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世界农化网『碳索』系列文章,对“双碳”背景下跟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产业环境,企业先进实践等话题开展专题讨论,以期从全球视野带来更广泛的观察和思考,助力中国农业健康持续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由于全球变暖以及人类对于土地管理的肆意行径,土壤退化与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土壤主要因人类的农业行为而退化,以致于如今越来越多的声音聚集在“可持续农业”、“再生农业”等等。那么究竟什么是“再生农业”,本期内容小编聚焦于“再生农业”与减碳问题,分享一些自己的浅见。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再生农业”与“可持续农业”是否是属于同一个范畴。在农业的现代化种植以来,农民的耕种频率、灌溉、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以及农用机械的使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土壤的退化。众所周知,土壤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碳固存载体,土壤固碳是农业固碳的主要表现形式。土壤因人类的农业活动而退化会使得土壤碳汇转变为主要碳源,土壤中的众多有机质分解会造成二氧化碳的排放。
随着气候危机与粮食安全形势的逐步严峻。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工业界都在不断的推崇农业的可持续种植,“可持续农业”是一种通过管理、保护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调整农作制度和技术,不断满足当代人类对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利益的农业模式。“可持续农业”离不开农业技术的支持。但真正来说,“可持续”的概念是难以被定义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以“可持续”来定义自己的农业技术、生产方式,往往只是在常规的农业种植手段中改进了某一方面。例如:有机农业是指人们不借用化肥与农药,而仅仅依赖于种植的自然生态与耕作技术的农业模式;保护性农业即利用免耕、轮作等保护性种植方式来延续土壤的肥力,以此达到可持续的目的,却也没有完全脱离农化产品的使用。这对于土壤退化的速度确实是一个有效的延缓,但实际也无法实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自我革新能力。而“再生农业”即是在这样一个新的挑战下诞生的农业新概念。
再生农业
“再生农业”是一个通过自我滋养与恢复的生态系统,使农业自然资源不断再生利用,以保护土地、作物和人类环境的健康发展的农业模式,是可持续思想的发散与延续。“再生农业”的实现原则在于:恢复与完善已经被工业与农业系统破坏的土壤及其生态环境。完全依赖于自然的自我革新而最小化人类的农业与工业行为。
关于“再生农业”最重要的一个讨论,是根据大气固碳的效率改善主题来探讨的。来自农业系统和牧场试验的数据表明,如果采用免耕,种植覆盖作物,作物轮作,以及轮牧等措施,碳可以被土壤高效的固定。对于再生农业可带来的经济效益,以美国为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玉米、大豆或小麦农田每增加 1%的再生农业措施(仅涵盖了免耕、轮作、覆盖作物)实践面积,将产生非农经济效益包括温室气体排放减少、营养损失减少、土壤侵蚀降低和节水净水等分别为 0.297 亿美元、0.901 亿美元、0.758 亿美元和0.306 亿美元,即一共 2.26 亿美元,而若将推广面积增加到 50%则可产生 74.35 亿美元,推广到 100%的农田则有 187.44 亿美元的潜在社会效益(结论引用自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2020)。
企业的“再生农业”实践
General mills作为世界知名食品巨头企业,已决定截止到2030年,将在100万英亩的农田上推进“再生农业”。General mills始终认为最有前途的解决方案始于健康的土壤。健康的土壤有能力将碳从大气中封存(过量、有害的温室气体)并储存在地下,以此恢复营养、滋润作物。全球高达三分之一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于食物系统,而其中的80%来自农业。为了开始推进一百万英亩的再生农业承诺,General mills与Understanding Ag合作,在三个优先地区激活试点——北达科他州、萨斯喀彻温省和马尼托巴省的北部平原;堪萨斯州的南部平原;以及密歇根州。每一个试点都为农民提供了实施“再生农业”的实用工具,包括为期三年的一对一辅导和技术援助、计划定制、土壤健康测试、农民网络社区以及生物多样性和经济评估,以随时监测土壤素质随时间的变化。
百事公司也于2021年9月启动了自身的战略转型计划:Pep Positive。其中Positive 农业的核心目标即是把“再生农业”实践扩展到大约700万英亩的农业土地。通过可持续的方式采购关键的农作物和原料,并改善其农业供应链上超过25万人的生活,同时助力恢复地球的生态系统,减少碳排放,加强碳固存效应。
资料参考:[1] 韩明会,李保国,张丹,李颖.再生农业——基于土地保护性利用的可持续农业[J].中国农业科学,2021,54(05):1003-1016.
[2]土壤健康:反思与重构 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 著
上一期:碳索第5期 | 碳中和与农业的精细化管理
下一期:碳索第7期 | 碳索新事件
如果您对双碳的实践探索感兴趣,欢迎添加小编微信进一步交流。
AgroPages世界农化网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版权!
订阅Email: | * | |
姓名: | ||
手机号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