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 Walnut bacterial blight
异名 核桃黑腐病
简介 核桃黑斑病常造成核桃幼果腐烂,引起落果。危害发生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
为害症状 |
|
[为害症状]此病主要为害幼果和叶片,也可为害嫩枝及花粉。 (1)枝干:嫩梢受害后,病斑长形、褐色稍凹陷,病斑包围枝条一圈时,以上枝条枯死。 (2)叶部:叶片受侵后,首先在叶脉上出现近圆形及多角形的小褐斑,严重时能互相愈合,病斑外围有水渍状晕圈,少数在后期出现穿孔现象,病叶皱缩畸形。叶柄、嫩枝上病斑长形,褐色,稍凹陷,严重时因病斑扩展而包围枝条将近一圈时,病斑以上枝条即枯死。 (3)花。花序受侵后,产生黑褐色水浸状病斑。 (4)果实:幼果受害时,果面发生褐色小斑点,无明显边缘,以后逐渐扩大成片变黑,并深入果肉,使整个果实连同核仁全部变黑腐烂脱落。较成熟的果实受侵后,往往只局限在外果皮或最多延及到中果皮变黑腐烂,病皮脱落后,使内果皮外露,核仁表面完好,但出油率大为降低。 |
病原物 |
|
[病原]病原为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juglandis (Pierce)Dowson,是一种细菌。(1)形态:菌体短杆状,大小(1.3~3.0)?m×(0.3~0.5)?m,端生一根鞭毛。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圆形,初为白色,后变桔黄色,在牛肉琼脂培养基上有些突起,表面光滑;革小(1.25~3.1)?m×(0.3~0.4)μm;明胶液化缓慢。 (2)特性:牛肉汁葡萄糖琼脂斜面划线培养,菌落生长旺盛,凸起,有光泽,光滑,不透明,浅柠蒙黄色,有粘性。生长适温为28~32℃,最高37℃,最低5~7℃。致死温度53~55℃,10分钟,生长酸碱度范围为pH5.2~10.5,最适为pH6~8。 |
侵染循环 |
|
[侵染]病原细菌在枝梢的病斑里或芽里越冬,次春分泌出细菌,借风雨传播到叶、果及嫩枝上为害。病菌能侵害花粉,因此,花粉也能传带病菌。昆虫也是传带病菌的媒介。病菌由气孔、皮孔、蜜腺及各种伤口侵入。在寄主表皮潮湿时,温度在4~30℃时,能侵害叶片;在5~27℃时,能侵害果实核桃。潜育期5~34天,在田间多为10~15天。 |
发生因素 |
|
[发生规律](1)寄主抗病性:绵核桃、隔子核桃和新疆核桃较重,鸡蛋皮核桃稍轻。(2)气候因素:温度高湿度大的雨季发病高峰期在核桃展叶期至开花期最易感染4~8月为发病期可反复便染多次,以后抗病逐渐加强。(3)核桃举肢峨蛀食后的虫果伤口处,很易受病菌侵染。(4)树冠稠密、通风不良,容易发生病害。 |
防治方法 |
|
[防治](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加强裁培管理,保持树体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发现病枝、病叶及时剪除烧毁。结合采后修剪,剪除病枝、病果,集中处理。加强对举肢峨的防治,消灭越冬病菌,减少侵发病源。 (2)药剂防治:发芽前喷1次波美3~5度石硫合剂。雄花开花前喷5O%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 500倍液。花后喷1∶2∶200倍式波尔多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 4 000倍液,或40万单位青霉素钾盐对水稀释成5 000倍液。幼果期喷大生M-45 600~800倍液或0.40%的草酸铜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