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 Peanut Sclerotium blight
异名 花生菌核性基腐病
简介 花生白绢病在我国各花生产区均有分布,尤以长江流域和南方各花生产区发生较重。
为害症状 |
|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茎部、果柄及荚果。苗期各根部发病,茎基部变褐软腐,其上出现云纹状病斑,表面长出一层白色绢丝状的菌丝体。病斑环绕茎基部一圈后,幼苗逐渐萎黄枯死。成株期发病,茎基部变褐,随后病部长出白色绢丝状菌丝,覆盖病部,并逐渐蔓延至植株中下部茎秆,在分枝间、植株间蔓延。土壤潮湿郁蔽时,病株周围土壤表面也布满一层白色菌丝体。发病后期,菌丝体中形成很多球状菌核。被害植株叶片变黄,边缘焦枯,最后枯萎。受害茎基部组织腐烂,皮层脱落,剩下纤维状组织。受侵害果柄和荚果长出很多白色菌丝,呈湿腐状腐烂。 |
病原物 |
|
[病原]病原为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罗耳阿太菌Athelia rolfsii (Curzi)Tu.& Kimbrough.,属担子菌亚门真菌,自然条件下很少产生。(1)形态。病原菌可产生2种菌丝。生育期中产生的营养菌丝白色,直径5.5~8.5?m,有明显缔状连结菌丝;在产生菌核之前可产生较纤细的白色菌丝,直径3.0~5.0?m,细胞壁薄,有隔膜,无缔状联结,常3~12条平行排列成束。菌核球状,直径0.5~2.0mm。初为白色,以后变深褐色表面光滑,坚硬,大小如油菜籽。(2)特性。温度生长范围8~40℃,以31~32℃为最适,在42℃下虽不能生长,但48小时后还能保持其活力。温度下降至-10~-2℃时能杀死菌丝体及发芽的菌核,但不能杀死休眠中的成熟菌核。菌核在干燥土壤或干枯病株上存活时间较长,而在潮湿情况下,存活时间较短,在土壤深处菌核存活不超过一年。 |
侵染循环 |
|
[侵染]病菌以菌核或菌丝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多分布在1~2cm的表土层中。在2.5cm以下的菌核发芽率明显减少,在土中7cm处几乎不发芽。翌年菌核萌发,产生菌丝,利用地表和浅表的植物残株和有机物质作为营养及传播桥梁,从植株根茎基部的表皮或伤口侵入,也可侵入子房柄或荚果。病菌在田间靠流水、雨水和昆虫传播蔓延。 |
发生因素 |
|
[发生规律](1)品种因素。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一般直立型品种比蔓生型容易感病,种壳薄的比种壳厚的品种易染病。(2)气候因素。温暖高湿有利于发病;雨后骤停以及久旱骤雨,发病都较严重。(3)栽培因素。连作地,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田间湿度大的田块发病重。播种早,植株长势过旺倒伏的田块,发病重。 |
防治方法 |
|
(1)种子处理:播种前,用75%卫福可湿性粉剂300毫升,或40%多硫悬浮液300毫升,拌种100千克。也可用种子重量0.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2)农业防治:选种抗病品种或无病种子。选择地势高的田块种植,合理密植,雨后及时排出田间积水。加强防治地下害虫,尽量避免花生根部受伤。花生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掩埋,然后深翻土地。水旱轮作或与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洒药剂或灌根。药剂可选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43%戊唑醇乳油1 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3~4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