尔无疑是最具综合实力的龙头,其在 国内持有丙硫菌唑原药登记证及若干单剂及复配制剂登记证。从2019年1月30日首批获得丙硫菌唑原药及其制剂的登记后,它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顺利获得欧盟的等同认定。2020年,海利尔的2000吨/年丙硫菌唑原药项目正式投产,3000 吨/年产能的丙硫菌唑项目在2022年12月底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若项目全面投产,丙硫菌唑设计产能将达到5000吨。考虑到前期公告的青岛恒宁生物二期项目规划丙硫菌唑 8000 吨设计产能,预计海利尔集团未来丙硫菌唑产能将达到 1.3 万吨。


据海利尔产品部部长于凤姣透露,目前海利尔集团正在加大国内外丙硫菌唑原药与制剂的市场布局,并已于2019年5月获得欧盟等同认定,2022年11月在巴西自主登记获批,目前也已取得多个国家的自主登记和支持登记。未来随着产能的逐步增加,海外市场份额有望快速拓展。


2021年8月31日,丙硫菌唑已被正式纳入我国进出口农药管理名录,将进一步助力我国丙硫菌唑合法的登记企业直接拓展境外农药市场。可以预见,受到登记、技术壁垒等因素的限制,随着各丙硫菌唑项目的逐步投产,短期内,以海利尔、久易为代表的丙硫菌唑龙头企业将受益于海外推广。


收藏 打印
邮件分享

0/1200

0/1200

相关文章推荐换一换

    热搜产品

    产品名称:
    公司名称:
    产品简介:
    链接地址:
    订阅 评论

    订阅 

    订阅Email: *
    姓名:
    手机号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