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截至2月17日,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额超过80亿元人民币。中国生态环境部17日发布通知,要求各地组织做好本行政区域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重点排放单位配额清缴完成等相关工作。
生态环境部要求,各地尽快完成本行政区域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未按时足额清缴配额的重点排放单位的限期改正和处理工作,同时组织重点排放单位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设区的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于2022年2月28日前完成本行政区域未按时足额清缴配额重点排放单位的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法立案处罚。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对记者表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顺利收官,履约完成率99.5%(按履约量计)。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步显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月17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867亿吨,累计成交额80.76亿元人民币。
“目前,全国碳市场的建设还比较单一,仅纳入了电力行业,交易主体仅有重点排放单位,其交易目的同向、风险偏好相似且具有很强的行业同一性”,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表示,在发电行业碳市场稳定运行后,计划逐步有序扩大市场交易主体和交易产品,进一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纳入更多高排放行业。
马来西亚国家日报《太阳报》援引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刘镇东的话称,马来西亚即将推出碳定价以促进碳交易,并将探讨征收碳税。
严控电石、磷铵、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
2024年1月17日,欧洲议会全会表决通过了一项法案,名为:″为绿色转型而赋能消费者″(empowering consumers for the green transition)。此法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将禁止产...
粮食是保障人类生存繁衍的必需品,但现有的农食系统也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向自然友好型能源和农业转型。全球许多国家已在这方面采取...
订阅Email: | * | |
姓名: | ||
手机号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