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害症状]主要发生在叶鞘及茎秆上。小麦出苗后,根茎、叶鞘即可受害。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先产生淡黄色小斑点,随后发展呈典型的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病部逐渐扩大,颜色变深,向内侧发展可延及茎秆,引起病株的基部茎节腐烂,幼苗猝倒、死亡。小麦生长中期至后期,叶鞘上的梭形病斑常相互连结,形成云纹状花纹,中间呈淡黄褐色,周围有较明显的棕褐色环圈。病斑可沿叶鞘向植株上部扩展,直至旗叶。常因品种不同,形成青褐色至黄褐色花秆,使叶鞘及叶片早枯。当麦株间空气湿度大时,病斑也可向内侧扩展深及茎秆,导致烂茎,形成枯孕穗或枯白穗。在病株中部或中下部叶鞘的病斑表面产生白色霉状物,并纠集成团,颜色由淡黄色至黄褐色,逐渐变深,最后形成许多散生的、圆形或近圆形的褐色小颗粒状物,即病菌的菌核,大小1~2mm。菌核由少数菌丝与叶鞘组织相连,较易脱落。病菌也可以侵害根部。受害幼苗根系遭受破坏,根部呈褐色赶赴。重病苗逐渐死亡,轻病苗尚可生出新根。病苗地上部矮小,叶片小而挺直,暗灰蓝色
病原物
[病原]无性态为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 Vander Hoeven,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有性态为禾谷角担菌Ceratobasidium graminearum (Bourd.) Rogers,担子菌亚门角担菌属。(1)形态。菌丝多分枝,分枝处呈直角或锐角,分枝基部稍缴缩,附近有1个隔膜。菌核初形成时为白色,后渐变浅黄色至褐色,球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粗糙。担孢子无色,单胞,椭圆形,基部稍尖。(2)特性。病菌生长温度范围为5~35℃,适温为20~25℃。在干燥条件下,菌核可存活6年以上。在含水量55%的土壤中,6个月后仍有80%的菌核具有较强活力
侵染循环
[侵染] (1)越夏和越冬。病菌以菌核或菌丝体在土壤中,或附着在病株残体上越夏和越冬。(2)发展。随着气温变化,病害发生发展大致可分为冬前发生期、返青上升期、拔节后盛发期和抽穗后稳定期四个阶段。冬前病害即零星发生,播种早的田块会有较明显的侵染高峰;随着气温下降,越冬期病害发展趋于停止。第二年,麦苗返青后,天气转暖,随气温的升高,病情又加快发展。小麦进入拔节阶段时,病情开始上升,至拔节后期或孕穗阶段,病株率和严重度都急剧增长,达到最高峰。在小麦抽穗以后,植株茎秆组织老健,不利于病菌的侵入和在植株间水平扩展,病害发展渐趋缓慢。但是,在己受害的麦株上,病菌可由表层深及茎秆,加重为害,使病害严重度继续上升,造成田间枯白穗
发生因素
[发生规律](1)高峰期。该病有2个明显的发病高峰,即冬前期和第二年,小麦拔节至孕穗期。(2)气候因素。当日均温度在10℃以下时,病害发展缓慢,超过 15℃时病情上升,20~25℃时病情发展迅速,30℃左右时,病害发展基本停止。春季多雨潮湿的天气,有利于病原菌的发生和发展。(3)栽培因素。冬麦播种过早,密度过大,偏施氮肥,麦苗生长过旺,发病重。常年连作、麦田草害严重、土壤或田间湿度过大,发病重。施用带病残株而未经腐熟的粪肥等,发病也重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耐病品种。适期播种,避免过早播种,减少冬前病菌侵染麦苗的机会。合理密植,加强田间排灌水系统的建设,勤中耕除草,降低田间湿度。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平衡施用磷、钾肥,特别是重病田要适当增施钾肥,增强麦株的抗病能力。带有病残株的粪肥要充分腐熟后再施用。(2)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2%的33%纹霉净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种子重量0.1%的25%三唑醇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种。(3)药剂防治:麦苗返青期选用33%纹霉净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5%井冈霉素水剂500倍液,或50%甲基立枯灵300倍液喷雾,重点喷洒麦株下方的发病部位
在线阅读本文: http://cn.agropages.com/Bcc/Bdetail-1241.htm | |
来源: | Agropages.com |
---|---|
网站: | www.agropages.com |
联系: | info@agropages.com |
关于AgroPages: | AgroPages 是全球农化领域领先的网络媒体,我们为行业提供专业的市场调研,报告定制,媒体宣传,以及品牌推广等服务。 |