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 Strawberry powdery mildew
简介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特别是保护地草白粉病,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50%以上,严重影响了草莓的产量、品质和经济益。
为害症状
[为 害症状]主要危害叶、果实,而在果梗、叶柄和葡匐茎上很少发生。叶片发病初期在叶背面长出薄薄白色菌丝,后期菌丝密集成粉状层,病原菌逐渐漫延扩展,严重 时叶片正面也滋生菌丝。随病情加重,叶缘逐渐向上卷起呈汤匙状,叶片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开始萎缩,最终整个叶片焦枯死亡。 花和花蕾受侵害后,花萼萎蔫,授粉不良,幼果被菌丝包裹,不能正常膨大而干枯。果实后期受害时,果面裹有一层白粉,着色缓慢,果实失去光泽并硬化,严重时 整个果实如同一个白粉球,完全不能食用。
病原物
[病原]病原为羽衣草单囊壳Sphaerotheca aphanis (Wallr.) Braun,属子囊菌亚门白粉菌目白粉菌科单囊壳属。菌丝体生于叶的两面、叶柄、嫩枝和果实上,分生孢子圆筒形、腰鼓形,成串,无色,大小 (18~30)?m×(12~18)?m。子囊果生叶上者散生或稍聚生,生在叶柄和茎上者稀聚生,球形、近球形,褐色、暗褐色,直径60~93?m,壁细 胞不规则多角形,大小差异很大,直径4.5~24?m。附属丝3~13根,丝状,弯曲,屈膝状,长度为子囊果直径的0.5~5倍,基部稍粗,表面平滑,有 0~5个隔膜,全长褐色或下部一半褐色,有的仅顶部无色。子囊1个,宽椭圆形、椭圆形,无色,大小(60~90)?m×(45~75)?m。子囊孢子8 个,少数为6个,椭圆形、长椭圆形,有油点1~3个,多数2个,此外,还有颗粒状内含物,无色,大小(15~24)?m×(10.5~15)?m。无性阶 段为Oidium humuli,属于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粉孢属。
侵染循环
[侵染] (1)菌源。在寒冷地区,病菌以闭囊壳、菌丝体等随病残体留在地上或在活着的草莓老叶上越冬。在温暖地区,多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或越夏,成为翌 年初侵染源。依靠带病的草莓苗等繁殖材料进行中远距离传播。(2)侵染。春天产生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经气流传播到寄主叶片上,分生孢子先端产生芽管和吸 器从叶片表皮侵入,菌丝附生在叶面上,从萌发到侵入一般需20小时,每天可长出3~5根菌丝,4天后侵染处形成白色菌丝状病斑。7天后成熟,形成分生孢子 飞散传播,进行再侵染。
发生因素
[发 生规律]在南方病原菌周年生活于草莓植株,春秋分生孢子飞散到空气中传播。最初发生在匍匐茎抽生及育苗期,保护地栽培发生更严重,其发生发展主要与温度和 相对湿度有关,发生的适温为20℃左右,空气湿度为80%~100%,往往在经历较高的相对湿度以后出现发病高峰,遮光可加速孢子的形成。种植在塑料棚、 温室或田间的草莓,白粉病能否流行取决于湿度和植株的长势。湿度大利其流行,低温也可萌发,尤其当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又有大量白粉菌菌源时易大 流行。
防治方法
[防 治](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草莓品种间对白粉病的抗性有很大差异,杜克拉、图得拉、卡尔特1号、宝交早生、哈尼等品种抗性较好;清理棚内或田间的 上茬草莓植株和各种杂草后再定植;不要过量施氮肥,栽植密度不要过大,果农之间尽量不要互相“串棚”,避免人为传播。发现病枝,病果要尽早在晨露未消时轻 轻摘下装进方便袋烧掉或深埋。(2)药剂防治:采用硫磺熏蒸技术,在温室内每百平方米安装1台熏蒸器,熏蒸器内盛20克含量99%的硫磺粉,在傍晚盖苫后 开始加热熏蒸,隔日1次,每次4小时。其间注意观察,硫磺粉不足时再补充。熏蒸器垂吊于大棚中间距地面1.5米处。为防止硫磺气体硬化棚膜,可在熏蒸器上 方1米处设置1个伞状废膜用于保护大棚膜。此种方法对蜜蜂无害,但熏蒸器温度不可超过280℃,以免亚硫酸对草莓产生药害。温室内夜间温度超过20℃时要 酌减药量。一旦发病,新型药剂有4%四氟醚唑(朵麦可)水乳剂每公顷750~1050毫升,或50%翠贝干悬浮剂每公顷150~225克,对草莓安全,防 效好,翠贝对灰霉病还有很好的抑制与预防作用。常用的药剂还有世高、仙圣、粉锈宁、腈菌唑、氟硅唑、农丰灵、乐必耕、武夷菌素等药剂防治,但药量不要过 大,以免产生药害。由于白粉病用药次数多,最好选用作用机制不同的药剂交替使用,以免白粉病病原菌产生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