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92年发现第一个病毒后,研究者们就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惑着:这些病毒是如何致病的。最近,澳大利亚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植物学家揭开了植物病毒致病性之谜。他们发现了病菌如何侵染宿主并引起疾病的遗传机制,该研究的重大突破将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病毒在动物及人体中导致疾病的过程。
发现该遗传机制的科学家介绍,他们所研究的黄瓜花叶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破坏性病毒,能影响一系列作物及观赏植物。研究中发现这种病毒与一种称为“卫星”的特殊类型的病毒粒子一起,通过使某一制造叶绿素的基因沉默,造成失绿,使叶子变得部分或整个黄化,形成了其独特的黄色斑症状,影响植物生长及发育。该基因的成功定位标志着对了解这些病毒在易感生物体中致病问题的研究上迈出了一大步。
同时,科学家也解开某一病毒只侵染小范围寄主生物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协同黄瓜花叶病毒中的卫星基因必须直接与寄主植物的基因相匹配才能引发黄化病。当病毒的卫星基因与宿主基因匹配时,卫星基因将锁定并沉默宿主相关基因,阻碍宿主细胞生成叶绿素。
科学家形象的解释说,这个机制类似于衣服上的拉链,由两互补部分组成共同起作用,拉链基因的一部分来自于病毒,另一部份来自于寄主,当两部分吻合时才能引起病害,因此,某类病毒只能对特定的宿主致病。
科学家还对经过特别改良即转入多余的叶绿素生成基因的植株进行试验,看能否阻止病害的发生。结果发现基因改变后植物基因不能与病毒基因匹配,因此可以继续生成叶绿素,没有出现黄瓜花叶病毒的病症,并且转入的基因不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习性及形态, 还能防止植株黄化及致病。
这一发现意味着研究人员可将病毒中的基因作为重点来研究,进而揭示其他病毒致病性的原因。
AgroPages世界农化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版权!
订阅Email: | * | |
姓名: | ||
手机号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