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名 桃蛀螟、桃实蝇、桃果蠹、桃蠹心虫、桃蛀心虫、桃野螟蛾、桃斑纹野螟蛾、豹纹蛾、果斑螟蛾、豹纹斑螟
简介 桃蛀野螟, 学名Dichocrocis punetiferalis (Guenée)。又称为桃蛀螟、桃实蝇、桃果蠹、桃蠹心虫、桃蛀心虫、桃野螟蛾、桃斑纹野螟蛾、豹纹蛾、果斑螟蛾、豹纹斑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为害 桃、梨、杏、李、苹果、无花果、梅、樱桃、葡萄、石榴、柿、核桃、板栗、柑橘、荔枝、龙眼、枇杷、芒果、菠萝、松、杉、桧、臭椿、蓖麻、向日葵、棉花等 外,在旱粮作物中,主要为害高粱、玉米和大豆。 国内分布区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台湾、海南及广东、广西、云南南缘,东接前苏联东境、朝鲜北境。
为害症状
[为害症状]被害果被食空,充满虫粪,并有丝状物相粘连。
发生因素
[发 生规律](1)发生世代:辽宁1年发生1~2代,河北、山东的崂山、陕西关中3代,河南4代。(2)越冬及虫源:老熟幼虫化蛹在穗中或叶腋、叶鞘、枯叶等 处越冬。高粱、玉米、向日葵的秸秆里也有一少部分越冬幼虫。(3)发生因素:①气候因素。多雨高湿年份,发生严重。②栽培因素。紧穗重于半紧穗,散穗型最 轻。晚播重于早播,夏播重于春播。
形态特征
[形 态](1)成虫:成虫体长11~13mm,翅展20~26mm,鲜草黄色。下唇须两侧黑色。前胸两侧有各带1黑点的披毛,腹部背面与侧面有成排的黑斑。前 后翅草黄色,前翅约有25~26个黑斑,后翅约有10个黑斑。雌蛾腹部末端呈圆锥形,雄蛾腹部末端较钝,且有黑色毛丛。(2)卵:卵椭圆形,稍扁平,长为 0.6~0.7mm,宽为0.3mm。初产时乳白色,后变米黄色,孵化前呈暗红色。(3)幼虫:末龄幼虫体长22~25mm,体背淡红色,头部暗褐色,前 胸背板深褐,体各节有粗大的灰褐色瘤点。中后胸及第1~8腹节背面,各有褐色毛片8个。腹足趾钩双序缺环。(4)蛹:蛹长10~15mm,褐色到深褐色, 腹部第5、6、7各节背面前缘各生1列小齿,殿棘细长,上生钩刺1丛。
生活习性
[习性]成虫对黑光灯有一定趋性。白天隐蔽于高粱深处,20时开始活动,进行交尾产卵,以20∶30~22时活动最盛。
防治方法
[防治](1)农业防治:冬前高粱、玉米要脱空粒,并及时处理高粱、玉米、向日葵等寄主的秸秆、穗轴及向日葵盘。 (2)药剂防治:产卵盛期喷洒50%磷胺水可溶剂1 000~2 000倍液。提倡喷洒苏云金杆菌75~150倍液或青虫菌液100~2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