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 Apple black fruit rot
异名 苹果树胴腐病
简介 苹果树干腐病是苹果枝干重要病害。重病园果实腐烂率达50%~60%,一般果园损失也可达20%~30%。
为害症状 |
|
[为害症状]主要有3种:(1)干腐型。由主枝基部开始发病,尤其是在遭受冻害的部位,初期为淡紫色病斑,沿枝干纵向扩展,使组织干枯,呈稍凹陷状,表面粗糙甚至龟裂,病部与健康部位之间易裂开,后期病斑表面密生黑色小粒点。幼树上,初于嫁接口或砧木剪口附近形成不整形紫褐色至黑褐色病斑,沿枝干逐渐向上或向下扩展,使幼树迅速枯死。(2)溃疡型。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暗红色回形小斑块,边缘色泽较深。病斑常数块乃至数十块聚生在一起,病部皮层稍隆起,皮下组织软,颜色浅,舌感苦。病斑表面常滋出茶褐色枯液,俗称“冒油”。后期病部干缩凹陷,呈暗褐色,病部与键部之间开裂,表面密生黑色小粒点,发病严重时,造成大枝死亡。(3)果腐型。果实被害,初期果面产生黄褐色水烂点,逐渐扩大成同心轮纹状病斑,与轮纹病造成的烂果症状相同,统称轮纹烂果病。条件适宜时,病斑扩展很快,数天后整个果实即可腐烂掉。 |
病原物 |
|
[病原]病原为为贝氏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 de Not.和葡萄座腔菌B.dothidea (Moug.exFr.) Ces.et de Not.属子囊菌亚门,葡萄座腔菌属。(1)形态。子囊壳扁球形,黑褐色,有乳头状孔口。子囊长棍棒状,无色。子囊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16.8~26.4)?m×(7~10)?m。侧丝丝状,无色。大茎点菌属分生孢子器。近圆球形、淡褐色。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16.9~24.0)?m×(4.8~7.2)?m。小穴壳菌属分生孢子器。扁球形、黑褐色。分生孢子长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16.8~29.0)?m×(4.8~7.5)?m。(2)特性。病菌的生育温度为10~35℃,最适温为28℃。子囊孢子萌发适温25~30℃,在此温度下于水滴中经8小时萌发率达100%;在15℃,经20小时,萌发率为93.8%;分生孢子在清水中发芽良好,在20~30℃条件下,4小时即可发芽。 |
侵染循环 |
|
[侵染]病原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枝干病部越冬,第2年春天产生孢子进行初侵染。病原孢子借雨水飞溅传播。干腐病的病原是一种弱寄生菌,主要通过伤口、死芽、皮孔等处侵入,具有潜伏侵染的特点。病原侵入树体后不一定发病,只有当树体在生长期中处于衰弱状态时,才扩展、发病。 |
发生因素 |
|
[发生规律](1)时期。7月底前降雨多少与病原侵染次数呈正相关。幼果期至7月底,病原经果实皮孔侵入,并在皮孔处潜伏3个月左右。进入8月份病原难以侵入,9月份后无再侵染。(2)气候因素。休眠期低温冻害和生长期高温干旱均有利于病害发生。(3)栽培因素。枝干上的干腐病原是第2年引起果实发病的主要来源。瘠薄的山地果园,树体经常缺水,偏施氮肥,环剥等,都为干腐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
防治方法 |
|
[防治](1)农业防治:落叶后,发芽前,将枯枝、落叶清除果园;树上的死枝必须彻底剪掉。深翻扩穴、树盘盖草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提高提高树体自身抗病力;盛果期苹果树不要环剥,要通过拉枝、缓势修剪等措施促花。(2)化学防治:冬季清园后然全园喷1遍波美5度石硫合剂加200倍五氯酚钠。大树枝干发病后,应及时刮净病部,或用刀尖在病部纵向划道,然后涂抹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倍液。发病重的果园,在春季苹果发芽前全树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