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近日,在第二十二届全国农药交流会主题大会上,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研究员叶纪明讨论了转基因作物对我国农药未来发展的影响。他在报告中指出,部分类型产品如菊酯类杀虫剂使用量将下降,非选择性除草剂市场增长的同时,部分除草剂将减少使用,未来农药使用结构将发生变化。叶纪明研究员还提出,探索转基因作物和产业链的调整方式,有助于农药公司适应趋势并逐步改善战略。
转基因作物和农药各具优势和不足
研究员叶纪明在此次报告中比较了转基因作物与农药的目的。相同点是,它们都是为了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病虫草害等),能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但都具有食品安全风险,需要科学评价和风险评估,另一方面,缺乏专业知识的公众可能会对新型技术表示不理解。
转基因作为一种新技术,它的载体为种子,可能是存在未知风险的新品种。转基因技术虽然可以减少农药用量,但易扩散、传播,难存储,某种程度也代表了部分种子公司的利益。而对农药来说,它的载体为化学品,产品多样,但是农药的使用结构正在受转基因种植影响,并可能存在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等问题。
鳞翅目、鞘翅目害虫杀虫剂面临新选择
转基因作物种植如今影响着化学农药产品的结构,对杀虫剂和除草剂来说,部分产品的使用量具有明显变化。
对杀虫剂来说,某一类杀虫剂(如菊醋类杀虫剂)使用量将下降,特别是用于防治鳞翅目、鞘翅目害虫的杀虫剂面临新选择。相反,防治蚜虫的吡虫啉等杀虫剂的用量将增加。
除草剂的使用则将发生更大的变化,个别非选择性除草剂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如: 草甘膦、草铵膦、2.4滴类、麦草畏等;乙草胺、莠去津、烟嘧磺隆等部分除草剂将会减少使用。
玉米蚜虫防除杀虫剂用量将增加
以转基因玉米为例,该粮食作物同时影响化学农药产品的结构,观察比较常规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之间的区别发现,常规杀虫剂(玉米螟、黏虫、草贪、棉铃虫等)使用较少,主要用于防除蚜虫等杀虫剂的用量增加。
从除草剂的角度看,用非选择性除草剂,如: 草甘膦、草铵膦、在3-5叶期,一次喷洒就可达到防效;乙草胺、莠去津、烟嘧磺隆等部分除草剂用量将会大幅度减少。
和以上不同的是,杀菌剂与常规防治一样,影响不大。
农药和种子公司合作重组 诞生″种子+农药+服务″的新行业格局
探索转基因作物种植与产业链结构,农药公司与转基因种子生产企业进行合作、兼并重组,将会诞生″转基因种子+农药″的新销售模式、″种子生产+农药生产+服务″的新行业格局。
总体来说,研发的转基因作物多为大宗作物为主,应用性状主要为防治有限的害虫、杂草,增强抗逆、改善品质等。但是转基因作物种植不可能完全替代化学农药使用。
从市场看,农药使用在转基因作物种植国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但农药结构已发生变化,杀虫剂使用量在逐年下降,而草甘膦、草铵膦等使用量显著上升。转基因作物种植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大方向,但高效、安全、方便使用的农药是未来绿色农业发展的选择。
订阅Email: | * | |
姓名: | ||
手机号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