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站 
搜索
看资讯 查产品 查展会
首页 / 文章详情

″两化″合并落地:宁高宁兼任中国化工董事长 任建新退休

2018-06-30
qrcode

″两化″合并落地:宁高宁兼任中国化工董事长 任建新退休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6 月 30 日下午三点,坊间传闻近两年的中国化工集团与中化集团合并交易终于坐实,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任建新宣布退休,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兼任中国化工党委书记、董事长,中组部和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到中国化工集团宣布了上述公司合并与人事安排。
 
多名知情人士向财新记者证实了上述消息。接近中化集团高层的人士也向财新记者确认了两家集团合并,不过以何种方式组建新公司尚无确定方案。
 
据财新此前了解,作为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获得中国政府层面放行的一个重要条件,中国化工和中化集团在先正达收购完成后会实施合并,主要为中国化工化解收购过程中使用的巨大杠杆。
 
在 2015 年初,中国化工向瑞士农化巨头先正达发出收购要约,是中国企业截至目前最大的海外并购交易,收购总价为 440 亿美元。另据财新记者了解,加上用于承接先正达债务的 50 亿美元贷款,整个收购花费约 490 亿美元,其中,250 亿美元来自股权融资,240 亿美元为债权融资。银团贷款均为一年期过桥贷款,最多延期半年。
 
收购完成后,中国化工的总负债规模陡增。据中国化工集团截至 2017 年三季度的财报,公司总资产达 7915 亿元,总负债 5865 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4%。收购交割之前,截至 2016 年年末,公司总资产为 3776 亿元,总负债为 3058 亿元。
 
自 2017 年 6 月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交易正式交割之后,“两化”合并才提上日程。但因两家公司资产、业务都很庞杂,加之双方合并动力不足,资产重组一度处于难以推进的“拉锯”状态。
 
中国化工经过多轮兼并重组,虽然体量较大,但国内业务盈利情况并不理想,中化集团内部一度有声音认为“两化”合并是增加“包袱”。且两家“一把手”宁高宁、任建新的整合思路完全不同。对于并购的海外企业,任建新的思路是“不整合”,只做财务投资者,做大资产规模;宁高宁恰恰是另一个极端,在历次企业并购中主导大手笔整合。
 
中国化工作为国务院国资委主管的中央企业,发展过程与一般意义的央企大相径庭,最早起家于任建新个人的创业项目。34 年前,时为化工部化学机械研究院团委书记的任建新在兰州下海经商,创立工业清洗公司蓝星清洗。1995 年,任建新将蓝星清洗送上 A 股上市,随后以国企脱困为切入口,并购 100 多家国有化工企业,于 2004 年组建中国化工集团。再后十余年,他以资产拼盘模式,海外并购项目越做越大,将中国化工从最初 300 多亿元总资产做大到现在将近 8000 亿元,而负债也高达 5800 亿元。
 
出生于 1958 年 11 月的宁高宁临近 60 岁,自 2015 年 12 月出任中化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此前曾担任华润创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等职务。目前兼任远东宏信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化香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出生于 1958 年 1 月的任建新比宁高宁年长 10 个月。1984 年至 1989 年任化学工业部化工机械研究院化学清洗总公司经理、党总支书记;1989年任蓝星化学清洗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2001 任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2004 年开始担任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2014 年 12 月起任中国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许保利此前对媒体表示,如果这两家未来真的合并,业务层面能够上下游结合,产业链更加完整,将有利于形成相较于现在更稳定的交易关系。
 
许保利表示,未来如果这两家龙头企业合并,还需要考虑运营效率的问题,如何将多板块、多业务的两家化工龙头企业高效率协同起来,以及合并后如何有效增强市场竞争力,产业链上下游结合更紧密、更完整,以及如何形成更稳定的交易关系,这些都尚待探讨。
来源: 财新网
收藏 打印
邮件分享

0/1200

0/1200

相关文章推荐换一换

    热搜产品

    产品名称:
    公司名称:
    产品简介:
    链接地址:
    订阅 评论

    订阅 

    订阅Email: *
    姓名:
    手机号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