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 Pink borer
简介 大螟Sesamia inferens (Walker)属鳞翅目,夜蛾科。全国各稻区均有分布,长江以南发生偏重。20世纪90年代起,在上海地区急剧上升为单季稻穗期的主要害虫。为害水稻、麦类、高粱、玉米、甘蔗、谷子、茭白、蚕豆、油菜、向日葵、李氏禾等。
为害症状
[为害症状]幼虫蛀茎为害。
发生因素
[发生规律]云贵高原每年发生2~3代,江苏、浙江每年发生3~4代,江西、湖南、湖北、四川每年发生4代,福建、广西及云南开远每年发生4~5代,广东南部、台湾每年发生6~8代。北方地区有部分幼虫在稻桩及其他。
形态特征
[形 态](1)成虫。成虫体长12~15mm,翅展27~30mm,雌蛾身体较大。头胸部灰黑色,腹部淡褐色,前翅近长方形,淡灰褐色,外缘色深,从翅基到外 缘有一条暗褐色纵线纹,条纹上下各有两个小黑点。雄蛾触角栉齿状,雌蛾为丝状。(2)幼虫。幼虫一般5龄,少数6~7龄。3龄前胸背面鲜黄色,3龄紫红 色。趾钩单序在内侧排成半环。(3)卵。卵呈扁球形,顶部稍凹,直径0.5mm,高约0.3mm,表面有放射状细隆线。初产时白色,后变为淡黄色,再变淡 红色,卵化前变为灰褐色。卵粒在叶鞘内侧,呈带状排成2~3行或散生。(4)蛹。雄蛹体长13~14mm,雌蛹15~18mm。初为淡黄色,后变黄褐色, 背面颜色较深,头胸部有白粉状分泌物。2~7腹节除近后缘处,均有黑褐色圆形小刻点,臀基明显黑色,在背面和腹面各有2个小型角质突起。
生活习性
[习 性](1)成虫。成虫飞翔力弱,常栖息在株间。成虫多在夜间活动,趋光性不强,有趋向田边产卵的习性,每只雌蛾约产卵4~5块,每块有卵30~60粒。卵 历期1代为12天,2~3代为5~6天。(2)幼虫。幼虫孵化后集中在叶鞘内侧食害,把叶鞘内层吃光后钻进心部造成枯心,3龄后分散蛀茎。幼虫老熟后在叶 鞘间或茎内化蛹。蛹期为10~15天。
防治方法
[防 治](1)农业防治。冬春期间铲除田边杂草,消灭其中越冬幼虫和蛹。卵盛孵前,清除稗草和田边杂草。收获后及时清除遗株,消灭其中幼虫和蛹。有茭白大的地 区,茭白是主要越冬虫源,应在早春前齐泥割去残株。(2)药剂防治。生产上当枯鞘率达5%或始见枯心苗为害状时,大部分幼虫处在1~2龄阶段,及时喷药防 治。隔5~7天喷一次,一般防治2~3次即可。药剂可选用4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5%特杀螟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杀虫双可溶 粉剂1000倍液,或20%强无螟乳油1500倍液,或25%好年冬乳油3000倍液,或20%三唑吡乳油7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