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站 
搜索
看资讯 查产品 查展会

苹果褐腐病qrcode

分类:

病害

应用作物:

水果类作物----  苹果

相关介绍发布评论

图片 0/1200

英文名  Apple brown rot
 
异名  苹果菌核病
 
简介  苹果褐腐病,世界性广泛分布,各苹果产区均有发生。果实生长后期和贮藏运输期间发生的重要病害。秋雨较多的地区和年份,发病较重。
         
 为害症状
  [为害症状](1)枝干。发病病枝出现溃疡症状。(2)花。发生萎蔫或褐色溃疡。(3)果实。初期产生淡褐色水渍状圆形小病斑,后病部迅速扩展,10℃经10天全果腐烂。受害果失去香味,组织松软呈海绵状,略具弹性,病部常产生灰白色至灰褐色小绒球状突起的霉丛,呈同心轮纹状排列。病果多早期脱落。贮藏期间,病果呈现特异的蓝黑色斑块。
       
 病原物
  [病原]病原为果生核盘菌Sclerotinia fructigena Aderh et Ruhl.属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柔膜菌目,有性阶段在自然界很少发生;无性阶段为Monilia frutigena Pers.属半知菌亚门。(1)形态。分生孢子梗无色,丝状,单胞,其上串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椭圆形,单胞,大小(11~31)?m×(8.5~17)?m。后期病果内生成菌核,黑色,不规则形,大小1mm左右。子囊盘漏斗状或盘状,平滑,灰褐色。子囊圆筒形,大小(121~188)?m×(7.5~11.8)?m。子囊孢子椭圆形,无色,两端钝圆,大小719?m×(4.5~8.5)?m。(2)特性。褐腐病适应性强,既能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迅速扩长菌丝产生孢子,也能在0℃低温条件下维持菌丝的侵染活性。病菌生育温度为1~30℃,适温为25℃。(3)寄主。苹果、梨和核果类等果实。
       
 侵染循环
  [侵染]病原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果上越冬。第2年春形成分生孢子,春天借风雨传播危害,形成初侵染。潜育期为5~10天。病原主要通过各种伤口如裂口、虫伤、刺伤、碰伤等侵入。也可以经皮孔侵入。
       
 发生因素
  [发生规律](1)时期。果实近成熟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发病盛期。(2)品种。晚熟品种染病较多。(2)气候因素。湿度是该病流行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果树生长前期干旱,后期多雨,褐腐病会大流行。(3)栽培因素。病虫害严重、裂果或伤口多等均可导致褐腐病发生。(4)贮藏。贮藏运输过程中,由于挤压、碰撞,常造成大量伤口,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害会迅速传播蔓延;贮藏期病果上的病原也可侵害相邻果实,使其发病。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防治方法
  [防治](1)农业防治:秋末冬初彻底清除树上树下的病果、落果和僵果,秋末或早春施行果园深翻,掩埋落地病果等措施,可以减少果园中的病菌数量。搞好果园的排灌系统,防止水分供应失调而造成严重裂果。防止果实裂口及其他病虫伤。生长期注意防治害虫,采收、运输和贮藏时,应尽量减少伤口,以防止病菌侵染。推广果实套袋,不仅免于尘埃、农药污染果实,清洁果面,而且使果实不受病虫为害,同时由于套塑膜袋,减少水分蒸发,袋内形成1个较大湿度的微环境,减轻了裂果的发生。(2)物理。贮藏库温度应控制在1~2℃,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左右。(3)药剂防治:病害的盛发期前喷化学药剂保护果实是防治该病的关键性措施。用1∶1∶160~200倍式波尔多液,或菌立灭800~1 0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大生-4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200倍液,或40%多菌灵悬浮剂500~6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多霉灵威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北方果区,中熟品种在7月下旬及8月中旬、晚熟品种在9月上旬和9月下旬各喷1次药,可大大减轻为害。也可在花前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

推荐产品

关注热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