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站 
搜索
看资讯 查产品 查展会
相关介绍发布评论

图片 0/1200

学名Laphygma exigua Hubner鳞翅目,夜蛾科。别名贪夜蛾。分布北起黑龙江、南抵广东、广西,东起沿海各省,西达陕西、四川、云南。

寄主 甜菜、棉花、芝麻、玉米、麻类、烟草、青椒、茄子、马铃薯、黄瓜、西葫芦、豇豆、架豆、茴香、胡萝卜、芹菜、菠菜、韭菜等多种蔬菜及其他植物170余种。

为害特点 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吐丝结网,在其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成透明的小孔。3龄后可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仅余叶脉和叶柄,致甜菜苗死亡,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使甜菜糖份下降,质量降低。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10mm,翅展19—25mm。灰褐色,头、胸有黑点。前翅灰褐色,基线仅前段可见双黑纹;内横线双线黑色,波浪形外斜;剑纹为一黑条;环纹粉黄色,黑边;肾纹粉黄色,中央褐色,黑边;中横线黑色,波浪形;外横线双线黑色,锯齿形,前、后端的线间白色;亚缘线白色,锯齿形,两侧有黑点,外侧在M1处有一个较大的黑点;缘线为一列黑点,各点内侧均衬白色。后翅白色,翅脉及缘线黑褐色。卵圆球状,白色,成块产于叶面或叶背,8—100粒

不等,排为l一3层,外面覆有雌蛾脱落的白色绒毛,因此不能直接看到卵粒。末龄幼虫体长约22mm,体色变化很大,由绿色、暗绿色、黄褐色、褐色至黑褐色,背线有或无,颜色亦各异。较明显的特征为:腹部气门下线为明显的黄白色纵带,有时带粉红色,此带直达腹部末端,不弯到臀足上,是别于甘蓝夜蛾的重要特征,各节气门后上方具一明显白点。蛹长10mm,黄褐色,中胸气门外突。

生活习性 北京、陕西年生4—5代,山东5代,湖北5—6代,江西6—7代,世代重叠。江苏、河南、山东以蛹在土内越冬,江西、湖南以蛹在土中、少数未老熟幼虫在杂草上及土缝中越冬,冬暖时仍见少量取食。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可周年发生,无越冬休眠现象。该虫属间歇性猖獗为害的害虫,不同年份发生情况差异较大,近年该虫为害呈上升的趋势。其他习性参见本书棉花害虫一甜菜夜蛾。

防治方法 (1)秋末初冬耕翻甜菜地可消灭部分越冬蛹。春季3—4月除草,消灭杂草上的初龄幼虫。(2)卵块多产在叶背,其上有松软绒毛覆盖,易于发现,且1、2龄幼虫集中在产卵叶或其附近叶片上,结合田间操作摘除卵块,捕杀低龄幼虫。(3)于三龄前喷洒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o倍液、5%抑太保乳油3500倍液;20%灭幼腮1号胶悬剂1000倍液、44%速凯乳油1500倍液、2.5%保得乳油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4)提倡采用生物防治法,喷用每克含孢子l00亿以上的杀螟杆菌或青虫菌粉500一700倍液。(5)施用甜菜夜蛾性外激素 配制方法和用法参见棉花害虫一甜菜夜蛾防治法。

   

推荐产品

关注热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