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0/1200
学名 Melanagromyza sojae (Zehntner) de Meijere 双翅目,潜蝇科。分布北起吉林,南抵台湾。 寄主 四季豆、豇豆、毛豆(青大豆)等豆科蔬菜及大豆、赤豆、绿豆等豆科作物。 为害特点 幼虫钻蛀为害,造成茎秆中空,植株因水分和养分输送受阻而逐渐枯死。苗期受害,因水分和养分输送受阻,有机养料累积,刺激细胞增生,形成根茎部肿大,全株铁锈色,比健株显著矮化,重者茎中空、叶脱落,以致死亡。后期受害,造成花、荚、叶过早脱落,千粒重降低而减产。 |
|
|
形态特征 成虫为小型蝇,体长2.5mm左右,体色黑亮,腹部有蓝绿色光泽,复眼暗红色;触角3节,第3节钝圆,其背中央生有角芒1根,长度为触角的3倍,仅具毳毛。前翅膜质透明,具淡紫色光泽,Sc脉全长发达,在到达c脉之前与r脉联合,r—m横脉位于中室近端部2/5处,腋瓣和缘缨白色。无小盾前鬃,平衡棍全黑色。雄虫下生殖板甚宽,阳茎内突长,基阳体与端阳体复合体由膜质部分开较远;雌虫产卵器瓣浅褐色,锯齿约28枚左右,齿端部稍钝圆。卵长椭圆形,0.31一0.35mm,乳白色,稍透明。三龄幼虫 |
体长约3.3mm。额突起或仅稍隆起;口钩每颚具1端齿,端齿尖锐,具侧骨,下口骨后方中部骨化较浅;前气门短小,指形,具8—9个开孔,排成2行;后气门棕黑色,烛台形,具6—8个开孔,沿边缘排列,中部有几个黑色骨化尖突,体乳白色。蛹长筒形,长约2.5—2.8mm,黄棕色。前、后气门明显突出,前气门短,向两侧伸出;后气门烛台状,中部有几个黑色尖突。 生活习性 在山东年发生5代,以蛹在寄主根茬和秸秆中越冬。翌年6月中下旬羽化、产卵。各代幼虫盛发期:1代7月上旬;2代7月末8月初;3代8月下旬;4、5代在9月上中旬重叠发生。成虫飞翔力、趋化性均较弱,在25—30℃适温下,多集中在豆株上部叶面活动,常以腹末端刺破豆叶表皮,吸食汁液,致使叶面呈白色斑点的小伤孔。卵单粒散产于叶背近基部主脉附近表皮下,以中部叶片着卵多。幼虫孵化后即在叶内蛀食,形成一条极小而弯曲稍透明的隧道,沿主脉再经小叶柄、叶柄和分校直达主茎,蛀食髓部和木质部。幼虫老熟后,在茎壁上咬一羽化孔,而后在孔口附近化蛹。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及时处理秸秆和根茬,减少越冬虫源。(2)药剂防治 可采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保得乳油3000倍液、20%菊·马乳油3000倍液、21%灭杀毙乳油3000倍液等,把豆株苗期作为防治重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