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站 
搜索
看资讯 查产品 查展会
相关介绍发布评论

图片 0/1200

症状 小麦秆锈病主要发生在华东沿海、长江流域、南方冬麦区及东北、华北的内蒙古、西北春麦区。主要发生在叶鞘和茎秆上,也为害叶片和穗部。夏孢子堆大,长椭圆形,深褐色或褐黄色,排列不规则,散生,常连接成大斑,成熟后表皮易破裂,表皮大片开裂且向外翻成唇状,散出大量锈褐色粉末,即夏孢子。小麦的成熟时,在夏孢子堆及其附近出现黑色椭圆至长条形冬孢子堆,后表皮破裂,散出黑色粉末状物,即冬孢子。三种锈病区别可用“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来概括。

病原 Puccinia graminis Pers. var. tritici Eriks et Henn.称禾柄锈锈菌(小麦变种),属担子菌亚门真菌。菌丝丝状,有分隔,寄生在小麦细胞间隙,产生夏孢子和冬孢子在小麦上。夏孢子单胞,椭圆形,暗橙黄色,大小17—47×14—22(μm),表面生有棘状突起,中腰部有发芽孔4个。冬孢子双胞,棍棒形至纺锤形,大小35—65×11—22(μm),顶端壁略厚,圆形或稍尖,柄长。该菌可产生5种不同类型的孢子。冬孢子萌发产生小孢子,小孢子为害转主寄主小蘖,且在小蘖叶片正面形成性孢子器及性孢子,在叶背面产生锈子和锈孢子。小麦秆锈菌致病性有生理

分化现象,目前我国已发现16个生理小种,其中21C#3小种是优势种。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病主要以夏孢子完成病害的侵染循环,在转主寄主小蘖叶背形成的锈孢子侵染小麦,又形成夏孢子和冬孢子,因此认为转主寄主作用不大或不起作用。我国小麦秆锈菌主要以夏孢子世代在福建、广东沿海地区、云南南部麦区越冬。翌春,夏孢子由越冬基地逐渐北移,经长江流域、华北平原到达东北、西北和内蒙古春麦区。秆锈菌越夏区域较宽,在西北、华北、东北及西南冷凉麦区晚熟春小麦及自生麦苗上可以越夏。山东的胶东和江苏的徐淮平原麦区自生麦苗上也可越夏。夏孢子借气流进行远距离传播,从气孔侵入寄主,病菌侵入适温18-22℃。竿千锈病流行需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尤其需要液态水,如降雨、结露或有雾。露时越长,侵入率越高,在叶面湿润时的温度,即露温适宜时适其侵入,需露时8—10小时,生产上遇有露温高、露时长时发病重。小麦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该菌小种变异不快,品种抗病性较稳定,近20年来没有大的流行。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东北麦区的克丰系列、克旱系列、新曙光系列、龙麦、辽麦系列,内蒙古的蒙杂系列,黄淮地区的泰山1号等。大多抗21号小种,要注意新小种34C#3和34C#3。种植时要兼顾抗源的多样化和合理布局。新育出的抗秆锈的春小麦品种有蒙麦30号、龙麦23号、龙辐麦7号、陇春15号、宁春24号、陇春8139、定丰3号等。抗秆锈冬麦品种有京411,皖麦26、27,豫麦18号,新宝丰(7228),早麦5号,贵丰1号,滇麦18、19号。(2)药剂防治 参见小麦条锈病、叶锈病。

   

推荐产品

关注热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