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软腐病
日期:2016-03-25
英文名 Cotton rhizopus boll rot
简介 棉铃软腐病引起棉铃腐烂,降低棉花品质和产量,主要发生于长江流域棉区。
为害症状
[为害症状]病铃初生暗绿色或褐色病斑,后扩大并出现软腐,表面长出大量白色绒毛状的菌丝,后逐渐变为黑灰色,其顶端着生黑色小点状子实体。剥开病铃,可见棉铃内部呈湿腐状。该病发生后迅速扩展,造成全铃湿腐或干缩。
病原物
[病原]病原为铺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 (Ehrenb.et Fr.) Vuill.,属接合菌亚门。 (1)形态:菌丝区匍匐在棉铃表面或内部,发达有分枝。孢囊梗2~3根丛生在假根上,顶端产生孢子囊。孢子囊暗褐色,球形,能产生大量孢囊孢子。孢囊孢子 灰色或褐色,单胞,球形或多角形至梭形,大小11~14?m。接合孢子黑色,球形,表面具突起。(2)特性。该菌腐生力强。子囊孢子发芽温限 1.5~33℃,26~29℃发育最好,35℃经10分钟死亡。结合孢子23~25℃发育最好,低于6.5℃、高于30.7不能发育。 (3)寄主。棉花、玉米、甘蔗、高粱、马铃薯、黄瓜等。引起苗腐、铃腐。
侵染循环
[侵染](1)菌源。病原以孢囊孢子在病铃或其他寄主和附着物上腐生越冬。(2)传播:条件适宜时萌发出菌丝,从伤口、铃壳裂缝或生活力衰弱的部位侵入,分泌果胶酶,致病组织呈浆糊状,在破口处又产生大量孢子囊和孢囊孢子,靠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发生因素
[发生规律]大水漫灌,田间湿度大,整枝不及时,株间郁闭也有利于软腐病的发生。软腐病为棉花烂铃的腐生性病害,其发生与虫害关系密切,多因虫伤引起。
防治方法
软腐 病的防治应以防治铃期害虫为重点,辅以杀菌剂防治。(1)农业防治:加强肥水管理,增施农家肥和磷、钾肥适当密植,及时整枝打杈,去掉下部老叶,保持通风 透光。雨后及时排水,严禁大水漫灌,降低田间湿度,增强棉株抵抗力。及时收摘烂铃,可减少损失。(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 800~1 000倍液,或56%靠山水水分散粒剂 700~8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隔10天喷1次,连续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