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安徽以北花生区发病率50%以上,常年流行,减产20%。花生染病后,先在顶端嫩叶上现褪绿斑块,后发展成深浅相间的轻驳状,沿叶脉形成断续的绿色条纹或橡叶状花斑或一直呈系统性的斑驳症状。发病早的植株矮化。该症状与花生斑驳病症装相似,有时两种或三种病毒复合侵染,产生以花叶为主的复合症状。 |
|
|
病原 Peanut strip virus 简称PStV,称花生条纹病毒,属马铃薯Y病毒组。病毒粒体线状,长75-770nm,宽12nm,病组织细胞质内具郑筒形风轮状内含体。病毒蛋白质亚基分子量为33500道尔顿,克里夫兰烟可做为繁殖寄主。钝化温度55-60℃,体外保毒期4-5天,稀释限点1000-10000倍。该病毒寄主范围窄,除侵染花生外,还可侵染望江南、决明、绛三叶草,引致斑驳或花叶。此外还可侵染芝麻和鸭跖草。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病毒种传率高达21.3%,一般 |
1%-10%,带毒花生种子是主要初侵染源,芝麻、鸭跖草也是初侵染源之一。通过豆蚜(Aphis craccivora)、桃蚜(Myzus percicae)、大豆蚜(A.glycines)、洋槐蚜(A.robiniae)、棉蚜(A.gossypii)等传毒,且传毒效率较高。此外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禾谷缢管蚜(Rhopo10siphum padi)、萝卜蚜(Lipaphis ergsimi)也能传毒,但传毒率较低。生产上由于种子传毒形成病苗,田间发病早,花生出苗后10天即见发病,到花期出现发病高峰。小粒种子带毒率较大粒种子高。品种间传毒率差异也较明显,珍珠型花生种子传毒率明显高于龙生型和多粒型及普通型花生。该病发生程度与气候及蚜虫发生量正相关。花生出苗后20天内的雨量是影响传毒蚜 虫发生量和该病流行的主要因子。 |
|
|
在线阅读本文: http://cn.agropages.com/Bcc/Bdetail-849.htm | |
来源: | Agropages.com |
---|---|
网站: | www.agropages.com |
联系: | info@agropages.com |
关于AgroPages: | AgroPages 是全球农化领域领先的网络媒体,我们为行业提供专业的市场调研,报告定制,媒体宣传,以及品牌推广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