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站 
搜索
看资讯 查产品 查展会
相关介绍发布评论

图片 0/1200

症状 主要侵害叶片和叶鞘,较少侵染茎。幼苗发病,病斑多在距叶尖1—2cm处。成株发病多从基叶开始,叶尖变黄,上生病健界限不明的褐斑,内有纵横交织的网状细线,病斑较多时,连成条纹状斑,上生少量孢子。颖片受害产生无网纹的褐斑。

病原 Drechslera teres (Sacc.) Shoem.=Helmnthosporium trers Sacc.称大麦网斑内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Pyrenophora trers (Died.) Dreechs.称圆核腔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淡橄榄色,圆柱状,有1—10个隔膜,大小30—175×15—22.5(μm)。分生孢子梗多单生,也有2—3根束生的,直、仅顶端微弯。病残体上形成子囊壳。子囊壳黑褐色、近椭圆形,大小430—800×300—600(μm),子囊无色,棍棒形,内含8个子囊孢子,有时4个。子囊孢子黄褐色,近椭圆形,大小40—62.5×17.5—27.5(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潜伏于种皮内的菌丝体和附在种子表面的孢子是主要初侵染源,病残体上的子囊孢子也可侵染。种子带菌引致幼苗发病,病部产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花部受害使种子带菌,成熟时在麦壳等病残体上形成子囊壳。病菌可存活7年。孢子萌发适温20—25℃。20℃、相对湿度100%发病迅速。低温和寡照、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冬大麦播种较晚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如早熟7号、光芒二棱、浙农8号等。92)适时早播,避免连作,地下水位高的要做好开沟排湿工作。(3)药剂防治:①提倡用浸种灵(TH88)2ml,对水20kg,搅匀后浸大麦种子10kg,浸24小时后播种。浸种灵易光解,浸种要在室内或采取避光措施。其它种子处理方法可参见大麦条纹病。②在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100—1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推荐产品

关注热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