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 elm gall aphid
异名 谷榆蚜、秋四脉棉蚜、榆四脉绵蚜、榆四条、榆瘿蚜
简介 高粱根蚜, 学名Tetraneura ulmi (Linnaeus),异名T.akinire Sasaki. 又称为谷榆蚜、秋四脉棉蚜、榆四脉绵蚜、榆四条、榆瘿蚜。属同翅目,绵蚜科为害榆树、高粱、玉米、甘蔗、麦类、谷子、糜子等。我国东北、西北地区密度较 大,能造成~定损失。除西藏、海南外的所有省份。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及中东和欧洲
为害症状
[为害症状]为害高粱、玉米等根部,造成黄化。为害榆树时形成红色袋状竖立在叶面上的虫瘿。
发生因素
[发生规律](1)发生世代。河南、宁夏一年发生10多代。(2)越冬及虫源。以卵在榆树枝干、树皮缝中越冬。(3)发生因素。天敌有食蚜瓢虫、食蚜蝇等。
形态特征
[形 态](1) 干母:由越冬卵孵化的雌蚜,无翅,体长0.5~0.7mm,黑色,蜕皮后变绿色。(2) 干雌:干母胎生孤雌蚜,无翅,体卵圆形,体长2.0~2.5mm,宽1.Omm,淡黄色至绿色,体上分泌有放射状的蜡丝毛。(3) 迁移蚜:由干雌孤雌胎生的雌蚜,有翅,体长卵圆形,体长2.5~3.Omm,宽0.9mm。翅展5.5mm,头、胸黑色,腹部深绿色至灰褐色。中额微隆, 额瘤不显著。触角粗短,长0.62mm,仅为体长的1/3,共6节,第3~5节有环形感觉圈。腹管退化,尾片半圆形,有2~4根刚毛,前翅中脉不分叉,共 4条,后翅中脉1条。(4) 侨蚜:又名根型蚜,是为害禾木科植物的主要虫态。无翅,椭圆形,长2.0~2.5mm,杏黄色,腹面被蜡粉,腹管退化。(5) 性母:侨蚜孤雌胎生的雌蚜有翅,形似迁移蚜,体长2.5~3.5mm,赤褐色,有蜡质毛。(6) 性蚜:有翅性母胎生的子代。无翅,体长1.0~l.5mm,绿色,雄体较小。(2)卵:长椭圆形,初产深黄色,后变黑褐色,表面有胶质物,有光泽。
生活习性
[习 性]在榆树上为害仅干母1代,干母独自潜伏在虫痪中刺吸为害。以卵在背风向阳的榆树枝干粗糙皮层或树皮裂缝中越冬。据调查,也有部分孤雌胎生蚜在芦苇等禾 本科植物根部越冬。翌春越冬卵孵化为干母,干母包于虫瘿内,经3次蜕皮,孤雌胎生产生干雌,每个干母可胎生30~50个干雌,干雌经3次蜕皮,于5月中下 旬至6月上旬产生有翅迁移蚜,又称春季迁移蚜,破囊飞出,迁往第2寄主即越夏寄主玉米、麦类、高梁、芦苇等禾本科植物和禾本科杂草根部刺吸为害,并孤雌胎 生繁殖10余代。
防治方法
[防治]药剂防治。①根型蚜为害严重时,用40%乐果乳油 1kg加氯化铵化肥25~30kg,对水500kg,浇淋根部,干旱时要注意防止药害。②有条件地区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 1 500倍液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