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站 
搜索
看资讯 查产品 查展会
相关介绍发布评论

图片 0/1200

学名 Chromatomyia horticola(Goureau)双翅目,潜蝇科。异名 Phytomyza atricornisMeigen、P. nigricornis horticola(Gourean)别名 豌豆植潜蝇。分布在全国各地。

寄主 豌豆、菜豆、豇豆、甘蓝、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莴苣、番茄、茄子、大蒜、马铃薯等。

为害特点 幼虫潜叶为害,蛀食叶肉留下上下表皮,形成曲折隧道,影响蔬菜生长。豌豆受害后,影响豆英饱满及种子品质和产量。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mm左右,头部黄色,复眼红褐色。胸部、腹部及足灰黑色,但中胸侧板、翅基、腿节末端、各腹节后缘黄色。翅透明,但有虹彩反光。卵长约0.3mm,长椭圆形,乳白色。老熟幼虫体长约3mm,体表光滑透明,前气门成叉状,向前伸出;后气门在腹部末端背面,为一对明显的小突起,末端褐色。蛹长2—2.6mm,长椭圆形,黄褐至黑褐色。

生活习性 全国均有发生。在华北地区年发生4—5代,以蛹在被害的叶片内越冬。翌春4月中下旬成虫羽化,第一代幼虫为

害阳畦菜苗、留种十字花科蔬菜、油菜及豌豆,5—6月为害最重;夏季气温高时很少见到为害,到秋天又有活动,但数量不大。成虫白天活动,吸食花蜜,交尾产卵。产卵多选择幼嫩绿叶,产于叶背边缘的叶肉里,尤以近叶尖处为多,卵散产,每次1粒,每雌可产50一100粒。幼虫孵化后即蛀食叶肉,隧道随虫龄增大而加宽。幼虫3龄老熟,即在隧道末端化蛹。各虫态发育历期:13—15℃时,卵期3.9天,幼虫期11天,蛹期15天,共计30天左右;23—28℃时,各虫态历期分别为2.5、5.2、6.8天,计14天左右,成虫寿命一般7—20天,气温高时4-10天。


防治方法
(1)收获后及时清除败叶和铲除地边、道边等处的杂草,将其集中处理,可减少虫源。(2)药剂防治。初见为害状时为成虫大量活动期(5月中下旬),幼虫处于初龄阶段,大部分幼虫尚未钻蛀隧道,药剂易发挥作用。常用药剂有:50%马拉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甲氰菊酯乳油6000一7000倍液,或40%水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除豌豆田外,地边、道边等处的杂草上也是成虫的聚集地,应进行防治。农户如能统一防治效果将更好。(3)上述药剂防效不理想的地区,可选用防治美洲斑潜蝇的杀虫剂。详见美洲斑潜蝇防治法。

推荐产品

关注热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