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 Bean aphid
异名 豆蚜、苜蓿蚜、槐蚜
简介 花生蚜Aphis craccivora Koch属同翅目,蚜科。除西藏未见报道外,其余各省(区)均有发生。局部地方密度大,可以成灾。花生上的一种常发性害虫,从播种出苗到收获期均可为害花生,受害花生一般减产20%~30%,严重者减产50%~60%。除花生外,还可为害蚕豆、豌豆、绿豆、苜蓿、甘草、苕子、槐树等。
为害症状 |
|
[为害症状]在花生尚未出土时,蚜虫就能钻入土内在幼茎嫩芽上危害,花生出土后,多在聚集顶端心叶及嫩叶背面吸取汁液,受害后的叶片严重卷缩。开花后主要聚集于花萼管及果针上危害,果针受害虽能入土,但荚果不成实,秕果多。受害严重的花生,植株矮小,生长停滞。猖獗发生时,蚜虫排出大量蜜露,引起霉菌发生,使花生茎叶变黑,甚至整株枯萎死亡。 |
发生因素 |
|
[发生规律](1)世代。山东、河北每年发生20代,广东、福建30多代。(2)越冬。主要以无翅胎生雌蚜和若蚜在背风向阳的山坡、沟边、路旁的荠菜、苜蓿、菜豆和冬豌豆的心叶及根茎交界处越冬,也有少量以卵在枯死寄主的残株上越冬。在华南各省能在豆科植物上继续繁殖,无越冬现象。(3)气候。春末夏初气候温暖,雨量适中利于该虫发生和繁殖。一般年份平均气温15~23℃为繁殖适期,19~22℃为最适繁殖温度,低于15℃或高于24~25℃繁殖受到一定抑制。相对湿度在60%~70%时有利于花生蚜的繁殖危害。广东春花生的蚜害盛期是4月下旬至5月中旬;秋花生的蚜害多在9~10月份发生。在北方,发生盛期稍迟于南方。(4)栽培。旱地、坡地及生长茂密地块发生重。 |
形态特征 |
|
[形态](1)成虫。成虫可分为有翅胎生雌蚜和无翅胎生雌蚜两种。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5~1.8mm,黑色或黑绿色,有光泽。触角6节,第l~2节黑褐色,3~6节黄白色,节间带褐色,第3节较长,上有4~7个感觉圈,排列成行。翅基、翅痣和翅脉均为橙黄色,后翅具中脉和肘脉。腹部第1~6节背面各有硬化条斑,第l节、7节各具腹侧突1对。腹管细长,黑色,有覆瓦状花纹。尾片乳突状,黑色,明显上翘,两侧各生刚毛3根。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8~2.0mm,体较肥胖,黑色或紫黑色有光泽,体被甚薄的蜡粉。触角6节,约为体长的2/3,第1、2、6节及第5节末端黑色,其余黄白色,腹部第1~6节背面隆起,有一块灰色斑,分节界限不清。各节侧缘有明显的凹陷。足黄白色、胫节、腿节端部和跗节黑色。腹管细长,黑色,约为尾片2倍。(2)卵。长椭圆形,初产下为淡黄色,后变草绿色至黑色。(3)幼虫。与成蚜相似。若蚜体小,灰紫色,体节明显,体上具薄蜡粉。 |
生活习性 |
|
[习性]花生蚜越冬寄主上繁殖几代后,开始产生有翅蚜,迁移到附近的豌豆、刺槐、国槐等植物上为害,花生出苗后,即迁入花生田为害。成虫、若虫有群集性,常群集为害。花生蚜繁殖力强,条件适宜时,4~6天即可完成1代,每头无翅胎生雌蚜可产若蚜100多头,因此极易造成严重为害。花生收获前产生有翅蚜,迁飞到夏季豆科植物上越夏,秋播花生出苗后又迁入花生田为害,一直到晚秋产生有翅蚜交尾产卵越冬。 |
防治方法 |
|
[防治]在防治时应注意豆蚜有隐蔽为害、发生世代多、繁殖快的特点,应根据虫情测报的情况而定。如天气干旱、蚜墩率达30%或百墩的蚜量达1 000头以上时,即应防治;反之,降雨偏多,湿度大或瓢虫与蚜虫比例达到1:100时,蚜量有下降趋势,可停止防治。(1)农业防治。清除田间地头的杂草、残株、落叶并烧毁,以减少虫口密度。(2)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25%避蚜雾水溶性分散剂1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70%灭蚜净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2.5%保得乳油2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或40%乐果1 000~1 500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