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2019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总体发生平稳,轻于近年。据初步统计,全国主要病虫害发生面积43亿亩次,防治面积60亿亩次。
草地贪夜蛾首次入侵,在我国华南、江南等地玉米产区发生1,620万亩,防治面积2,271万亩次,没有造成明显危害。
小麦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南部等麦区中等流行,轻于2018年。
水稻“两迁”害虫中等偏重发生,呈回升态势。
玉米螟、棉铃虫、二化螟、马铃薯晚疫病在部分地区重发;稻飞虱、黏虫、草地螟等在局部地区发生高密度点片。
随着免耕浅耕等生产方式推广应用,小麦茎基腐病、玉米穗腐病等发生范围进一步扩大。
预计2020年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将偏重发生,重于2019年,累计发生面积约45亿亩次。
2020年将是草地贪夜蛾发生危害的关键年,对玉米等作物生产威胁大。
小麦赤霉病、水稻“两迁”害虫重发风险高;水稻纹枯病、小麦蚜虫、二化螟、玉米螟发生范围广,为害程度重;小麦条锈病、玉米大斑病、马铃薯晚疫病、稻瘟病、黏虫、棉铃虫等在部分地区偏重发生;草地螟在东北局部地区可能出现高密度点片。
01 水稻重大病虫
1.1 稻飞虱
稻飞虱是水稻上重要的迁飞性害虫,2012年以来,经有效治理,该虫发生总体趋于平稳;2019年受境外虫源偏多影响,稻飞虱迁入虫量高,为害呈回升态势。
预计2020年稻飞虱在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和西南东部稻区偏重发生,其他稻区中等发生。
1.2 二化螟
近年来,二化螟在南方稻区呈明显回升态势。
预计2020年二化螟在西南东北部、江南和长江中游大部稻区偏重发生,部分稻区大发生。
1.3 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上一种常发性病害,近年来发生总体平稳。
预计2020年水稻纹枯病总体偏重发生,其中南方稻区大部为偏重发生,东北大部、江淮、西南南部中等发生。
02 小麦重大病虫
2.1 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流行性病害。由于气候变化,近年来重发频率上升,发生范围北抬西扩,2011—2019年平均发生面积超过7,500万亩。小麦抽穗扬花期降水是影响该病流行的关键因素。
预计2020年小麦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淮和黄淮南部麦区偏重流行风险高。
2.2 小麦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大区流行性病害。经综合治理,近10年来该病发生比较平稳,年均发生面积3,500万亩。据各地监测,今年甘肃、陕西等地秋苗发生范围广、时间早、菌量大,河南南部等地冬前已见病。
预计2020年小麦条锈病总体中等发生,甘肃南部、四川沿江河流域、汉水流域、黄淮南部等麦区局部呈偏重流行态势。
2.3 蚜虫
穗期蚜虫是影响小麦产量形成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在黄淮海大部麦区呈偏重发生态势,2011—2019年平均发生面积2.35亿亩,是小麦生产上最重要的害虫。
预计2020年小麦穗期蚜虫总体偏重发生,其中山东、河北局地大发生。
03 玉米重大病虫
2020年是草地贪夜蛾发生危害的关键一年。秋季草地贪夜蛾为害多种植物,部分地区虫口数量较高;周边虫害发生国家多,虫源面积大;南方作物种植方式对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有利;我国热带和南亚热带存在虫害越冬区。
3.1 黏虫
黏虫是一种迁飞性害虫,近10年平均发生面积为5,700万亩,2012年三代黏虫在北方曾大发生。近年来,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玉米产区局地出现高密度点片发生。
预计2020年二、三代粘虫在东北、华北、西北、黄淮、西南局部地区中等,部分地区会出现高密度集中为害。
3.2 玉米螟
玉米螟是玉米上常发的钻蛀性害虫,近年来平均发生面积为2.8亿亩,近几年冬后基数逐年下降,发生面积也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预计2020年玉米螟总体中等发生,在东北大部、黄淮和新疆局部偏重发生,其他地区偏轻发生。
3.3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是一种流行性病害,近年来平均发生面积为6,750万亩,发生比较普遍,局部危害重。
预计2020年玉米大斑病在东北、华北、西南大部中等发生,高感品种在部分产区将偏重发生。
04 其他重大病虫
4.1 草地螟
草地螟是我国北方农牧业生产上的一种重要迁飞性害虫,具有多食性、间歇性暴发等特点。2018年,草地螟在东北中部出现高密度种群,是自2010年以来种群数量最高、发生程度最重、发生面积最大的一年。2019年内蒙古等地越冬代草地螟灯下虫量高、田间发生面积大,草地螟可能进入又一个发生周期。
预计2020年草地螟越冬代成虫、一代幼虫总体上仍呈偏轻发生,但种群恢复迹象明显,东北局部地区可达偏重程度。
4.2 马铃薯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是典型的气候型流行性病害,现蕾至花期的降雨是影响该病流行的关键因素。
预计2020年马铃薯晚疫病总体中等发生,西南大部、东北北部、华北北部和西北东部遇适宜气候条件,偏重流行风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