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农业科技攻关及农业现代化的重点领域,伴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变,充分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契机,以种业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助力国家粮食安全,...
在农业生物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家创新企业推出了突破性技术平台,为全球农业挑战提供新解决方案。本文聚焦Evogene、Enko、Evologic、AgBiome、BioConsortia、Micropep、...
南京林业大学科研团队通过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成功开发出多功能农药纳米载体,可使农作物增产减药,每亩减少成本上百元。
8月1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北京平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署农业融合出版知识挖掘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主办的 ″农业智能知识服务产品...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是耕地保护的重要方面。开发利用盐碱地这一″潜在粮仓″,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我国盐碱...
7月30日,在2024上海农业科创谷推进会上,上海农业科创谷正式启动,《上海农业科创谷总体规划(2024—2035年)》同步发布。
近日,为进一步规范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粮油作物植保无人飞机″一喷多促″使用技术,提高病虫害防控效果和作物单产水平,全国农技中心会同国家航空植保科技创新联盟、中...
田间试验成本的上升和更严格的监管要求大大增加了开发新作物保护产品的费用。这一趋势凸显了重新评估和改进田间试验方法的迫切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需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防病治虫除草、促进粮食稳产高产上发挥重要的...
在全球范围内,农作物保护公司正面临着一个日益严峻的挑战:杂草对传统化学除草剂的抗性不断增强。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拜耳、科迪华、巴斯夫和先正达在内的全球领先农业公司...
农业无人机是专门用于植保、播种、投饵等农林牧渔作业的高效生产力工具,但是因为其具有雾滴细小、距离作物高度高、农药浓度高的特点,所以为保证作业效果并减少药害,在作...
近日,允发生物集团与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正式签订了《纳米农药联合开发战略合作协议》和″南开大学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旨在为农业专硕、植物保护专业研究...
2024年7月10日,精准农业机器人初创企业——蔚蓝引擎(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市松江区发布了一款由该企业完全自主研发的激光除草、间苗机器人产品。这也是国内首台完...
截至2023年,大疆农业无人机的全球保有量达到30万台,截至2024年6月,全球累计的作业面积突破75亿亩次,覆盖了中国三分之一的农业土地,累计培训6000名农业无人机教员、30...
近年来,南非农业领域越来越多地采用无人机技术进行精准农业。ITOO Special Risks公司无人机专家表示,精准农业能够帮助农民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采取恰当措施,提高利润率、...
近日,先正达在西班牙市场推出了其创新的数字农业平台Cropwise®,旨在通过先进的数字解决方案,为农民提供全面的农场管理系统,从而可持续性优化其运营的生产力和盈利能力...
近日,随着夏季气温不断升高和降水增多,水稻、玉米、大豆等秋熟作物病虫害进入高发期,也是农药使用强度最大的时期。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施药者人身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纳米技术是国际竞争的前沿技术,因其在提高农药产品药效、利用率、安全性及环保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日益受到市场的青睐。据相关数据预测,预计到2031年全球纳米农药市场规...
6月21日,在武汉举行的″绿色农药创制与人工智能创新论坛″上,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华中师范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发成功全球首个人工智...
随着无人机植保的逐渐普及,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比如缺乏飞防专用药剂;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缺乏行之有效的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飞防专业队伍人才匮乏;社会化服务体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