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褐斑病
日期:2016-05-12
英文名 Apple brown spot
异名 苹果绿缘褐斑病
简介 苹果褐斑病我国各苹果产区都有发生,引起早期落叶的主要病害。
为害症状 |
|
[为害症状](1)叶片。先在叶面出现紫褐色至深褐色的小疱疹,后随病程进展,可演变成3种不同类型的病斑。针芒状病斑:病斑呈放射状扩展,由病原菌分枝的黑色菌索构成针芒,微隆起,病斑较小,无固定形状。同心环纹形病斑:病斑圆形,暗褐色,直径1~2.5cm,病斑上由无数黑色小粒点,即分生孢子盘,连成同心环纹,病斑背面暗褐色,有时老病斑的中央灰白色。混合大型斑:病斑多近圆形或数斑连在一起呈不规则形,直径0.5~3厘米,兼有上述2种病斑的症状。这3种类型病斑,后期都变黄,但叶斑周围仍保持绿色,病叶早期脱落。(2)果实。果面上先出现淡褐色的小粒点,逐渐扩大成直径6~12mm黑褐色病斑,表面散生黑色有光泽的小粒点。病部果肉褐色,疏松干腐,一般不深入果内。 |
病原物 |
|
[病原]病原为苹果盘二孢菌Marssonina mali (P.Henn.)Ito.属于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1)形态。分生孢子盘黑色,埋生,成熟后突破表皮外露。分生孢子梗无色,单胞,棍棒状,呈栅栏状排列。分生孢子无色、双胞,大小(13.2~18)?m×(7.2~8.4)?m。子囊盘钵状,肉质,大小(105~200)?m×(80~125)?m。子囊棍棒状,有囊盖,大小(40~49)?m×(12~145)?m。(2)特性。发育适温为20~25℃,分生孢子萌发适温也是20~25℃。病菌在致病过程中,能分泌毒素,使病叶发黄和叶柄基部形成离层,发生脱落。(3)寄主。苹果、沙果、海棠、山定子等。 |
侵染循环 |
|
[侵染]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盘在病叶上越冬。第2年降雨后产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潜育期一般为6~12天,干旱年份可长达45天左右。发病后至病叶脱落约经13~55天。 |
发生因素 |
|
[发生规律]降雨早或多的年份,发病早且重,地势低洼、树冠郁闭、弱树、老树发病重。在不同品种中,元帅、红金冠、国光等品种易感病。 |
防治方法 |
|
[防治](1)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提高树体抗病力;土壤粘重或地下水位高的果园,需注意排水,保持适宜的土壤含水量;合理修剪,使树冠通风透光,以减轻病害发生。秋末冬初或早春发芽前清除树上和落地的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侵染源。(2)化学防治:根据发病早晚,从发病前半个月左右开始,喷洒200倍波尔多液或200倍锌铜石灰液(硫酸锌0.5∶硫酸铜0.5∶石灰2∶水200),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25%多菌灵250~300倍液和65%代森锌500~700倍液,每隔20天左右喷药1次。根据果园发病轻重,1年需喷药2~4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