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站 
搜索
看资讯 查产品 查展会
首页 / 文章详情

氟啶虫胺腈——新颖磺酰亚胺类农用杀虫剂

来自分类:农药
2022-11-30
qrcode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氟啶虫胺腈是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现科迪华)开发的新颖磺酰亚胺类农用杀虫剂,该杀虫剂对刺吸式口器害虫(蚜虫、粉虱、飞虱、蚧壳虫、蝽象等)有特效,且具有广谱、高效、用量少、残效期长的特点。


一、产品简介


中文通用名称:氟啶虫胺腈

英文通用名称:sulfoxaflor

化学名称:[甲基(氧代){1-[6-(三氟甲基)-3-吡啶基]乙基}-γ-6-硫烷基]氨腈

CAS登录号:946578-00-3

分子式:C18H12F5N3O

相对分子质量:277.27

结构式

640.png


理化性质:外观为白色粉末,有酸性气味,熔点112.9℃,沸点在沸前分解,分解温度167.7℃;堆积密度1.519g/cm3;在水中的溶解度56.8g/L(20℃);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mg/L,20℃):二甲苯中0.07,二氯甲烷中3960,甲醇中9310,正庚烷中0.002。

毒性:氟啶虫胺腈对山齿鹑的急性LD50值为676 mg/kg;大鼠的急性经皮LD50值>5000 mg/kg,急性经口LD50值为1000 mg/kg;对大型溞的急性BC50值(48 h)>399 mg/L;对虹鳟的急性LC50值(96 h)>101 mg/L。

作用机理:通过激活烟碱型乙酞胆碱受体内独特的结合位点,作用于昆虫的神经系统,进而发挥其杀虫功能。


二、登记情况


经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截止日前,我国共登记4个氟啶虫胺腈产品,1个原药和3个制剂,其中1个混剂主要是氟啶虫胺腈与乙基多杀菌素混配用来防治西瓜、甘蓝和观赏月季上的蓟马,蚜虫以及小菜蛾。


QQ截图20221130104612.png


除此以外,可与氟啶虫胺腈混配的有效成分推荐如下:


(1)氟啶虫胺腈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杀虫组合,其重量比为1:50~50:1,主要用于防治草地贪夜蛾,同时还可以对蚜虫、粉虱、飞虱、介壳虫、蓟马、稻纵卷叶螟、三化螟、二化螟、稻瘿蚊、蒂蛀虫、红蜘蛛、斜纹夜蛾、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黄条跳甲、小绿叶蝉、根蛆、粘虫或线虫等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


(2)氟啶虫胺腈和环溴虫酰胺的杀虫组合,其质量比为1:50~50:1,二者复配具有显著增效作用,有助于克服和延缓害虫抗药性。组合物可有效防治农作物常见半翅目、缨翅目、鳞翅目、同翅目害虫,尤其可用于防治稻飞虱,其效果明显高于其单剂。


(3)氟啶虫胺腈和噻虫嗪的杀虫组合,二者复配对桃蚜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具有较长的持效期。且对桃蚜的作用位点多,用量少,可有效解决桃蚜对传统防治药剂产生的抗药性问题,有利于桃蚜的高效防治。


(4)氟啶虫胺腈和d-柠檬烯的杀虫组合,其重量比为30:1~1:30。二者复配对农作物上发生的多种害虫,尤其是对蓟马、介壳虫、木虱、蚜虫、叶蝉、飞虱、粉虱、蝽蟓等害虫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


(5)溴氰虫酰胺与氟啶虫胺腈的杀虫组合,其质量比为1∶50~50∶1,二者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用于抗性害虫的综合治理,主要用于防治半翅目、鳞翅目、鞘翅目、缨翅目及双翅目害虫,如柑橘木虱、褐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烟粉虱、叶蝉、麦蚜、棉蚜、桃蚜等。

Zhejiang Tide Crop Science Co.,Ltd.
收藏 打印
邮件分享

0/1200

0/1200

相关文章推荐换一换

    热搜产品

    产品名称:
    公司名称:
    产品简介:
    链接地址:
    订阅 评论

    订阅 

    订阅Email: *
    姓名:
    手机号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