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该如何理解并树立大食物观?践行大食物观的具体路径有哪些?日前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就这些问题给予了解释。
″大食物观″:国家粮食安全问题解决方案
从″粮食″到″食物″再到″大食物观″,这是与时俱进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路演进。陈萌山介绍,″大食物观″被写入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来,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内涵不断丰富,路径更加明晰。去年,″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再次强调大食物观,这充分说明了树立大食物观的重大意义,其必将成为新时期指引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遵循。
农业生产向大食物观阶段转型
″大食物观″在如今全球粮食需求急速上升的时期,具有什么样的战略目标和作用?
″改革开放初期,老百姓的食物80%是主粮,一碗米饭配一点咸菜、一点辣椒,甚至酱油拌饭就是一顿。现在日常吃一小碗饭、一大桌子菜,已是很寻常的事。″陈萌山认为,我国农业生产正加快进入以大食物观为引领,以营养为导向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其目标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健康化、个性化的食物消费需求,保障我国粮食和食物的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营养安全。
当前,我国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正面临巨大挑战。从国际看,世纪疫情冲击、地缘政治博弈、逆全球化思潮盛行叠加,严重冲击着全球粮食安全;从国内看,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加剧,人民对更加健康、更加多样的食物消费需求不断增长,食物供求紧平衡状态长期存在。
陈萌山认为:″要以大食物观引领食物系统加快转型,以大食物观开辟保障粮食安全的全新战略路径。″
不仅向主粮要食物,更要向″副食″要食物;
要放眼整个国土资源,挖掘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资源的潜力,特别是潜力巨大的海洋食物和森林食物等,丰富多样化食物品种;
要依靠科技和装备支撑,特别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转变生产方式,摆脱水土资源和劳动力的单一束缚,实现食物系统的可持续;
同时放眼全球,建立面向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食物有效供给大格局,确保14亿中国人有饭吃、吃饱饭、吃好饭,游刃有余应对新的变局。
合理利用资源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如何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实现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陈萌山认为主要路径有5条:
一是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发展,重点在城镇郊区和戈壁、工矿废弃地等,集中建设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增加城乡″菜篮子″产品的均衡供应能力,鼓励大中城市因地制宜建设植物工厂。
二是稳步推进海洋牧场建设,重点是通过深海网箱、养殖平台,实现屯鱼戍海,增加优质蛋白食物供给。
三是加大开发利用森林资源食品,重点是发展以板栗、核桃、油茶、油橄榄等为代表的木本粮油,加大昆虫蛋白食物开发力度,实现″藏粮于林″,提高粮食系统韧性。
四是加强草原资源合理利用,重点是通过扩大优质牧草种植,扶持南方草山草坡等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增加动物蛋白供应。
五是加快发展新食品制造产业,重点是推动″人造肉″、微生物蛋白、生物合成食品等新食品制造,扩大食物来源。
″树立践行大食物观,不是可以放松粮食生产,而是拓展了粮食的边界,需要我们从更广的维度把握粮食安全。″陈萌山强调,要以粮食生产为基础,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与大食物观相适应的政策保障体系。在实践过程中,要快速摸清家底、坚持动态跟踪、突出创新支撑、加强宣贯引导,让大食物观落实落地,为新时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产品名称: | |
公司名称: | |
产品简介: | |
链接地址: | |
订阅Email: | * | |
姓名: | ||
手机号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