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害症状 | |
病原物 | |
侵染循环 | |
[侵染]病原该病在果实发育期即已感染,病原以菌任形态潜伏在果皮中,大部分在收获后的后熟期侵入果肉而发病。在贮运过程中,果实靠接触传染。 |
发生因素 | |
[发生规律]果实越近成熟,含酸量越低,且后熟期温度在15℃以上时,病害就易流行。结果多的老果园,如果修剪后的病枝条堆集在果园内,病害就比较严重。 |
形态特征 | |
生活习性 | |
防治方法 | |
[防治](1)农业防治:彻底清除病残枝叶,并集中烧毁以减少初次侵染源。 (2)物理防治:后熟期贮藏的环境温度尽量控制在15℃以下。 (3)药剂防治:从5月下旬开花开始到7月下旬之间,喷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3~4次,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能兼治灰霉病引起的花腐。 |
在线阅读本文: http://cn.agropages.com/Bcc/Bdetail-1604.htm | |
来源: | Agropages.com |
---|---|
网站: | www.agropages.com |
联系: | info@agropages.com |
关于AgroPages: | AgroPages 是全球农化领域领先的网络媒体,我们为行业提供专业的市场调研,报告定制,媒体宣传,以及品牌推广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