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麦角病
日期:2016-03-18
英文名 Barley ergot
异名
简介 大麦麦角病是大麦重要病害。江西、浙江、安徽、山东、广西、湖南、四川、甘肃、河北、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地均有发生。以黑龙江、河北北部及内蒙草原地带发生较多。
为害症状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花部,先产生黄色蜜露状粘液,以后花部逐渐膨大,在结麦粒的部位形成紫黑色、长角形菌核,即麦角。一个穗上仅局部小穗被侵染,形成1个到几个麦角,但与之相邻的小花常不孕。麦角的大小因寄主植物的不同而有差异。
病原物
[病原]病原为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 (Fr.) Tul.,属子囊菌亚门真菌。(1)形态:①菌核。紫黑色,内部白色,质地较硬。②子囊壳。子囊壳淡紫色,瓶形,有孔口,生于菌核萌发长出的子座内。③子 囊。无色,筒形,大小(12~30)?m×3?m,内含8个子囊孢子。④子囊孢子。无色,丝状,大小50~76?m。⑤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卵形,大小 0.7~3.5?m。(2)特性:麦角菌存在不同专化型。有的既能侵染黑麦、又为害大麦、小麦等,有的只能侵染黑麦,但不侵染大麦。菌核贮存1年以上便丧 失生命力。 (3)寄主:大麦、小麦、黑麦、燕麦等
侵染循环
[侵染] 病原以菌核在土中越冬。田间遗落的菌核是最主要的侵染源,种子中混杂的菌核也是侵染来源。作物开花后20天,被侵染的子房就变成坚硬的麦角。春季条件适宜 时,在麦角的表面长出红色球形的子座和子座柄,产生子囊壳和子囊,随后产生大量子囊孢子。到作物开花时,子囊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到寄主植物的花部,侵 染小花。经7天左右产生黄色蜜露状粘液,内有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可借昆虫、风雨及病穗直接碰撞传播,约半月后逐渐形成菌核。麦角与作物同时成熟,作物 收获时,菌核成熟后落入土中,越冬后成为第2年初侵染的主要来源。
发生因素
[发 生规律](1)寄主抗性:麦类作物容易发生麦角病的次序是:黑麦>小黑麦>大麦>硬粒小麦>普通小麦>燕麦。(2)环境因 素。开花期间潮湿多雨,有利于病菌的传播和侵染。(3)栽培因素:开花期越长,作物的外颖张得越大,受侵染的机会愈多。春季地面湿润,菌核易于萌发。
防治方法
选择无病地块留种。受害严重地块,可用非禾本科作物轮作。选用不带菌核的种子,如果麦种中混有菌核,可用20%~30%盐水汰选。清除田间杂草和自生麦苗,消灭野生寄主植物。秋季进行深耕,将菌核埋入土中,使其不易萌发,或萌发后不易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