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站 
搜索
看资讯 查产品 查展会

茶褐色叶斑病qrcode

分类:

病害

应用作物:

嗜好作物----  

相关介绍发布评论

图片 0/1200

症状 江苏、浙江、安徽、湖南、四川、广东、台湾、云南、贵州等省茶区均有分布。主要为害叶片,多从叶缘处开始现褐色小点,后扩展成圆形或半圆形至不规则形紫褐色至暗褐色病斑,上生灰褐色小粒点,病健部分界不大明显,但病斑紫黑色边缘较宽(别于茶圆赤星病)。有时叶缘上产生多个病斑融合在一起,很似冻害状,湿度大时病斑上生灰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可与 冻害区别。

病原 Cercospora sp.称一种茶尾孢菌,与茶圆赤星病病原菌同属不同种,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斑上的霉点,是病原菌子座和分生孢子梗丛。子座球形至近球形,直径40一100um。分生孢子梗丛长在表皮下的子座上,分生孢子梗单条,直或稍弯曲,大小12—75×2—3(um)。分生孢子鞭状,基部粗,顶端渐细,无色至浅灰色,大小40一92×3—5(um),具隔4—10个,孢子成熟后分隔明显。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块(菌丝体或子座)在病树的病叶及落在土表的病落叶上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叶片后经5天左右潜育开始发病,以后经反复再侵染,致病害不断扩展蔓延。该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每年早春和晚秋,即3—5月和9—11月发生居多。安徽秋季比春季发生多。遭受冻害、缺肥或采摘过度,茶树树势衰弱易发病。茶园排水不良、湿气滞留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增施有机肥;加强茶园管理,做到合理采摘,采养结合;做好清沟排渍工作,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做好防寒工作,防止冻害发生,以减轻发病。(3)春季采摘前或早春、晚秋发病初期及时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也可用0.6%一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

推荐产品

关注热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