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站 
搜索
看资讯 查产品 查展会

茶蓑蛾qrcode

分类:

病害

应用作物:

水果类作物----  龙眼

相关介绍发布评论

图片 0/1200

 英文名  Tea bagworm
异名  小窠蓑蛾、小蓑蛾、小袋蛾、茶袋蛾、避债蛾、茶背袋虫
简介  茶蓑蛾Clania minuscule Butler鳞翅目蓑蛾科。为害梨、苹果、桃、李、杏、樱桃、梅、柑橘、石榴、柿、枣、葡萄、栗、枇杷、花椒、茶、山茶等100多种植物。黄河以南均有分布。
为害症状
[为害症状]幼虫食叶,低龄啮食叶肉残留叶面或叶背表皮成透明斑点,3龄后食叶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常将叶片吃光,并可食害嫩枝皮和果皮。
发生因素
[发 生规律](1)世代。贵州每年发生1代,安徽、浙江、江苏、湖南等省年生l~2代,江西2代,台湾2~3代。(2)越冬。多以3~4龄幼虫,个别以老熟幼 虫在枝叶上的护囊内越冬。(3)时期。安徽、浙江2~3月份,气温l0℃左右,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和取食,5月中下旬后幼虫陆续化蛹,6月上旬至7月中旬成 虫羽化并产卵,当年1代幼虫于6~8月份发生,7~8月份为害最重。第2代的越冬幼虫在9月份出现,冬前为害较轻。
形态特征
[形 态](1)成虫。雌无足无翅,蛆形,体长10~16mm,黄白至黄色。头甚小,褐色。胸部略弯,有黄褐色斑。腹部肥大,末端尖,第4~7腹节周围有黄色茸 毛。雄有翅,体长10~15mm,翅展22~30mm,褐至深褐色,体密被鳞毛。触角羽状。(2)卵。椭圆形,长0.8mm,米黄至黄色。(3)幼虫。体 长20~35mm,头淡褐至深褐色,布有黑褐色网状斑纹。体米黄色,背面中央色较深、略带紫褐色。胸部背面有2条褐色纵带,各节纵带外侧各具1褐斑。各腹 节背面有4个黑色突起,排成“八”字形。(4)蛹。雌体长14~20mm,纺缍形褐色。头小、胸节略弯,无触角、口器、足和翅芽;臀棘分叉、叉端各生1短 刺。雄(4)蛹。体长15~20mm,褐至黑褐色,腹末稍向腹面弯曲;翅芽达第3腹节后缘;臀棘同雌。蓑囊系以丝缀结碎叶、枝皮碎片及长短不一的枝梗而 成,枝梗较整齐地纵列于囊的最外层。雌囊长30~40mm,雄囊长20~30mm。
生活习性
[习性](1)成虫。雄蛾喜在傍晚或清晨活动,靠性引诱物质寻找雌蛾,产卵后干缩死亡。(2)幼虫。幼虫多在孵化后l~2天下午先取食卵壳,后爬上枝叶或飘至附近枝叶上,吐丝粘缀碎叶营造护囊并开始取食。幼虫老熟后在护囊里倒转虫体化蛹在其中。 
防治方法
[防 治](1)农业。人工摘除蓑囊,果树休眠期进行更为方便。采摘的蓑囊应放天敌保护器中,以利天敌回归田间再行寄生。(2)药剂。幼虫低龄盛期喷洒25%灭 幼脲3号悬浮剂 500~600倍液,或每ml含1亿活孢子的杀螟杆菌,或每ml菌液含1亿活孢子的青虫菌,或2.5%溴氰菊酯乳油 4 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1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 1 500倍液。                                                                                         

推荐产品

关注热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